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出于政治、经济等各种目的,利用自己独特的优势,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推行文化霸权。本文对西方文化霸权的表现形式、根本目的进行了阐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抵御西方文化霸权的针对性措施,旨在保护民族文化,维护国家政治制度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世界语在欧洲已经有四十年历史之后传入中国,契机是中国社会文化变革以及急欲进步的渴求。世界语作为一种人造语言,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到质疑后,开始在中国落地生根,逐渐与中国社会、文化革新活动相关。世界语得以在中国各地传播发展的原因是复杂的,两次大规模的世界语讨论对近代中国文字改革运动在学术理论上做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处在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多元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影响可谓喜忧参半,文化在交流与融合中不断创新,同时,在文化沙文与文化霸权的双重桎梏下,如何保持传统文化的活力,发挥传统文化的感召作用,使之存续和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时代,英语有居于世界语言霸权地位的倾向,汉语有沦为“方言”的可能性。回顾汉语的光辉历史,汉语不仅是一种字,更是民族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为了进一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维护汉语在世界语言之林中应有的地位就显得尤为迫切。多种语言并存,在碰撞中合作、交流中发展,才有利于世界化的真正进步。  相似文献   

5.
世界语是柴门霍夫博士于1887年创造的国际辅助语,是一种平等中立的语言,希望能够化解国际社会与各民族间的交流障碍,增进各族人民友谊。本文从中介语角度,分析世界语对推动中国文化传播产生的作用并对未来提出展望,在当前中国"一带一路"的战略下,以世界语为平台,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6.
喻京英  周艳 《科技文萃》2005,(1):170-171
一场"感受中国·魅力北京"文化展览奏响了第89届世界语大会的序曲,来自51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专家、学者和世界语者聚集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他们用同一种语言共同探讨国际世界语运动的现状与发展.这次世界语大会是中国时隔18年后,再次承办如此规模的国际世界语最大的盛会.  相似文献   

7.
传媒形态与文化入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已不再为东西方的冷战担忧,而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文化入侵担忧,加之传媒的迅速发展及信息传递的方便、快捷,这都会导致文化霸权的产生,使世界多元化的文化变得同一化。本文对传媒形态与文化霸权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8.
多元性文化成为当今世界文化的现实。中外学者对多元性文化有了诸多的探讨。比较中西文化,中国学者对多元性文化的探讨,特别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而不同”理念对当今世界文化是一个贡献。消费文化是多元性文化中最前沿、最时兴的一个话题、消费文化涉及到当今中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修辞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不能穷尽的话题.修辞适应语境,才能有好的表达效果.王希杰提出的"四个世界"统一的理论,拓展了修辞研究的领域.修辞手段的运用,要适应语言世界语境、物理世界语境、文化世界语境、心理世界语境.  相似文献   

10.
英语正在成为世界上第一种名副其实的通用语言。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英语的广泛运用是霸权的产物,它是二十世纪随着英美的强盛而通行天下的。英语的持续“霸权”对非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化、政治经济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主要分析英语的“霸权”对小语种的消亡、本土文化的流失和互联网发展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美国的霸权政策对二战后世界局势的变化。苏联强大后的美苏争霸,直至20世纪90年代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就是说,美国的霸权政策对战后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及当今世界的发展走向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初中讲好这部分内容,对学生了解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正确处理中美关系及国际事务的政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着重论述了中译外在当代语境下的使命这一论题。本文的讨论和论证是在全球化和后殖民主义理论的背景下展开的。不仅指出了中译外的重要意义和用途,文章还提出了实施这一任务的具体方法。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文章让读者意识到中译外在重建中国文化形象,反抗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主义,以及发展世界多元文化在当今世界的特殊意义和用处。  相似文献   

13.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是葛兰西理论的核心思想。本文简析了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中的“市民社会”、“知识分子”等概念以及它们与“文化霸权”的关系,进而简述了文化霸权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女性作家和批评家的声音仍很边缘化,如何改变这一窘迫状况,是目前女性文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女性写作的角度看,女性作家要走出男性霸权的樊篱,凸现生态意识,树立“生态写作”的观念。从女性批评的角度看,女性批评家要整合东西方文化,树立“生态批评”理念。具有商业机制的编辑、出版这类中介机构,在运作过程中,要突破男性视阈的重围,凸现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对世界语和世界语运动始终是热情赞成和支持的。早在“五四”运动以前,当《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有关讨论世界语问题的通信时,鲁迅在1918年11月4日写给钱玄同的信中就说道:“我的赞成Esperanto的理由,十分简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浪潮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如何维护文化主权,保障文化安全的新问题。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文化主权与文化霸权的斗争日益激烈,发展中国家既要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也要防止文化孤立主义,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民族文化主权,做强民族本土文化。  相似文献   

17.
文化霸权属于一般霸权的延伸,但它是非强制的,常常采取隐性渗透的方式。在全球化背景下,好莱坞电影竭力为美国文化霸权的确立和强化服务,主要手段有:对他国进行隐蔽性的文化渗透;主题之外的主题;没有无目的的细节。消解美国的文化霸权,既要从宏观上着眼,更要从微观上着力。  相似文献   

18.
论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主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浪潮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如何维护文化主权,保障文化安全的新问题。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文化主权与文化霸权的斗争日益激烈,发展中国家既要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也要防止文化孤立主义,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民族文化主权,发展民族本土文化。  相似文献   

19.
一当今世界,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单纯地生活在自己的民族文化中,而是生活在世界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下。目前,文化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少数西方国家推行文化霸权政策,试图吞噬其他民族的文化。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的民族文化面临着如何生存、发展和创新的问题。我国已将文化国力作为综合国力的一部分,正努力实施主、支流文化兼容互补,综合创新的文化战略。教育作为文化传承、交流、融合与创造的重要途径,理应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发展文化的重任。而幼儿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最低阶段,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当如何实施民族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20.
2019年12月16日,是柏杨树街小学第七届世界语文化周开幕的日子。举全校之力、倾师生之情,拥有近1400名师生的柏杨树街小学以最美的姿态、最真的笑容、最暖的问候,向第七届世界语文化周张开了热情的双臂。本届文化周主题是"中华魂,世界眼"。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家长开展各种形式的世界语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