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水的浮力》一课中,有个实验让学生测量水的浮力大小变化,它是要求学生用一个钩码来测量的。在教学中我发现这个实验有一些缺点:实验用的钩码的质量是50克,重量约是0.5牛顿,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约是0.1牛顿,而学生用的测力计的最小刻度是0.1牛顿。要使一个钩码在水中分几个层次浸入,学生不易把握,且数据在测  相似文献   

2.
一次去一所学校听课,发现一位教师在教小学自然第五册第十课的《浮力实验二》时,让学生观察系重物的橡皮筋长度(或用直尺量橡皮筋的长度),在空气中和水中的变化,间接探测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由于做实验用的重物体积不大,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也不太大,使橡皮筋的伸缩变化不明显,所以很多学生很难得出正确结论。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自然(人教社版)第五册第十四课《水的浮力》。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在水中浮着的和下沉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 2.了解水的浮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教学重点: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教学难点: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教具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水槽、泡沫塑料、充气的气球、皮筋、直尺、铁锁、石块、玻璃杯、乒乓球、烧怀、木  相似文献   

4.
《水的浮力》不仅是初中《科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困惑最多的内容.为此,笔者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几个典型问题设计了针对性实验,较好地解决了学生的困惑.典型问题1浸在水中上浮的物体受到了水的浮力,浸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吗?实验器材:200 g钩码,弹簧秤,烧杯.实验过程:如图1所示,用弹簧秤测出钩码的重力(弹簧秤示数为F1)和钩码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读数为F2,计算出钩码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F1—F2.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六年制小学自然课本第五册中“水的浮力”一课是用四个实验让学生通过实践来认识“在水中浮着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前面三个实验学生会做、会说 ,效果也很好。最后一个实验是 :用橡皮图 1筋吊着土豆 (见图1) ,量一量橡皮筋在空中和水中吊着土豆的长度有什么变化 ?说明了什么 ?由于学生用橡皮筋吊土豆时有的吊不稳 ,而在量橡皮筋的长度时有的也量不准 ,所以我作了如下两种改进 :图 21 用橡皮筋吊着钩码 (见图 2 ) ,将橡皮筋的上端挂在木条的钉子上 ,这样便于量出橡皮筋在空中和水中的长度。图 32 如果有条件的话这个实验还…  相似文献   

6.
用实验辨析一道浮力题宜城县孔湾中学蒋文才(441400)判断题10牛顿重的水对浸在水中的物体所产生的浮力,可以大于10牛顿。错解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可知:10牛顿的水即使被物体全部排完也只有10牛顿,所以产生的浮力最大只有无限接近10牛顿,充其量为:F浮...  相似文献   

7.
一、浮力与杠杆综合例1(2002年长沙市中考题)如图1,杠杆每小格的长度相等,质量不计,以O点为支点,杠杆的右端挂有重物M.支点左边的A处挂钩码时,杠杆平衡.将重物M浸没在水中钩码移到B处,杠杆又平衡.则重物与钩码的质量之比为__解析:,重物M的密度是__千克/米3.解析此题可分为重物M浸入水中前后两种情况来分析.M浸入水中前,设钩码质量为m,重物的质量M,钩码挂在A处,则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得:4mg=5Mg,所以M/m=54,即m=5/4M.①当重物M浸没在水中时,钩码移到B处,杠杆平衡时:3mg=5(Mg-F浮),整理得:F浮=(M-53m)g.②将①代入②得:F浮=41Mg.③…  相似文献   

8.
[问题]1牛顿的水能否浮起大于1牛顿重的物体?很多同学都会持否定的态度.理由是:浮力等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既然是1牛顿的水,充其量也只能浮1牛顿的物体,岂能浮起大于1牛顿的物体?同学们的错误认识其根本原因是没有真正理解阿基米德原理.要讲清这个问题,不妨先看下面一个例题.例题:一个底面积为200cm2的园柱形容器,内装10cm深的水,将一个底面积为180cm2的烧杯放入水中.在烧杯中放一个物体A,烧杯漂浮在水中,烧杯浸入水中的深度为20cm,(水未溢出)求:(g=10N/kg)(1)容器中水的重力.(2)烧杯和物体A的总重力.解:(1)水的体积:V=sh=200×10-4m2×10…  相似文献   

9.
苏科版小学《自然》第八册《水的浮力》一课要求学生通过测量同一钩码在水中不同位置发现“物体占据水的空间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  相似文献   

10.
四、力学实验(二) 5 物体在水中沉浮规律的实验 实验用具与材料: 水槽、烧杯、量杯、水、弹簧秤、木块、铁块、石块、泡沫塑料块、橡皮泥、橡皮、皮球等。 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称出各重物的重量;②分别测出与各重物体积相同的水的重量(测量方法本刊上期的实验中已有介绍);③把各重物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④看哪些重物上浮,哪些重物下沉;⑤比较在水中上浮的物体的重量与同体积的水的重量有什么关系,在水中下沉的物体的重量与  相似文献   

