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商鞅是战国时期先秦法家思想的著名代表人物,他的霸权思想主要体现在耕战思想、法治思想和君主集权思想上。其中,耕战思想是霸权思想的首要准备;法治思想是霸权思想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君主集权思想是霸权思想的核心。商鞅的霸权思想是战国时期历史特殊环境的产物。他的思想有历史局限性也有其指导意义,要取其精华弃糟粕,对它批判地继承并能够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2.
先秦法家的君主集权思想和重刑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君主集权思想和重刑主义是先秦法家所深入探讨的两个问题.先秦法家论君主集权,不同人物有不同的侧重点,商鞅重法,慎到尚势,申不害贵术,韩非则集前期法家之大成,融法术势为一体,构建自己庞杂的法治思想大厦.法家的重刑主义源于春秋时期子产"宽猛并用,以猛为主"的思想,主张以重刑打击守旧势力和镇压人民的反抗,目的是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实际上这是一种片面夸大暴力作用的思想表现,这一重刑主义后来成为秦王朝推行严刑峻法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两汉“君主”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思想家与史学家,对君主有系统而深入的认识。两汉学人在先秦诸子思想的基础上,从君主的内涵、称号、治道等方面,明确论证一统尊君与君国一体的国家观,对君主的本质及其作用进行思考,呈现出君主集权的意义,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君主论特点。  相似文献   

4.
孔子与柏拉图政治思想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孔子、柏拉图的代表性著作《论语》和《理想国》出发,比较两人政治思想的异同。建立为政以德的君主集权的大同社会是他们的共同追求。政治、道德、教育三位一体,这是他们的共同点。但因对神的态度、对人性的认识上的分歧,两人在教育内容上相距甚远。这些对后来东西方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韩非子与马基雅维利是中西方对政治思想作出杰出贡献的政治家,两者的政治观都属于君主专制主义,但由于中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的差异,却有着不同的具体价值取向和特质。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偏重于帝王独裁,马基雅维利偏重于君主专制。  相似文献   

6.
心理咨询与思想教育浙江大学马建青心理咨询实践证明,高校心理咨询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调查显示,大多数心理咨询员对心理咨询和思想教育两者结合的效果给予了肯定的评价,从而使两者结合有了实践的基础。高校心理咨询诞生至今已有10年的历史。10年来...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子产法律实践的总结,认为他的法律思想表现为:反对旧制,颁布成文法;改革内政,以法救世;严控大族,加强集权;礼刑结合,宽猛相济。  相似文献   

8.
《韩非子》与《君主论》有许多共同之处,如注重历史经验、相信历史变化、拥护君主集权、坚持实用原则等等,更为重要的是非道德倾向,比如它们都强调“德”的重要,这个“德”不是宽爱的品德,而是孔武的强力,它与悲观主义的人性论有关。但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过程中,两书的思想又表现了一定的差异。对此,过去较少论及。对于人性和人类之爱,(君主论》在否定的同时,又有一定保留,表现了作者的矛盾心态;而《韩非子》却坚持了一贯的否定态度。在君主集权的方式上,前者强调直接统治的必要,因此要求君主具备在接的政治技巧;而后者却只注重抓治理官吏的纲,反对过问具体的统治细目。这与它们各自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着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秦佺柱 《天中学刊》2002,17(4):25-28
鉴于当今社会干部队伍出现的种种腐败现象,从儒家政德思想中吸取精华,以加强干部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很有必要。政德包括君德与官德。政德的正身表现为国家管理者廉洁不贪。仁以待人指君主及官吏以仁爱之心善待万民。勤政指国家管理者业精于勤。政德的公正原则是任人唯贤与赏罚严明。君主与官吏能谦虚待人,可以守天下,守国家,守其身。  相似文献   

10.
道家思想引领了汉初的过秦思潮,继而取代法家成为西汉初年主导的治国理念。其积极的理论探索和实践为汉帝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所贡献,但也表现出与君主专制集权的加强和神化的诸多不相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先秦儒家对情欲问题的思考和处理方式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思想根源,人类在从自然文明走向人文文明的文化大格局之中,原始野性包括情欲等问题注定了不断被控御与被改造的历史命运。通过阐述礼乐文化内部的乐与礼两大文化系统之间精神之争的文化事实,证实了先秦儒者处理情欲问题在基本走向上顺应了文化的大走势。结合尼采对酒神和日神精神的相关论述也能印证此说。  相似文献   

12.
荀子的美学思想根源于他的人性观,"性恶论"就是其功利美学的逻辑起点,接着他又提出了"化性为伪"的重要美学命题,完善了其功利美学的价值体系,提出了和谐的审美标准。荀子的这种美学观点,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对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3.
极左思潮的反科学性对当代报刊科学话语的影响表现在很多方面,诸如意识形态绝对化、搞假大空、搞现代迷信,等等,同时,极左的报刊话语风格对科学精神的悖逆也体现着假大空、霸道、尖刻、武断、故步自封和话语的组合结构、逻辑章法僵化死板、千篇一律等特点.极左思潮表面看是最革命的、最无私的,但其实它和封建迷信及伪科学都孳生于同样的历史和文化的土壤,有着共同的文化内质.  相似文献   

14.
“软权力论”之所以获得成功,第一在于将以自由、民主为基石的“美国例外论”置于全球相互依存的时代背景之下,赋予其崭新的面目和使命,从而更新了美国外交中根深蒂固的理想主义传统。第二在于它恰当地处理好了与硬权力的关系,因之使美国外交中道德因素和战略因素达到了比较均衡的状态,也使其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获得了某种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共产党是由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的,具有天然的先进性;列宁和斯大林认为先进性是以先进理论为指导、以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保障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思想建党是先进性建设的中心任务、整风运动是实现形式、坚持“两个务必”是紧要之务;第二代领导集体强调制度建设是保持先进性的核心保障;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先进性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执政能力建设的关系中理解和把握先进性理论。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高校民族精神培育的理论基石在于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要求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以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为先决和主导,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以民族精神培育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少林拳根植在肥沃的民族文化土壤中不断发展,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考察少林拳的产生形成所蕴涵的技战思想理念,为构建少林拳流派的完整理论技术体系具有一定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姜塬履帝迹受孕是原始先民纯洁受胎观念与后人贞洁崇拜相互作用的产物。把脚与性及生殖联系在一起是古今中外一个普遍的心理,脚本身作为生殖符号有着久远的世界民俗根源。后稷遭遗弃是因为在原始思维中,他是神秘力量(“魂”)作用的不祥结果。从人类历史的进程看,这种现象是男性对子女血统的重视以及消除人口与资源矛盾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9.
明清之际 ,是中国社会的重要转型期。新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生存方式给传统思想以强有力的撞击。立足于这一意识形态转变的关口 ,蒲松龄在《黄英》一篇中 ,塑造出马、陶两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 ,通过两者思想观念的矛盾冲突 ,很有深度地透视出本时期士人“治生”心态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教育教学指导思想的转变,给思想政治课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唯有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坚持研究性教学、综合性教学、专题性教学,才能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