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许多家长都给我来信,问我相同的一个问题,即孩子在学习时,是否需要父母的“全陪”?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一谈。美欣姐姐每个家长朋友都希望自己家庭幸福美满,孩子聪明大方,学有所成。而要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不是单单靠钱能解决问题的,而主要是靠家长的陪伴和用心。现在有很多的孩子上各种补习班,在小学阶段,有的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读书比较专心,而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学习的专注程度就不够。也就是说同样是花钱让孩子去补习,而有的孩子却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可见,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父母的陪伴是必不可少的。家长朋友们,不要把孩子交给…  相似文献   

2.
<正>搜热词:陪伴亲情成长一篇题为《我的爸爸》的日记在微信朋友圈被疯狂转发,这篇日记情真意切。日记中的爸爸被形容为"工作狂",很少有时间陪作者。其中"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这一句,不知让多少个正在为工作打拼、为生活奋斗而缺少时间陪伴孩子的家长潸然泪下。比起丰富的物质生活,父母的陪伴与良好的亲子互动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相信日记中的父亲也想多陪陪孩子,但他总是被工作所  相似文献   

3.
很多父母,嘴上说着爱自己的孩子胜过一切,其实他们是在自欺欺人。旨在通过电影《我是山姆》的观影感受,告诉家长,家长的爱,陪伴孩子一起成长,才是孩子最需要的、最简单的爱。  相似文献   

4.
毛作祥 《辽宁教育》2013,(4X):39-40
<正>从孩子来到世间,作为父母的我们就开始教他说话,教他认识周围的事物,学习生活的常识,养成基本的习惯。可以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反过来,孩子是否也可以做我们的老师呢?家有稚女,我在陪伴她成长的过程中,也常被那种童真和纯美深深震撼。细心静品,倒可以让我们悟出不少生活与教育的真谛。以孩子为师,尊重和发现儿童以孩子为师,并不是让稚气的孩子获得师道的尊严,而是让我们放下家长的架子,多一些谦虚,尊重孩子,重新认识和发现孩子。然而,现在很多家长以孩子的"未来规划师"自居,为实现他们一  相似文献   

5.
养育孩子不单单是一份责任,更是一种机会,一种重新审视自我和成长的机会。在陪伴孩子成长的时光中,与其说是作为家长引领孩子逐步认识和接触这个世界,不如说更多的是孩子帮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成长。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感悟和反思,孩子的成长有时候会无形中教会我很多道理。  相似文献   

6.
丁菁 《成才之路》2013,(31):92-92
很多家长存在这样的问题,有时只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却很少陪伴孩子,甚至早出晚归,几天和孩子见不了一面。他们的眼中只有工作和事业,自以为很爱孩子,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缺少双亲“成长陪伴”的孩子,并没有像他们所想的那么快乐。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是极其重要的,可以增进家长与弦子的情感,及时发现情况,对孩子的成长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一些城市,出现了父母陪读的现象。忙碌了一天的父母回到家以后,再忙着陪孩了学画、学琴、陪着孩子做功课、陪孩子参加校外辅导;考试期间,家长请假在家陪孩子,中考高考陪孩子去考场;当随着孩子的学问加深时,家长再请一位家庭教师,父母陪着孩子一起住家学习父母如此一种“好学”态度,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是什么原因使父母心甘情愿的陪读呢?这又给孩子带来什么后果呢?  相似文献   

8.
正推荐书目:《徐小东:陪孩子走过0~4岁敏感期》推荐理由陪伴就是一种尊重、一种爱。但有多少父母能够静下心来,真心实意地倾听"孩子"成长中的声音,细心认真地观察孩子成长时的变化呢?作者是一位儿童学习方法研究专家,更是一位亲手将两个娃娃养大的好学善思的妈妈,她用心记录了自己的育儿生活,并结合了国际上最新婴幼儿教育理论与研究成果,全面深入地解释敏感期这一生命现象,引领千万个父母了  相似文献   

9.
今年又将是一个特殊的春节,疫情当前,春节期间必须要减少人员的流动和聚集。人员居家给家庭教育带来了契机。笔者倡议“一陪一玩一悟”,让学生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春节。一陪。“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今年的春节,要居家减少流动,这给了家长较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陪孩子时,家长要注意尊重孩子,平等对待孩子。可以让孩子讲讲过去的这一学期或一年里感觉最有趣的事,聊聊自己未来想干什么;家长也可以给孩子讲讲外面的世界,以及在外打工的辛苦,让孩子知道父母不是不爱自己,而是为了家庭在外吃苦,激发孩子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相似文献   

10.
正父母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陪伴孩子的重要性,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才能够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提高陪伴孩子的质量,与孩子进行亲密互动和亲子教育,由此成为家长们关注的问题。2016年5月15日,父母必读育儿传媒携手奇想国童书特邀新加坡籍亲子教育专家陈禾与大家分享了"有质量的陪伴就是孩子的成长教育"主题讲座。陈禾老师有丰富的学识修养,对家庭教育的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讲座开始,陈禾老师首先向在座的家长提出在亲子相处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引起了家长们的思考和共鸣。同时,从儿童心理智能的发展角度解释了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并由此提出家长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用心给孩子高质量的  相似文献   

