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来,我们经常被人问道:“你幸不幸福?”或者我们更多地会扪心自问:“我自己真的幸福吗?”——在这个时代,幸福是如此被我们所需要,“幸福”这个词也经常会被如此突兀地摆在我们面前一之所以会这样,正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不幸福或不够幸福。  相似文献   

2.
"你幸福吗?"务工人员:"我姓曾。""你幸福吗?"退休老人:"当然幸福啦。""你幸福吗?"莫言:"我不知道,我从来不考虑这个问题。"2012年9月27日到10月7日,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连续九天推出了《走基层百姓心声》社会调查节目"你幸福吗?"节目一开播就引起了人们的热议,网络和手机微博等新兴媒体更是将"我姓曾"等回答称为"神回复",并以一种看央视笑话的心态在网络媒体大量传播。但是随着节目连续九天的播出,人们发现,这次  相似文献   

3.
幸福是什么?有人说:“幸福就是我的儿子将来有所作为。”有人说:“幸福就是工资再高一点儿,加班的时间少一点儿.能和妻子、女儿散散步、逛逛公园。”不同的人对幸福有不同的理解和诠释。[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请重复常识     
一块长方形的冰地上,两拨头戴“篓子”的人在快速滑行中好像力图把一枚球形物投入对方的球门。浑身包裹严实,履冰如行平地,队员时而在碰撞中弹开,时而堆成一团,看似笨重,却又轻盈,摸爬滚打,花样迭出……,好像那叫冰球,一种有趣的游戏。但我一直看不懂。如何算赢?咋的是输?怎样算是犯规?解说员时断时续地介绍着比赛的情况,某一方在进攻,某方队员得分了……我耐着性子看电视传播,等待着解说员告诉我基本的规则,但总是在失望中更换频道──因为不懂游戏规则,看起来是毫无趣味的。 我相信每一项运动都希望有更多的爱好者,但…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幸福?幸福的指数有多大?一直以来,人们对幸福的诠释可谓千人千语,各持其言。尤其是女性朋友,对幸福的期冀更是一种弥足的奢望。其实,获得幸福并享有幸福对当下都市女性而言,亦难非难。  相似文献   

6.
梦 那是1982年春节刚过,刚刚告别了一场惹人心烦的毕业分配风波,在家等待工作分配的我给人事局的小宋打了个电话,询问分配结果出来没有,小宋告诉我被分配到了档案局。档案局?还有这个单位?是个什么样的单位?一连串的问号在我脑海里浮现。  相似文献   

7.
"体面"出局:陈晓离去条件成谜" 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是生活!因为我们的一切快乐,我们的一切幸福,我们的一切希望,都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祝幸福快乐每一天。"仅仅留下短短数语后,陈晓,出局。  相似文献   

8.
人的一生要经历多少个月圆之夜?又有多少个月圆之夜值得永怀? 那年中秋前夜,我坐在河边的矮墙上,看着水中粼粼的月波,仿佛看见等待已久的美好,闪闪烁烁的,  相似文献   

