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细心的读者也许早已注意到,自本刊去年9、10两期连载了香港教育学院李辉博士和北京方市幼儿园特级教师李培美老师的对话《幼教改革,三思而后行——从蒙氏教育与瑞吉欧教育热说起》一文后,国内幼教界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讨论热潮。本刊从今年1月号开始,相继刊发部分争鸣文章。如1月号刊发的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朱家雄教授的文章、2月号刊发的浙江师范大学王春燕博士的文章和本期开始分上下两篇连载的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许卓娅教授的文章。世间万物都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的,幼教改革也是在种种思想的碰撞和激荡中向前行进的。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相信,这一次的讨论会有助于广大幼教工作者更进一步看清改革的方向,更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更进一步逼近客观真理。“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多种声音的交汇正是事业发展的象征,也正是我们的企盼。因此。我们期待着更多读者的参与,更期待着思想的进一步廓清。  相似文献   

2.
本刊去年第9、10两期连载了李辉、李培美《幼教改革,三思而后行——从蒙氏教育与瑞吉欧教育热说起》一文,此后,在国内幼教界引起了一场讨论。从今年第1期开始,本刊陆续刊发了朱家雄教授、王春燕博士、许卓娅教授、许群民老师等人的争鸣文章。他们从不同侧面对幼教改革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使读者更加清楚地了解了当前幼教改革中某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作为争鸣的肇始者之一,李辉博士在阅读了本刊刊发的全部争鸣文章之后,发来一篇回应文章,想对这一场学术讨论作一个阶段性总结。我们真诚希望这篇文章是新一轮争鸣的开始,而不是讨论的结束。我们深信真理愈辩愈明。  相似文献   

3.
瑞吉欧教育系统中的托幼机构教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家雄 《幼儿教育》2000,(11):20-20
本刊今年1月号、2月号曾刊发了有关瑞吉欧教育系统及其方案教学的3篇稿件,之后,不断有读者来函来电,希望我们更全面系统地介绍该理论及其实践探索。为此,我们特约正在从事该理论研究和探索的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系主任朱家雄教授及上海浦东新区东方幼儿园的有关教师撰写了以下一组稿件。研究仍在深入,本刊将继续跟踪,及时刊发有关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当前,瑞吉欧教育经验及其“方案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应当说,“方案教学”是一系列充满现代教育思想的教育实践以及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颇有价值的教育理念。其教育理念之所以能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学前教育工作者所接受,是因为它顺应了当今世界幼教改革的潮流,有助于解决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课程管理转型过程中存在问题辨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刊今年9月号刊发了华东师范大学李季湄教授的《“园本课程”小议》一文,对当前幼教界颇为流行的“园本课程”一词进行了一番理性剖析。文章刊出以后,读者反响强烈。为了进一步推动讨论,我们特约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朱家雄教授撰写了《幼儿园课程管理转型过程中存在问题辨析》一文。朱家雄教授从“幼儿园课程管理转型”的角度分析了“园本课程热”的问题。他从幼儿园课程两种不同价值取向的分析着手,指出在幼儿园课程改革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幼儿园课程管理的转型问题。课程管理走向多元,走向开放,走向自主,这是当今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导向。但是,幼儿园课程管理的转型会受到包括社会文化、经济状况、特别是师资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和制约。他认为,幼儿园课程管理转型的实质,是让幼儿园较为自主地确定课程,使课程尽可能适合本园条件和教育对象,而不是要求每个幼儿园都去开发和发展自己的课程。据此,他主张,幼儿园应该鼓励教师研究儿童,并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如为教师编写的参考用书、参考资料和儿童读物等),通过选择和生成的过程,逐渐形成适合本园的课程,而不是要求教师成为设计和编制课程的专家,去演绎某些教育理念。幼儿园课程及其管理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还是一个政策问题。在深入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今天,我们期待着有更多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参与到这场讨论中来,以利我们明辨事理,更好地工作。  相似文献   

6.
瑞吉欧幼儿园教育是受到官方、学者、教师广泛好评的"最先进"的幼儿教育,其教育经验极具特色,尤其是作为其主要特征并将理论运用于幼教实践的方案教学对形成适合我国幼儿园实际情况的方案教学有重要的指导借鉴价值。文章结合案例"鱼"从"我们的瑞吉欧方案教学"应具备的基本教育理念,实施过程,反思三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性探索。  相似文献   

7.
东西南北中     
6月3日~6日,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瑞吉欧教育经验和中国学前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育研究所承力、的"瑞吉欧教育经验与中国学前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近800名幼教工作者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上,华东师范大学朱家雄教授作了题为《瑞吉欧教育经验与中国学前教育改革》的报告。他在报告中介绍  相似文献   

8.
游戏是广大幼教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今年年初,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朱家雄、研究生裴小倩与上海市实验幼儿园部分教师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就“游戏对幼儿人格建构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本刊特请朱家雄、裴小倩对与会者的发言作了整理,刊发如下。  相似文献   

9.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于2000年10月28日~30日在南京举办了意大利瑞吉欧方案教学、美国生成课程报告会。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名幼教工怍者听取了三位专家的报告。源于意大利瑞吉欧并在美国和世界各地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方案教学,在当前国际幼教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了让我国  相似文献   

10.
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意大利瑞吉欧幼儿教育理念的深入影响了教师们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瑞吉欧方案教学的特点是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确定活动的主体,活动的生长点与兴趣紧密相连,活动的开展以幼儿内在需求作为动力,关注幼儿发展需要,课程常常表现为"计划不及变化快".为此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解决好教师预设活动与幼儿生成活动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我们幼教工作者的研究焦点.  相似文献   

