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重阳食补日     
<正>秋实盈野,菊桂飘香,又到传统的重阳节。在同风共俗的台湾和闽南,重阳节俨然小年夜。人们习惯在这一天进补,无论是鸡鸭鱼肉还是其他食物,几乎都要用"十全大补"药剂炖煮,以致大小中药店临近重阳节就忙得不亦乐乎,不少中药店特意选用红色、粉红色或桔红色纸包装补药以示区别。此外,民间还有独特有趣的"吃鸡进成年"节俗。吃鸡进成年重阳节这天,年届15岁的少男少女要进食  相似文献   

2.
邵凤丽 《百科知识》2021,(28):55-57
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古时候,人们很重视重阳节.王维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每逢重阳节,人们要登高、佩茱萸、喝菊花酒.现在,说起重阳节,人们就会和尊老、敬老联系起来.这是因为早在1987年,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北京市的敬老日.随后,甘肃、山西、上海、天津、广东、浙江等地也出台法律法规,将重阳节定为当地的"敬老日""老人节"或"老年节".  相似文献   

3.
<正>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是典型的农历节日。汉代以后逐步形成了重阳之日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以求长寿和避灾免祸的民间风俗,并以节日形式出现,在民间广为流行。民间也流传着"霜降逢重阳,十家烟火九家亡"的说法,这种说法其实是中国古代火耕文化的残余,重阳节也就是古代"火历"下的消防节。按照火历,"季秋内火"是祭祀"大火星"(天蝎座α星)的日子,祭祀时间接近今天的重阳节。虽然作为农历的重阳节只有2000多年的历史,可是作为火历的消防节,"季秋内火"已经被我  相似文献   

4.
章燕 《今日科苑》2015,(1):56-57
<正>每一个餐饮品牌的树立,必有其独特内涵与核心秘诀。对厦门康家龙头的当家人康建宁来说,那就是创造特色,讲求诚信,真正以消费者的体验为"第一信号",以消费者的满意为追求目标,如此方能在天时、地利、人和中,实现服务大众与事业发展的双赢局面。"食色性也""民以食为天""吃穿住用行"……人类自诞生以来便不断在吃什么、怎么吃上琢磨文章,食文化是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一路相伴相随来的。而对有志于传承食文化、从事餐  相似文献   

5.
《世界发明》2010,(10):95-95
任务内容:征集重阳节的宣传海报 任务背景:又到九月初九,又到重阳节。在我国古代民间就有在这一天登高、佩戴茱萸、饮菊花酒以求长寿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由于九月初九的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也常在这天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1989年,国家将九月九日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相似文献   

6.
<正>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兼有其他表达方式,以鲜明的态度、充分的材料证明其观点或主张的文体。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往往围绕文章的中心论点逐一阐述,最后得出结论,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因此,写议论文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倡导正确的看法与主张。  相似文献   

7.
正当提到"情报"二字的时候,首先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是"007""克格勃""中情局""摩萨德"等。其实,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情报活动,情报与间谍并非舶来品。史书《左传》中记载有"女艾谍浇",即夏朝第六代王少康在复国的过程中使用间谍女艾刺探情报、战胜对手之事。《孙子兵法》中有《用间》篇,将间谍分成"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五类。早期的情报活动  相似文献   

8.
信息集锦     
协会动态重阳节老年科普系列活动暨"第三届老年科技日"开幕式在北航召开在全国喜迎奥运和党的十七次代表大会召开的前夕,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办、北京老科学技术工作者总会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老科协承办的2007年重阳节老年科普系列活动暨"第三届老年科技日"开幕式于  相似文献   

9.
正1《云南科技管理》是由云南省科学技术厅主管、云南省科技厅科技宣传教育中心主办的综合类自然科学期刊,是2014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的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源期刊。《云南科技管理》以广大科技管理工作者、科技人员以及关心科技进步和创新工作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为主要对象,辟有"改革与探索""管理与交流""百家论坛""调查报告""教育与人才""知识产权""他山之石""科学与健康"等栏目。本刊注重创新性、综合性、实用性、指导性和可读性结合,逐步形成了传播和交流云南省乃至全国有关科技改革、科技创新的理论与经验,推动科技进步和管理工作创新的刊物特色。受到各级领导、科技管理干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关注,在社会上有很好的反响,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改革与探索""管理与交流"栏目多次获云南期刊奖"优秀栏目奖"。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提高录入效率,同时也为了作者投来的文章能尽快通过审核程序,请在投稿时注意以下事项:1.请以word电子稿形式投稿:xizangkeji@vip.163.com2.邮件格式投稿邮件标题只写所投文章的题目。作者姓名、联系方式等请写在文章中。有目的性地投稿请注明"科学与管理""学术探讨""调查报告""科教论坛""畜牧兽医""交通科研""电力工业""科技兴农""资源开发""环境保护""高原医学""高原气象""动植物研究""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一、绪论自从五四以后,一代一代的女作家以她们独特的声音书写着时代的堕落与黑暗、愤怒与抗争、悲欢离合与人情世故。张爱玲对在那个时代女性的命运、生存真相、自身的缺陷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女性压抑的主题在其小说中得到全面而深刻的体现。"蝴蝶标本"和"屏风上的白鸟",是她们共同的命运,两者在寓意上象征遭受压抑的女性。她们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受到了极致的压抑,在压抑中她们表现出人物的异常:心理不健全、变态、疯狂、  相似文献   

