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陆定一同志在新华通讯社总社建社2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作了"新闻工作中的几个根本问题"的讲话,其中他谈到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记者的思想改造问题.定一同志指示我们新闻工作者,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他说,要树立马克思主义思想,光熟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书籍不行.知识分子要改造,不能轻视劳动,不能看不起劳动群众.现在有很多知识分子口头上说无产阶级领导,实际上却看不起无产阶级,同劳动人民格格不入.因此,有出息的记者,要下决心,长期地到劳动群众中去,和劳动群众共同劳动,同生死,共患难,打成一片.只有改变了自己的感情,变  相似文献   

2.
离开政治去追求技术,不但技术本身不能提高,而且还会使自己的技术退步.我们的技术是直接表达政治的.我们的技术不同于科学研究部门的技术,也不同于工农业生产中的技术.党报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有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兼有好的写作技术,自然能够更好地表达政治内容,但是没有无产阶级立场的技术,不但分文不值,甚至会起反作用.由此看  相似文献   

3.
当天早上我在别墅.我给米高扬去电话,请他过来,好一起去参加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团的会议.米高扬来了,于是我同他进行了谈话.谈话持续了很长时间.我记得我们谈了将近两个小时,详细地讨论了方方面面的问题,过后又数次回到已经讨论过的问题上来.米高扬的立场是:贝利亚确实品质恶劣,然而并不是不可救药,可以在集体里工作.这是一种完全特殊的立场,我们没有一个人持这样的立场.谈话该结束了,只剩下赶去参加会议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一伟大的反右派斗争给中国青年报全体人员的教训是终生难忘的;它对处在矛盾斗争最前方的记者说来,更为深刻.这场伟大的革命斗争不仅使我们这批青年记者批判了各种错误思想,吸取了有益的教训,而且找到一个根本的政治方向,一条把自己培养成无产阶级新闻战士和红色记者的正确道路.二反右派斗争给我们的最重要的教训,是要作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和红色记者,必须具有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与党性.  相似文献   

5.
6月5日人民日报以第一版头条的地位发表了记者余辉香报道的一条新闻"上海工人学哲学用哲学".这条新闻使读到它的人都感觉到"耳目为之一新".因为它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马列主义哲学唯物谕和辩征法如何直接为广大的劳动人民所掌握,如何直接和生产相结合,并为生产服务.它也征实了敢想敢作的新中国的劳动人民是完全可以掌握哲学理论的.这篇新闻使我们体会到党中央在"八大"二次会议上的"全党同志必须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把唯物论和辩征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的号召该有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6.
杨殿通同志是河北省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积极分子,这里,向大家推荐他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经验。杨殿通同志在学习毛主席著作过程中,把读书、对照、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改造思想,改进工作,对毛主席著作做到了热爱、坚信、紧跟、力行。他在改造思想过程中,不断地同个人主义进行斗争,认识到个人主义不斗倒,毛泽东思想就学不到手。杨殿通同志做新闻工作仅仅五年,却写出了不少好的报道。他在思想和业务上所以进步较快,正是由于他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把毛主席的书当做最高指示,特别是遵照毛主席关于知识分子一定要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指示去做。他能够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进行阶级调查,并且深入到贫农下中农中间去,拜他们为师,老老实实地当小学生,从而逐步建立起无产阶级的思想感情,和群众有了共同的语言。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根据其所处时代实际斗争的需要,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客观规律的科学概括与总结,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闻传播领域的集中反映和体现。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导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继承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光荣传统的需要,也是新闻工作者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旗帜的需要。有人提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奠基者和创立者都已离开了我们,一些新闻观点大都是针对当时政治斗争和新闻工作的实…  相似文献   