9.
由央视策划的“你幸福吗”被网友称为2012年最雷人的提问。扬子晚报的评论员说,“你幸福吗?”是一个简单而仓促的提问,央视台主持柴静则认为,“你幸福吗?”无视被采访对象的心理感受,是一个简单而粗暴的提问。你幸福吗?仅是四个字的一个提问,为何触痛了那么多人的神经,又招至那么多人的反感?作为一个多年从事一线采访报道的新闻工作者,我觉得至少有几点值得反思:反思之一:主题先行导致的角度变异央视的大型现场采访报道“你幸福吗”原本的出处是《“喜迎十八大”走基层·百姓心声》中的一个策划。明眼人很熟知,这是策划者试图通过一个大型立体访谈报道,让当下的中国人说出策划者试图展现的各种精彩和满意的回答,来表达十年巨变后中国人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10.
梁捷  一目 《出版参考》2007,(10):9-10
追求幸福,个人的,还是集体的? 追求幸福,永远是人的天性,或者,说本能。可是对于幸福的界定。幸福的表达.幸福的实现.各人却往往有不同的看法。在中国文化中.常常把直接追求幸福的动机称为逐利、功利.而间接求利的动机才可能是求义。所以,过去的主流思想很忌讳谈个人幸福.毛主席曾说:“个人主义见于享乐方面的.在红军中也有不少的人。他们总是希望队伍开到大城市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幸福”、“幸福感”、“幸福指数”渐成中国社会流行语。从崇拜GDP到追求幸福指数,是中国转变发展模式实施“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必然要求。现在,不但各级政府将提升百姓幸福指数列入其施政纲领,各式幸福指数考评体系几成政府决策依据。各大小媒体也是闻风而动,大张旗鼓地“曝晒”民众幸福感。不遗余力地搜寻提升幸福指数的途径。然而,也有百姓对报道提出疑问:“幸福指数有那么高吗?”毋庸置疑。一些媒体对幸福指数的那种类似“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式的报道与解读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2.
春天是幸福的脉搏,是生命的晨钟……如果你去问未满学龄的孩子,为什么喜欢春天,他会天真地告诉你:“春天有花、有草,还有小鸟,真好玩。”如果你去问田间耕作的老农,他会语重心长地告诉你:“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它能播种秋天的丰收。”如果你去向城里的人打听春天,他们会异口同声地回答:“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春天,我们新的蓝图又打开了。”春天为什么会受到如此的青睐?我常带着这样的疑问去思索,去探求,希望能有所发现,尤其是希望能找到春天对我们这代人所具有更深的意义所在。我常徜徉在人流中,寻觅在山野间,我也常常静静地…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幸福?萧伯纳说,醉心于某种爱好的人是幸福的。在我看来,幸福的生活就是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财经记者。很幸运,我来到了经济导报。在这里我得以从事自己喜欢的记者工作,关注着感兴趣的领域,写着最擅长的经济报道。我很享受这样的生活,享受着稿子刊登出来的缕缕墨香,享受着采写时酿造思想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刘畅 《新闻天地》2010,(9):66-67
我走过,我看见。贫困是一种真实的存在。但是我从贫困母亲的眼睛里,看到的不仅仅有哀怨的眼泪,更有一种对苦难的坚忍和对幸福的执著。每一幅图片背后都有一个令人感慨的故事。每一幅图片背后都有一份母亲的希望。——于全兴  相似文献   

15.
中国梦是什么?我认为,其本质内涵是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其外在表现是五福斑斓。  相似文献   

16.
看板     
《中国新闻周刊》2006,(30):88-88
萧蔷:我是涂了防腐剂的小龙女;哈里王子飙车引来交警下注;张柏芝等待谢霆锋求婚;梦露 转世为加拿大女歌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我们这些年面临过很多问题,但我以为,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中国人正在丧失家园感 中国人的幸福和美国人的幸福有什么差别?西方人的需求从马斯诺理论可以看到,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严、自我实现,是由下往上,金字塔似的需求,几乎都是自我的心灵诉求。相对于西方心理学更多从个体角度讨论幸福,中国心理学或许可以超越自我与他人的对立,将个人与天下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记者的幸福     
记者的幸福付海军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每一种职业都有自己特定的幸福观。军人的幸福就是祖国的安宁;警察的幸福就是社会的长治久安;而桃李满天下则又是教师的幸福。那么记者的幸福是什么呢?是“无冕之王”,抑或是别的什么?这个问题长期荣绕于脑际,未得其解。近来...  相似文献   

19.
正人生每一天都是一个篇章,都会有不同的故事发生。结识《档案与建设》,让我有遇到知音的感觉,给了我做人做事的信心和希望。更因与她的结缘,让我收获了生命中最美好的爱情,并有了幸福美满的家。在我的人生经历中,《档案与建设》已不仅仅是一本杂志,她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位挚友。  相似文献   

20.
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王小峰。一日他的MSN签名上写着“谁想来三联实习?”“我去!”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应和,他倒也爽快:“来吧,我指导你。”顿时有被幸福击倒之感,忍不住憧憬,或许我因此而离成为记者的梦想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