11.
"蓝天奉献给大地,白云奉献给草场,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小孩?"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很多家长忘记了孩子需要足够的时间、耐心陪伴,丰裕的物质生活让我们很多家长忽略了孩子稚嫩的内心需要父母的细腻呵护,  相似文献   

12.
孩子上了小学,家长也就比以前忙碌,除了孩子中午要回家吃饭,要送接孩子过马路外,还多出一个陪伴孩子学习的问题。晚饭后往往是家长陪着孩子做作业,星期六陪孩子上各种兴趣班,学琴学画、学舞蹈……至于生活料理,更是无微不至。孩子刚上一年级,对正规的学习生活不适应,内心充满紧张、惊疑,这个时候,家长的陪伴是必要的。但是陪伴孩子要讲究科学,家长要弄明白:陪伴孩子的目的是什么?如何陪伴孩子才正确?陪伴孩子总的目的,是为了孩子最终不用陪伴,能独立、自信地学习。也就是说,家长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要指导孩子逐步学会怎样独立地完成学习任…  相似文献   

13.
陪读一般是指家长花大量精力陪子女一起完成学校布置的学习任务.很多家长,日复一日地重复着“三陪’程序.时下,常常听到一些人痛说其为子女学习操心的苦与累,看到他们那如荷重负、忧心忡忡的的样子,着实让人同情.做父母做长辈的以牺牲自己的工作、休息时间来陪伴孩子预习、复习、做作业,这种”三陪”是真的帮了孩子,还是实质害了孩子?  相似文献   

14.
正阅读开启孩子智慧的窗,打开孩子看世界的门。亲子阅读,是陪伴孩子成长,培养孩子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最佳方法。我们鼓励越来越多的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阅读活动,和孩子一起度过美好的亲子共读时光。父母必读杂志社在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的指导下,向北京市的家庭征集"阅读伴我成长·亲子阅读"主题文章,希望广大家长踊跃分享自己和孩子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共同成长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家教世界》2013,(1):19
近日,"中国式作业"引发网友热议。许多家长每晚全程辅导孩子完成作业,称之为"家长作业"。素材微评: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启蒙者,亦是良师益友。在小学阶段,父母的陪伴既增进亲子交流,也能培养孩子科学的学习方法。而当孩子渐渐长大,自学能力的锻炼就显得更为  相似文献   

16.
父母对孩子高质量的陪伴不仅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加深和改善,还有助于孩子的情绪和认知发展。但是,生活中有的父母对高质量陪伴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一起来看看,有您吗?有的父母说“我挺关注孩子的,回家就一直陪着他”。跟孩子坐在同一个空间,脑子中却是“今天还有多少工作没完成、方案还有什么漏洞、换季家里衣柜又该清理了”等等;一边打电话、发微信、看视频,一边陪孩子,孩子说:“爸爸,你看我!”  相似文献   

17.
"蓝天奉献给大地,白云奉献给草场,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小孩?"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很多家长忘记了孩子需要足够的时间、耐心陪伴,丰裕的物质生活让我们很多家长忽略了孩子稚嫩的内心需要父母的细腻呵护,总以为我们给予了孩子很多,可孩子真正的需要却被我们淡忘了. 小琪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的父母在上海市区各自开了一家公司,家境宽裕,生活条件很好.但小琪父母平时在事业上打拼花的时间很多,对小琪的关心却很少.  相似文献   

18.
陈翠叶 《山东教育》2020,(3):118-118
教育是"影响"的事业,是"渗透"的事业,是"熏陶"的事业。教育是静静的陪伴,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是教师和家长、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有些家长在教育子女思想观念和行为上存在着误区,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孩子的教育绝对不只是学校教师的事情,家长的言传身教比起任何学校教育都更重要.但是,在各大城市,尤其是我所在的这种北上广一线城市,虽然大多数父母都是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且已经具备了足够的谋生技能,能够扛得住高房价购置一套住房落脚下来并安居乐业的高素质人才,然而目前的家庭教育实践也仅限于对孩子金钱投入方面的舍得(报补习班、买益智玩具等)或是陪伴时间方面的充裕(尽量多抽空陪孩子),究竟如何"低投入,高产出",用有限的陪伴时间达到高效的陪伴效果,其实大多都还没有好方法.如果能够指导家长不要总是将教育假手他人,不要将孩子过早置身于社会竞争的大跑道(有的家长甚至在孩子刚出生不久就送到早教机构开始"精心"培养打造),引导他们充分利用多年自身所学来认真带领孩子们上好一堂堂的"陪伴课",不仅让自己的孩子受益,更是对社会、对国家的一份贡献. 我所创立的这种家庭"内包式"早期教育模式就是一种有益的创新和探索,于2016年8月在广州市荔湾区某大型小区正式开始实施,目前教育效果非常好.  相似文献   

20.
于丽丽 《家长》2022,(2):42-43
对每一位家长而言,孩子成长的过程既是养育陪伴的过程,也是探索实践的过程.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孩子也是一样,不同的孩子个性不同,兴趣爱好迥异,尤其是在二孩家庭,家长更需用心"修炼".那么,家长如何在养育陪伴中塑造孩子健全人格,让两个孩子相亲相爱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