12.
正近期舆论关注"985""211"高校的存废问题,主要是教育部提出有关建设"985""211"工程的文件被废止。但废止文件和废除"985""211"身份是两个概念。教育部回应称,将用"双一流"战略来替代"985""211"工程,但没有说"985""211"的提法不存在。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如果国家启动了双一流建设,而不彻底废除"985""211"院校身份,这将导致"双一流"建设难有实效。"双一流"建设实际上是我国建设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中国传统建筑的屋脊上,有一类奇特的建筑构件,它们被做成怪兽的模样,整齐地排列在屋顶正脊、垂脊和戗脊的前端,装饰着传统建筑的屋顶,被建筑学家梁思成誉为"整个建筑物美丽的冠冕"。这些怪兽的原型是什么,又缘何被安置在屋脊之上?鸱吻鸱吻,又称"鸱尾""蚩尾""大吻""兽吻""正吻""龙吻",古建瓦作俗称"吞脊  相似文献   

14.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将课堂知识点与创新课题结合。首先,引进"翻转课堂"的理念,引导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资源完成对课堂知识点的学习并展示;其次,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依据学生的兴趣分为若干兴趣小组,初步确定创新课题的主题和内容;第三,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依据研究计划进行实习实践,完成研究课题。这一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用""研"的有机结合,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15.
<正>护照在中国已有几千年历史,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称谓。夏、商、西周时代的护照雏形称为"牙璋"和"圭璋"。春秋战国、秦汉时代的护照称为"封传"和"符节",唐代"过所"制度严格,宋代护照又演变为"关引""符牌",元代护照则以"公验""腰牌"为主,明代护照又出现了"文牒""关照""符牌"和"堪合"等形式。护照由石铜变竹木,由竹木变纸张,由手书变印刷,由文牒变本本。  相似文献   

16.
为加快中国产业集聚发展方案的形成,以1999—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收录的与产业集聚相关的1 341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CiteSpace V软件对产业集聚相关研究的文献特征、演化轨迹及研究热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当前产业集聚领域研究核心内容主要集中在"外部性""污染效应与环境保护""要素禀赋""规模经济"等内容;值得进一步挖掘的研究热点有"产业集聚外部性的新特征与识别方法""生态环境与产业集聚的耦合发展路径""资源禀赋、资源引力与产业集聚的动态关联性""产业集聚、产业转移、集聚崩解的系统整体性"。  相似文献   

17.
正1《云南科技管理》是由云南省科学技术厅主管、云南省科技厅科技宣传教育中心主办的综合类自然科学期刊,是2014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的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源期刊。《云南科技管理》以广大科技管理工作者、科技人员以及关心科技进步和创新工作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为主要对象,辟有"改革与探索""管理与交流""百家论坛""知识产权""科学与健康"等栏目。本刊注重创新性、综合性、实用性、指导性和可读性结合,逐步形成了传播和交流云南省乃至全国有关科技改革、科技创新的理论与经验,推动科技进步和管理工作创新的刊物特色。受到各级领导、科技管理干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关注,在社会上有很好的反响,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改革与探索""管理与交流"栏目多次获云南期刊奖"优秀栏目奖"。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提高录入效率,同时也为了作者投来的文章能尽快通过审核程序,请在投稿时注意以下事项:1.请以word电子稿形式投稿:xizangkeji@vip.163.com2.邮件格式投稿邮件标题只写所投文章的题目。作者姓名、联系方式等请写在文章中。有目的性地投稿请注明"科学与管理""学术探讨""调查报告""科教论坛""畜牧兽医""交通科研""电力工业""科技兴农""资源开  相似文献   

19.
正在引人注目的昆虫群体中,叶虫和竹节虫能够惟妙惟肖地假扮植物的颜色、形状的本领可不是一般的大。它们凭借高超的拟态技巧和聪明的御敌之术,被誉为"丛林幽灵""伪装大师"。繁衍至今的"活化石"根据化石研究,竹节虫最早出现于2.51亿~2.05亿年前的三叠纪,与直翅目昆虫有很近的亲缘关系。然而几个独特的解剖学特征把它们和所有其他新翅类昆虫区别开来,表明它们是一个独立的群体:比如,所有竹节虫的前胸都有一对外分泌腺;许多种类的雄性都有一个很独特的、术语叫做犁骨的骨片。该目昆虫的2 500种几乎全是夜行性的,而  相似文献   

20.
教学技能是老师的必备技能。我国传下来的师范生培养模式存在实践与理论脱节、"三字一话"差、职后适应期长、综合素质低等缺陷,全过程"双导师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在专业人才的实践及综合素养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这个体系是提升教学技能实效性与针对性的有效方法,同时提出了双导师制的机制与运行条件,包括了技能训练体系的要求、目标与内容,建构了"课外活动""嵌入课堂教学""教育实践(实习、见习)"等双导师制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