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余锷 《职大学报》2010,(3):66-68
日本导演黑泽明被西方电影界当作是日本文化的代表,他一生中拍摄出了许多优秀的武士电影,在黑泽明的《七武士》、《影子武士》、《乱》、《用心棒》这几部武士电影电影中,他赋予了影片中火器于武器之外的功用,使得火器成为一个典型的反面意象,从而隐喻西方文明对日本传统文化的冲击。  相似文献   

2.
作家出身的韩寒在他的首部电影《后会无期》中蕴含了多重思考,有对自由的向往,对理想的追求,对现实的无奈,对未来的憧憬等等,电影最后的结局也让人剖析讨论,引起大众争议。仔细揣摩该片,故事和情愫都蕴含在影片的每个镜头和细节之中,耐人寻味,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3.
张艺谋的《英雄》作为一部对历史故事进行阐释的影片,蕴含了极深厚的传统文化精神。首先,无名和秦王从书和剑的整体和谐的中和之美,领悟到国家政治的最高境界为和合。其次,从传统美学的角度看,武术与书法都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典型特征,即刚柔兼济和虚实相生。中国士文化的传统是以天下为已任和士为知已者死。  相似文献   

4.
2017年11月,由华特·迪士尼电影工作室、皮克斯动画工作室联合出品的动画片《寻梦环游记》一经上映便受到广泛关注。片中展示的亡灵节庆祝画面令人耳目一新,许多中国观众通过这部影片认识并初步了解了墨西哥土著亡灵节,对其产生了浓厚兴趣。《寻梦环游记》对墨西哥的传统文化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填补了人们对墨西哥土著亡灵节认识的空白,对亡灵节文化的传承与跨文化传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反观与墨西哥土著亡灵节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我国的清明节,在影视宣传方面却缺乏内涵和吸引力。本文将以电影《寻梦环游记》为借鉴,从两个节日具有的相似文化内涵出发,探讨清明节影视宣传方面的不足之处,提出关于清明节节日文化内涵传承与传播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电影《阴阳师》在全球掀起了一股"阴阳师热",影片中的主人公安倍晴明成为众多年轻人的偶像。本文将通过历史资料详细介绍日本的阴阳道及其代表人物安倍晴明。  相似文献   

6.
《阿甘正传》,1995年第67届奥斯卡六项大奖的获奖影片,已升华为一种文化现象。这部电影带领观众重温了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三十年美国历史,同时在信念缺乏甚至丧失的时代,借助对平民英雄形象的塑造发出了对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渴盼和呼唤。  相似文献   

7.
一部电影的片名不仅是对电影内容的高度浓缩,更是影片的灵魂。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电影事业正在开始蓬勃发展,在中国市场上大量国外电影蜂拥而入,并日益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因此,其译名翻译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电影的票房收入、观众口碑,以及影片本身的国际影响力。本文运用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的原理,即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层面对影片片名的翻译进行探究,并为影片片名的翻译提供了一些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影像艺术以有别于传统艺术的组织形式和体认方式,在表达生态危机和关切人类生存前景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通过选取两部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电影:西方影片《后天》和中国影片《可可西里》,从生态主义的视角,就影片叙事策略方面的差异,考察当代电影中的生态意识,通过二者的对比分析,揭示中国电影存在着生态意识表现不足、生态主义批判力度赢弱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青年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影像文本,因其惯用敏锐、超前的思维来建构影片逻辑,使其影像风格具有较强的先锋性色彩,通常不被当时的主流社会所接受。随着历史的推移,影片的文本价值随即在互文性上被一些当时的主流电影所仿校、吸收。文章从青年电影的文本特征出发,通过其鲜明的艺术表征阐释青年电影的文化价值。希望通过深层挖掘青年电影题材的未来性,能够为中国青年电影的发展获得更多的话语空间,为中国电影核心价值体系建构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视角和文本。  相似文献   

10.
寻求申遗的文化保护,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自身发展。基于此,掀起了一股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申遗热潮,针对这种趋势,需要我们更加冷静的思考。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不应把"申遗"作为其发展的主要动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申遗"应克服认知偏差,应力戒功利思维,应避免消极保护,应立足造血功能,应坚守体育本体,同时应具有时代意识。这些思考建议民族传统体育应该凸显其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主体价值,深度挖掘其蕴含的文化精神,开发其蕴含的产业价值,发挥其作为健身、养生、休闲娱乐的主体功能。  相似文献   

11.
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积累在社会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化不仅能反映民族的特色,还能将文化特色融入社会教育活动中,以促进教育活动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日本传统文化是在继承和吸收中形成的,其发展进程主要反映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本文主要从融合东西方文化构筑属于日本自己的传统文化、日本传统文化下的社会教育活动、对日本传统文化思考三个方面,对日本传统文化在日本社会教育活动中的渗透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电影《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出现于许鞍华创作后期,该影片以女性视角看取人生,通过展现中老年妇女叶如棠的日常生活和人生际遇,思考了在现实生活中追求梦想和现实失落之间的矛盾,对流离在城市边缘的小人物给予关注和同情。影片用朴实厚重、冷静写实的叙事风格,描摹市井生活中的琐碎细节和现实人生,从中引发对社会人生和女性命运的思考。影片紧凑完整的叙事结构、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以及非典型生活片段的巧妙安排,值得我们分析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电影片名的作用是反映影片内容、传达信息,或者确定影片的情感基调,或者奠定电影的审美情趣.好的片名能吸引受众,达到扩大受众、传达文化形象等效果.功能目的论提供了一个电影片名翻译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赏析英文原版电影是学习地道英语,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电影The Man Who Knew Too Little为例,通过分析影片中体现的英美文化,向学生传递文化信息、语言信息,在提高学生语言水平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白先勇自觉地追求独特的创作风格 ,他的短篇小说中浸透着沉重的历史迁逝感和浓烈的思乡之愁 ,同时也蕴含了他对传统文化所做的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电影《钢的琴》在2011年获得普遍好评,其折射出的社会、政治、文化内容引起了更为广泛的关注。本文试图围绕推动情节发展的两条线索——"造钢琴"和"两根烟囱",分析影片中暗含的对工人阶级主体意识、新自由主义改革及时代状况进行思考的寓言指向。  相似文献   

17.
《观音山》有着独特的主题表达方式,意象符号的运用、电影音乐的运用以及主题的过渡与升华,是这部影片主要的三种主题表达方式。正是通过这些方式,《观音山》才能在不断闪现的意象、准确的音乐搭配和突变的故事情节中,向观众含蓄且深刻地传达影片的主题。《观音山》在青春电影的外衣下隐藏着对生命的思考,需要观众在细腻的画面、声音展示中细细体味。  相似文献   

18.
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在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中日益受到大家的关注。它既是介绍异域文化的手段,又是传播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而电影片名的翻译又是影片翻译中的点睛之笔。电影片名翻译应从发展的角度去考虑,结合观众的实际需要,把握好归化和异化的度,既不能过于异化,又不能过于归化,造成原名语言和文化特色的丧失。  相似文献   

19.
流行语如反映社会万千姿态的一面镜子,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比一般语言蕴含更多人文气息和文化价值。为从流行语动态变化中观察日本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探寻日本社会文化心理,通过展现和分析近年日语流行语大赏词汇,总结出日语流行语具有短小精悍、依赖性强以及层出不穷的特点,探求日本流行语背后的社会人文心理,最后得出结论:流行语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根植于社会生活,蕴含着日本文化,从其本身来看说是语言的载体,更深刻地影响了日本社会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元素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提炼和升华,是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本文通过几部美国影片中中国元素的再现,分析了这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古老文化对世界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