11.
“瑞吉欧”模式对我国学前课程决策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以来,瑞吉欧教育体系风靡全球幼教界。瑞吉欧教育体系的主要特征是方案教学。研究瑞吉欧方案教学,汲取其精华,对我国学前课程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瑞吉欧方案教学的基本特色 (一)课程思想上,瑞吉欧方案教学追求“活动”性,倡导综合性的项目活动 瑞吉欧方案教学继承了20世纪以来进步主义的传统,接受了60年代以来开放教育的熏陶,创建者马拉古齐等人总结出了对课程和教学概括的项目活动,这种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解决儿童真实生活中的问题,小群体共同进行长期、深入的专题研究等。”项目活动涉及各种智慧的、学业的和社会的技能,具有全面性和综合性的  相似文献   

12.
意大利瑞吉欧·艾米利亚的方案教学是近几年来我国幼儿教育界讨论的焦点与热点。然而,瑞吉欧教育经验本身不是一种理论,它是一种结合了意大利的文化传统,并将杜威、克伯屈、皮亚杰、维果茨基的理论运用于幼教实践的一种典型。其教育经验的一大特色就是方案教学。然而,方案教学只是其众多课程与教学方法中的一部分和方法之一而已。除此之外,还有游戏、分组、角落的个别活动等等方式。因此,如果将瑞吉欧的教育经验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方案教学就是对瑞吉欧教育经验的误解。当前,在我国的幼教实践中,学习、探索、研究的风气非常浓。然而…  相似文献   

13.
于冬青 《早期教育》2001,(15):21-22
20世纪60年代以来,瑞吉欧教育体系风靡全球幼教界。瑞吉欧教育体系的主要特征是方案教学。研究瑞吉欧方案教学,汲取其精华,对我国学前课程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1999年第4期开始,本刊辟《幼儿主体性发展与教育专栏》,先后围绕“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帮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教师成为学习的主人”、“帮教师成为学习的主人”等命题,追踪报道了冯晓霞教授主持的北京市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幼儿主体性发展与教育研究。该专栏传达的教育理念,在读者中产生了较大反响。在报道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该项研究有意识地吸收了意大利瑞吉欧学园、美国海斯科普(High/Scope)的成功经验或新近研究成果,并努力使之本土化——这一点,相信有读者已从刊发的文章中读到。因此,2000年,本刊在继续开设《幼儿主体性发展与教育专栏》的同时,约请课题组成员陆续为“信息与动态”栏目撰文,着重评介意大利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我们的用意,是为读者朋友提供比照本土化的瑞吉欧和原汁原味的瑞吉欧的机会。我们期待着广大读者朋友能以更理智、更主动的心态,批判性地借鉴其合理成份,使来自异国他乡的种子,最终在自己的园地里,开花结果。唯此,幼教这块热土才可能迎来姹紫嫣红的春天。  相似文献   

15.
一、研究思考 近十年来。瑞吉欧教育风靡全球。加之新《纲要》的颁布实施,我国幼教界掀起了学习瑞吉欧和课程改革的热潮!我园在实施新《纲要》的同时,确定了“教学过程预设与生成的实践研究”。旨在探讨新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时,如何建立新型、积极的师幼互动,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促进幼儿主体的发展。在研究中我们进行了以下思考:  相似文献   

16.
2007年6月28~29日,由华东师范大学朱家雄教授与韩国汉阳女子大学金恩姬教授共同牵头组织的"中韩幼儿教育领域瑞吉欧教育方案的应用与转化"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中韩两国的70余名学者、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17.
生成课程:对“预成课程”的继承与超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瑞吉欧幼儿教育理念的深入,生成课程的一些内容已成为我国幼教界探讨的热点话题,比如,生成课程的目标是随机生成的,那么还要不要预成目标?在追随儿童兴趣的同时如何体现教育的计划性、目的性和系统性?生成课程强调了幼儿的主体性,那么教师的主导性还要不要?等等。要回答这诸多问题,必须首先回答:为什么会出现“生成课程”?它与“预成课程”究竟具有怎样的关系?这是一个本质性的问题。只有解答好这个问题,我们才能科学、理性地把握生成课程的实质及其与预成课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瑞吉欧教育模式是经典的幼教模式之一,近年来被较多借鉴且影响较大。文章结合瑞吉欧教育模式的典型特征,探讨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营造宽松、自由的幼儿教育氛围,建立新型的师幼关系,构建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协同教育机制,依照方案课程,实行弹性课堂,预设性和生成性相结合;合理创设幼儿园环境,突出地方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的幼教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并指导着我们的教育行为。我园在学习新《纲要》精神中认识到,开拓教育资源能提升和扩展幼儿主动发展的空间。因此,教师在实施瑞吉欧“以人为本”的主题方案教学中,注重提供认知材料,与幼儿一起根据主题的发展创设多样的环境,根据幼儿个人的兴趣和需要,综合使用各地的教材,预设和生成各种教育活动。然而,幼儿园课程改革在“多姿多彩”地变化着,这为幼教带来了春天,为幼教注入了活力。从全国统编教材到地方教材都很丰富,但这些教材…  相似文献   

20.
美国早期儿童教育中的“生成课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不久,美国太平洋橡树学院西雅图分校人类发展系约翰·尼莫教授、李薇教授来我校,介绍了美国现行的一种课程——生成课程(Emergent Curriculum,又译为呼应课程)。作为《生成课程》一书的作者,伊丽莎白·琼斯教授和约翰·尼莫教授曾经在意大利瑞吉欧作了较长时间的研究。早在20世纪70年代,琼斯教授就提出,课程不是教师先写出来的计划,而是在了解儿童产生的问题的过程中逐渐生成的。生成课程的提出,是以美国的文化价值取向为背景的,同时也受到了瑞吉欧方案教学的影响。可以这样说,生成课程是在广泛的地区中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