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对一系列欧洲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的分析,笔者提出“中国公主”是17、18世界欧洲“中国热”时期西方文学作品里特别是戏剧作品里一个重要的具有异国情调的中国形象,并进一步探讨了致使这一形象产生和终结的社会、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2.
宗教神话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化凝定,潜埋着人类最深层的化一心理结构,这种深层的结构原则构筑了化赖以传承的桥梁。“十”字既是基督教神学信仰的象征,又是《圣经》化的深层结构语码:“十”字具有超时空、跨化的语用特征,体现着基督教《圣经》最基本的化精神和价值取向,蕴涵着人类在时空两个维度上欲求超越自我的双重努力;“十”字结构包含着对立统一的思维构成原则,是主体见之于客体,精神见之于现象的自然历史说、社会人生观和道德价值论;“十”字结构具有生成基督教神学体系的化功能。正是这一化功能铸塑了后世西方学的基因密码。基督教对于后世西方学的影响虽直接表现在学对其主题、题材、人物、情节等的借用上,但《圣经》化中固化下来的人类意识的架构——“十”字结构,才是西方学导源于基督教的妙谛所在。  相似文献   

3.
本从妇女解放的历史要求出发,比本世纪学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归纳女性形象发展的三个阶段:苦难,以“鼻涕阿二”菊花为第一阶段形象的概括;子君、莎菲、露沙等为奋斗中女性形象的代表;林道静是女性形象的完成,是里程碑式的雕像。新时期是本注视的重视,将学中女性形象概括为四类,分类分析其特征、意义与社会定位,并提出作的价值评定。  相似文献   

4.
历代中西方文学作品都曾将众多的女性形象作为特殊的审美观照对象,文章对女性形象表现物质属性的美学意义,所反映出的社会善恶观念和女性形象具有的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双重含义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纵观女性形象可以看出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女性社会地位的演变和女性意识的觉醒,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对促进女权运动的发展具有一定影响。研究中西方文学女性形象对于认识中西方文化的相同性和差异性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督教的“上帝观”与西方诗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督教的上帝以语言创世、以异象启示和与人类订约的观念对西方诗学中的学本质观、象征主义的学观及解释学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卢艳玲 《现代语文》2006,(10):83-84
多余人形象是俄罗斯学长廊中的独特景观,“杜勃罗留波夫曾指出,‘多余人’是‘我们土生的民族典型,所以我们那些严肃的艺术家,没有一个是能够避开这种典型的。’”(P272)但以往对多余人的界定有失偏颇,有必要对多余人进行重新阐释。  相似文献   

7.
论澳门小说的文化属性——兼论澳门文学形象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澳门特殊的历史化背景,澳门的小说创作显得有些“贫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澳门学形象的建立。而由于化上的内在一致性,澳门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表现出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在创作观念上,澳门小说强调学的教化作用,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与中国传统学一脉相连。小说所表现的风土人情和价值观念,也呈现出浓郁的中国化底蕴。  相似文献   

8.
西方文学中的教士形象与基督教教义的对位渗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人类走进现代,精神领域随物质世界膨胀式发展,群体的分化使个人的存在表现为不同的彼此分裂的角色和身份,由此产生了自我认同的需要,而现实的迷茫与失落又将人们送回了原来的起点:从自然中寻找依托,从未来寻找归宿。这就是西方学与宗教的契合点。对于西方学,本就与宗教同源同流,无论是人主义、启蒙运动,还是科技革命,都未曾从根本上改变西方人对上帝的信仰。在《巴黎圣母院》、《红字》和《荆棘鸟》中,我们沿着人物走过的路径,探寻在现代意识(现代性)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进程中,西方宗教观念与教士形象及形象塑造的关系,清楚地看到西方宗教传统的延续依然如故,精神诉求的基本品格并没有质的改变,有的只是形式表征的无限丰富而已。  相似文献   

9.
西方哲人曾倡导把西方文学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并强调作家不能割断传统。而在这“整体”和“传统”中,人的观念和人物形象的嬗变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随着人的观念嬗变,文学中人物形象拓展的轨迹经历了五个阶段的变化:自然化的人、奴化的人、神化的人、物化的人和人化的人。  相似文献   