11.
《自然》第三册《水的压力和浮力》,是以实验为主的课型。它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有二:①认识水的压力和浮力,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②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归纳等思想方法,概括同类事物共同性质的能力。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水的浮力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教学的难点在于师生一道研究在水里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对它的浮力以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前,教师应准备好实验用的教具和学具:盛满水的水槽,玻璃杯,连通器,50克重钩码,弹簧秤,体积为10立方厘米、重量分别为20克、15克、9克、5克的塑料正方块,铜,铁,铝,橡胶片,橡胶泥,泡沫塑料,干松木块,砖头,水。教学中,教师可按以下八个步骤组织教学。1.引导学生亲自体验物体有重量,就会有压力。教学开始,教师可让学生在手上放一块砖,再换上一只空玻璃杯,然后将玻璃杯注满水,同时体验手上有什么感觉。  相似文献   

12.
《水的浮力》(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自然第五册)一课,按教材要求,第一部分要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水的浮力。这部分内容分四层进行教学: 1.用泡沫塑料做实验,感知水的浮力。 2.用其它在水中浮着的物体做实验,感知水的浮力。 3.思考以上实验说明了什么? 4.指出物体在水中受  相似文献   

13.
这道题真好     
镇巴县初中九年级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将一个密度小于水的小物块放人水中静止(如图1),为测定小物块受到的浮力,现有如下器材:(1)小物块、(2)钩码、(3)U 形管压强计、(4)烧杯、(5)水、(6)杠杆、(7)天平、(8)细线、(9)直尺.请你根据所提供的器材设计一个测量方案,要求该方案最简便,测得的浮力误差最小.  相似文献   

14.
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行探求知识和运用知识,是学好自然课的关键.首先教师要确定教学目标,能在教学中起导向作用,下面以<水的浮力>为例,分析、说明:①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水的浮力,各种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以及浮力的应用.②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利用实验测定物体在水中是否受到了浮力.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六年制小学自然课本第五册中"水的浮力"一课是用四个实验让学生通过实践来认识"在水中浮着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前面三个实验学生会做、会说,效果也很好.最后一个实验是:用橡皮筋吊着土豆(见图1),量一量橡皮筋在空中和水中吊着土豆的长度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由于学生用橡皮筋吊土豆时有的吊不稳,而在量橡皮筋的长度时有的也量不准,所以我作了如下两种改进:  相似文献   

16.
“水的浮力”(人教版《自然》第三册)的教学重难点是物体在水中的浮沉规律,即引导学生探究出“比同体积水轻的物体上浮,比同体积水重的物体下沉”。学生们在探究过程中,做了把木片、塑料、泡沫、牙膏皮、石头、橡皮、硬币等常见物体放入水中的实验,一般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轻的物体上浮,重的物体下沉。我们看到,许多自然教师到此为止,没有引导学生领会“在同体积的情况下与水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进一步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知道在水中上浮和下沉的物体都受到了水的浮力,了解水的浮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体验浮和沉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培养动手实验的能力。3.培养大胆猜想、合作探究的精神以及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学具准备玻璃水槽、泡沫塑料、带盖的瓶子、木块、气球、钩码、橡皮泥、回形针、石块、测力计等。教具准备模拟树洞、塑料球、玻璃球、玻璃水槽、经过改造的橡皮泥球和乒乓球等。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师:文彦博是我国宋朝的一个宰相,传说…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探索改革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中做了一些尝试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 实验设疑 情境引入 自主探究 明确原理设疑 ,就是把书中的重点概念、主要内容、难点变成一个悬念 .其目的是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 ,通过看书、观察、实验、思考、讨论、总结、练习等一系列过程达到认知目标 .例 :在两根相同的弹簧下挂上质量相同的两个钩码 ,将一个悬在空中 ,一个浸在水中 ,此时引导学生观察弹簧的长度 ,设疑 :为什么弹簧一根长一根短 ?经过学生看书 ,动手实验 ,思考后很快会知道弹簧长度不同的原因是 :因为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 .…  相似文献   

19.
一、诱导学生产生顿悟教师在进行小学自然实验教学时,诱导学生观察,让学生悟出实验现象反映出的科学道理。例如《水的浮力》的教学,为了让学生悟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同样受到水的浮力”这一科学道理,在学生已经有在水中浮着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的认识基础上,提问: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  相似文献   

20.
让学生感受到沉入水中的物体也受浮力,可以有触觉——用手在水中托物体感觉到比在空中轻,常识——宇航员利用水下模拟太空失重,实验和计算——水会溢出和弹簧测出水中视重变小,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和三力平衡求出浮力等等。设计一个利用视觉来感受浮力的小实验如下,将会补充浮力的感性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