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编辑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发生侵犯作者著作权的行为,一般有以下几种:不征得作者同意,对作品进行实质性修改;未参加创作,在他人作品上署名;利用工作之便,剽窃、抄袭他人的作品;侵犯兄弟出版社的专有出版权;不及时处理自投稿;丢失、损坏作者的书稿原件等等。这些问题的发生,究其原因,不外两类:一类是编辑人员的著作权意识不强,对著作权法的规定了解不深;另一  相似文献   

2.
期刊著作权的归属问题探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无论是我国《著作权法》 ,还是国际公约 ,如《伯尔尼公约》等 ,出发点都是主要保护原作者。对于期刊等具备双重著作权主体的 ,很少涉及 ,因此我们有必要从理论上对期刊的著作权问题作深入的探讨。1 著作权的主体《著作权法》(2 0 0 1年修正案 )第 9条规定 ,著作权人包括 :(一 )作者 ;(二 )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于期刊 ,无论其是否具备法人性质 ,都应是著作权的当然主体 ,是《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著作权法》第 14条规定 :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 ,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  相似文献   

3.
与大多数建立了著作权法律制度的国家一样,我国的《著作权法》于199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按《著作权法》规定,照片一经形成,不论是否发表,即受到《著作权法》保护,享有著作权。这些摄影作品(包括底片)配上注释和说明按一定程序归档就成为照片档案,照片档案依法享有著作权。一、照片档案著作权的权属保护照片档案的著作权可以属于国家、法人单位和其他机构(即作者只享有署名权,而发表权、修改权、保护作品的完整权等由法人单位和其他机构享有),也可以属于公民个人。根据各级国家档案馆照片档案的来源,大致有几种情况的权属问题:1.属于征集、…  相似文献   

4.
刚过不惑之年的你,是闻名遐迩的摄影家。已被《中国摄影》等军内外报刊和全国全军摄影艺术展览采用摄影作品1500多幅,10多次获奖;你的名字已被收入《中国摄影家大辞典》。1988年6月,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你的《摄影作品选集》。去年,你刚脱下戎装,就被80多名摄影行家里手异口同声推举为洛阳市艺术摄影学会会长。  相似文献   

5.
著作权贸易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作权人行使权利的结果是作品被使用;作品被使用的结果使著作权人的权益得以实现。在著作权法律关系中,作品的直接使用者与著作权人之间,就使用作品进行的活动,概言之,就是“著作权贸易”。著作权贸易是指著作权中作品使用权的有偿移转。如果要举一个最通俗、最典型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著作权贸易的话,那我们最常见的——作者向出版单位投稿,出版单位接受稿件,安排出版,向作者支付稿酬——这一系列活动即为著作权贸易。  相似文献   

6.
版权版权(Copyright)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依法享有的一种民事权利。这是对版权的狭义理解。版权在大陆法系国家被称为作者权(Author’sright)。在日本等国,被称为著作权。版权是英美法系国家的提法,现在已被有关国际公约和许多国家采用。我国《著作权法》第五十六条规定“本法所称的著作权即版权”。版权从广义上理解,不仅包括作品的作者依法享有的权利,还包括作品的传播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后者又被称为版权的邻接权(Neighboring right)。我国《著作权法》中将这种权利称为“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在欧洲大陆法…  相似文献   

7.
此次《档案法》修订草案的内容适应了新时代档案利用工作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提供法律保障、衔接协调其他部门法、提供多种法律救济途径三个方面做出较为科学具体的制度设计。这些是应当值得肯定的。当然,不容否认的是,《档案法》修订草案在档案公布、权利救济方面等制度设计上仍有不足之处,存在着可能的法律漏洞风险及不符合立法目的等问题,需亟待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8.
试论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中的著作权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期刊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也肩负着著作权保护的双重职能。一方面,期刊必须尊重和维护作者的著作权;另一方面,期刊也要依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那么,在实际工作中,期刊编辑人员如何正确地做到这两方面呢?对此,笔者想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以求教于同仁。  一、正确区分期刊作者和期刊自身的著作权  期刊作者对其作品享有著作权,对于这一点大家应毫无争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第十条的规定,期刊作者应享有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17项权利。《著作权…  相似文献   