10.
本认为,就影响《心雕龙》的传统化诸观念来看,“圣”的观念是较为重要的观念之一。“圣”的观念对《心雕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心雕龙》建构起了“圣人-圣王-士”三位一体的学思想体系,这一学思想体系贯穿于《心雕龙》的学起源、学发展、学创作观念中,成为《心雕龙》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中西"火"意象的差异及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通过中西学的经典对读,勾勒出中西学中“火”意象的基本不同,认为西方学中的“火”具有明显的形上色彩,而中国学中的“火”则基本存在于现世经验范围之内,但在20世纪双方的情况都有所变化。章还结合中西早期的哲学美学观对这一现象作出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从新时期“伤痕”、“反思”小说中所塑造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可以看出,政治话语对主体意识的剥夺,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以及西方文化参照的缺失,都使得在粉碎“四人帮”后相当长的一段创作时期内,作家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并非人们所认为的是社会批判者和反思者,也即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而是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的“士”的精神的体现者,他们更多地表现为“道德受难者”的形象。  相似文献   

13.
在语言哲学层面,意象是一种隐喻的话语方式。意象天然带有“文学性”气质,它必然是一种智性的运思、情感的节制。在中国新诗史上,“现代派”是营造意象的高手。镜子,在中西诗学中都是重要的象征物。“现代派”通过笔下众多的镜子意象,发掘了中国古典诗学的精髓,也与西方的“现代派”诗学主张达成契合。镜子,成为中西诗学交汇的节点。  相似文献   

14.
《圣经》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对西方文化的影响源远流长。当代美国南方文学的重要代表凯瑟琳·安·波特深受《圣经》神话的影响,其小说征引了丰富的《圣经》原型、典故、意象和象征。文章依据诺斯洛普·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从原型场景、原型人物、原型结构与主题、原型意象和象征等方面分析出现在波特多部中短篇小说中的《圣经》原型,指出她对《圣经》原型有直接引用和间接的创造性"置换变形"或"魔幻变调",说明她借助如此多的原型旨在清晰地透视她笔下人物的精神现状和心灵世界,描绘精神生活的多样图景,从而表现她作为小说家对人性、对社会、对个体生命的精神生态乃至整个人类命运的哲理思考。  相似文献   

15.
运用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方法,研究安娜·卡列尼娜和蘩漪这两个东西方文学史上不能被忽视的女性形象,分析二人的相似与不同之处,揭示出阻碍人性向上发展的旧制度的腐朽和它们最终必将崩溃的事实。  相似文献   

16.
作为英国文学史上文字记载的最早、最重要的史诗,《贝奥武夫》充满了各种隐喻意象。在这些意象中,主要涉及如主人公贝奥武夫一般的英雄人物形象和格兰戴母子、喷火巨龙一般的妖怪形象。细细研究这些意象及其隐喻意义,能够明显体会到中英文化的差异。在《贝奥武夫》的隐喻意象中,中西文化的差异就被明显地体现了出来。  相似文献   

17.
自一万余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直至今天,龙在宗教、政治、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都充当着重要角色。龙的形象在西周已经完成,神圣合一,汉代确立了龙为天子神威的系统。由于佛教的传入,印度的龙文化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的龙文化,将龙的文化形象变得丰富多元,尔后龙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相似文献   

18.
《嘉丽妹妹》讲述的是一个贫穷、充满欲望的农村女孩来到城市谋生,通过“堕落”的途径而“成功”地当上了名演员的故事;《珍妮姑娘》则叙述了一个贫穷、天性善良、甘愿牺牲自我的故事。她的“堕落”是为了拯救困境中的家庭。这两部小说虽然都是描写在商品社会、市场经济大潮下,两位女主人公人性的追求及其命运,揭露美国社会的贫富悬殊和道德沦丧。然而,德莱赛塑造的这两位女主人公:嘉丽和珍妮蕴含了两种不同的西方文学渊源,代表了西方文学传统中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自我意识的文学形象。  相似文献   

19.
In research on gender and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experiences of male teachers as men, and of whiteness in a non-majority-white context have received little attention. As one step towards addressing this gap in the literature, this paper analyses interview accounts of white Western men working as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in Japanese higher education. The paper demonstrates, first, ways in which disembodied academic identities are constructed by erasing the men's racialised gender and sexuality. Second, it shows how favourable images of white Western male teachers are produced through a series of negative contrasts based on gender and race. Third, it suggests that men's homosocial networks may serve to facilitate male predominance in the Japanese university system. The analysis contributes to current understandings 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white Western masculinities in academic institution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d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s a globalised industry.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公益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在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大陆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西方艾滋病公益广告中,女性形象多用真人女性扮演,不少广告内容大胆、火爆而奇异.中国大陆艾滋病公益广告里,女性形象模糊而抽象,多用符号替代.中西方的艾滋病广告从主题到广告表现形成迥然不同的风格,与艾滋病的国情差异及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