9.
李峰 《编辑学刊》2013,(1):29-33
目前《著作权法》修改正在进行之中,各种问题争论非常热烈,但是主编作品问题并没有在颁布的《著作权法》草案涉及之列.主编作品是比较具有我国特色的一种作品创作的方式,但是在《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中并没有主编作品的相关规定,许多涉及主编作品的纠纷由此而产生,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主编作品的著作权原始归属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10.
著作权的合理使用是指依据《著作权法》规定,可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而使用著作权作品。它是对著作权的一种限制.在著作权法中表现为一种授权性规范。在档案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档案法》和《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准确理解掌握著作权的合理使用的范围和界限.促进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1.
3月16日,国家档案局在重庆组织召开《档案法》修改座谈会,进一步听取《档案法》修订草案初稿的意见。2009年3月、6月和9月,国家档案局先后三次组织听取立法机构、法学专家、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档案部门对《档案法》修订草案初稿的意见,对《档案法》修订草案初稿进行了修改完善。与会代表围绕《档案法》修订草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公开征求意见,部分音乐界人士对《草案》关于制作录音制品法定许可、著作权集体管理等方面的规定提出强烈质疑,尤其对《草案》第60条、70条关于延伸著作权集体管理的规定,反对之声强烈。  相似文献   

13.
我国《著作权法》不保护书名书名是作者智力劳动的成果,应当先寻求著作权的保护。我国《著作权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仅限于作品本身,而未明确包括作品的名称。虽然我国《著作权法》有关于“保护作品完整性”的规定,可以据此作出有关著作权的扩大解释,从  相似文献   

14.
广角     
档案编研中的著作权保护《北京档案》2002年第12期刊登了冯桂珍的这篇文章。作者指出,档案编研涉及两重著作权的问题,一是编研作品的著作权,二是所用档案的著作权。作者就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论述。(一)档案编研信息源的著作权保护问题。各种门类档案享有著作权的情况不一样,如文书档案,是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等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政务文书档案,大部分不享有著作权;科技档案来源于科研、生产、基建等科技活动,大部分构成著作权意义上的作品;专门档案则视其情况不同而定。(二)区分所使用档案的著作权的归属。作者对国…  相似文献   

15.
随着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我国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采用与作者签订合同的方式受让著作权,目的是进一步厘清著作权关系,在使期刊社的利益得到切实保障的同时,又不对作者权利构成侵害。笔者于2006年5月通过网下和网上两种途径对中华医学会、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2家学术团体所办期刊与《化学通报》、《高能物理与核物理》、《气候变化研究进展》等学术期刊的共25种著作权转让合同样本进行了收集、整理、分析。1.作品的名称和作者作品名称属于合同标的条款,是著作权转让合同的基本内容。无作品名称,会导致合同的无的放矢;作品名称不准确,会…  相似文献   

16.
音像版权是关于音像作品的知识产权,属于版权(或称著作权)当中的一种。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著作权包括一系列人身权和财产权,如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以及其它权利。其中摄制权就是以摄制电影或者以类似摄制  相似文献   

17.
编辑要处理好科技期刊论文的署名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技期刊是由许多作者的论文组成的 ,一期刊物作者少则几十人 ,多则上百人 ,因此作者的署名问题不容忽视 ,应当引起编辑的高度重视。  1 署名问题是著作权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第九条规定 :“著作权人包括 :(一 )作者 ;(二 )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著作权属于作者 ,作者一旦在作品上署了名 ,就享有了著作权 ,就承担了对作品负责 ,对读者、对社会负责的义务。署名代表作品是由谁创作的法律事实 ,这种法律事实是任何人也不能改变的。署名权受法律的保护 ,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  相似文献   

18.
2001年春夏,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由我策划并参与编辑的《世界摄影名作欣赏丛书》:《美在梦中醒着·艺术人体》《真实的荒诞·先锋摄影》《在你的凝视中·性格肖像》。精选世界当代优秀摄影家的作品数百幅,邀约国内十几位著名作家、评论家和美术理论家联手为每一幅摄影  相似文献   

19.
论期刊编辑的版权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版权又叫著作权,它是指作者对特定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作品享有的人格权和财产权。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共同构成知识产权的三大支柱。著作权法是国家为保护作者对所创作的作品享有专有权利,调整、规范作者、传播者、社会公众三者利益关系而制定的法律。我国颁布的《著作权法》、《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实施国际著作权条例的规定》等法律、法规都属于著作权法的范畴。著作权法的主要内容涉及著作权的主体、著作权的客体、著作权内容、著作权归属、著作权的保护期、著作权的期限、著作权的管理方式、侵权的追…  相似文献   

20.
关于处理引用他人作品问题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著作权法》规定,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这一点非常好地体现了《著作权法》的立法宗旨,即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创作;又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是一种在法定的范围内“自由利用”,但这种利用是有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