8.
这一期,本刊发表的《新华社河南分社新记者座谈纪要》值得一读。这个材料向我们提出了应当怎样培养新记者的问题。最近两年来,我们的新闻队伍增加了一批新同志,这些新同志都是解放后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长大的。大多数人出身好,政治觉悟高,朝气勃勃,干劲很大,是一支新生力量,是党的新闻事业未来的接班人。对于他们的成长,我们负有重要的责任。怎样帮助新记者迅速成长?一种是由老记者带;一种是让新记者自己到实际中去闯。带和闯,哪种办法是基本的?闯。为什么说闯是基本的?闯就是实践,就是让新记者到革命斗争的实际中去经风雨,受锻炼。年轻人在实际斗争中,受几次挫折,跌几个跤子,不要紧,这样才能使他们锻炼得更坚强。人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在斗争中吃过苦头也吃过甜头,才能直接得出种种经验、种种教训,迅速地成长起来。倘若我们对新记者不放手,长期地让老记者带着走,扶着走,搀着走,不但抵销了采访力量,更重要的是造成了新记者的依赖心理,使他们不能迅速地学会自己走路,独立地担当一个方面的工作。但这并不是说,新记者根本不需要老记者的帮助,不是的。老记者应该帮助新记者,帮什么?要帮思想,传经验,带作风,大胆放手地让他们工作,使他们在实际斗争中受到锻炼。同时新记者也应该虚心地向老记者学习。这样,可以在闯的过程中:少走或不走弯路。新记者也要定期地把自己在实际斗争中闯的结果,加以总结,得出经验和教训,提高工作能力,提高认识水平。不断地闯,不断地帮,不断地学,不断地总结,是记者成长的一条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9.
新闻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髓,它关系到新闻工作的政治方向、观点、立场。马克思是新闻党性原则的奠基人,他从“人民报刊思想”、“无产阶级报刊思想”发展到“党报思想”;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党报思想,第一个提出了新闻党性原则的概念;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列宁党性原则的思想,把党性原则作为新闻工作的“首要的一条”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于指导我们的新闻实践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是在一九七六年二月参加《汉语大词典》编写工作的,到现在为止,已经整整六个年头了。要是有人问我,你参加这一工作主要的体会是什么呢?我首先想到的一个字,就是“苦”。俄国诗人N·罗札诺夫说:“不用拿困难的铁匠活儿去折磨他,不用派他到矿山去干艰巨的工作,让他去搞词汇吧——仅此一件就够了,这种劳动本身就包含了各种各样的艰苦!”  相似文献   

11.
正当全国新闻界积极学习毛主席著作、热烈开展学习王杰同志活动的时候,我们在这里向新闻界的同志们推荐谈建华同志的日记摘抄。这部日记反映出了一个普通的革命干部,在党的培养教育下,在政治上、思想上不断成长的过程。这是一部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自觉地、刻苦地改造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生动纪录。谈建华同志是新华通讯社的翻译。上海市嘉定县人,家庭出身地主,一九三八年生,一九五四年加入共青团,一九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分配到新华社工作。当年又被送到北京广播学院学习葡萄牙文,一九六四年七月回新华社工作。同年十月到通县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一九六五年七月二十四日,他在工作之余到潮白河内学游泳时不幸牺牲。谈建华同志牺牲后,在清理他的遗物对发现,他从一九五七年到一九六五年七月(主要是一九六○年以后)所记的三十七本日记,约三百多万字,其中除一部分是学习、工作等情况外,绝大部分是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改造思想,为人民服务方面的心得体会。我们从中摘选了一小部分,按问题分类并加上了小标题。谈建华同志的一生虽然是短暂的,但他成长的过程向我们揭示了一条真理,这就是一个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的知识分子,要树立起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必须首先下决心背叛自己原来的剥削阶级。一个人的出身不能由自己选择,但是选择什么目标、方向,走什么道路却主要决定于自己的努力。怎样才能彻底肃清剥削阶级思想的影响,使自己改造成为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呢?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要认真地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严格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为此,就必须在“用”字上狠下功夫,学一点,做一点,把学到的东西见诸于行动,也就是必须解决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谈建华同忠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经验证明,对一个知识分子来说,不解决这个根本问题,是绝对不可能把毛泽东思想学到手的。谈建华同志成长的过程告诉我们,一个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的知识分子,要想真正把自己改造成为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还必须真心诚意地和工农群众相结合,向工农群众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从政治上、思想上改变自己原有的阶级立场和思想感情,以工人和贫下中农之爱为爱,以工人和贫下中农之恨为恨,与他们同甘苦,共患难。谈建华同志的成长过程还告诉我们,一个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的知识分子,要想真正把自己改造成为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必须有强烈的革命自觉性,处处要严格要求自己,从点滴着手,决不能放过任何错误思想的萌芽。谈建华同志正是这样,他对待学习、工作、劳动以及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表现了高度的革命的自觉性,从许多“小事”着手,做了很多好事,因此,使他逐步锻炼成一个比较自觉的革命干部。谈建华同志所以能够成长为一个充满革命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干部,是和党对他的关心与培养分不开的。他对党充满着感情,他把党看成指路明灯,他把自己的一切进步,都归功于党的教育和培养。在他的身上,体现了党的思想改造和重在表现政策的巨大威力。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革命对代。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任务,就是要通过我们报纸的报道,更好地宣传毛泽东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世界人民的革命服务。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为了在宣传报道上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红旗,新闻工作者首先就要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进一步实现新闻队伍的思想革命化和工作革命化。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观点就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的基本内容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无论在今天或在将来,对于建设和发展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它对于坚持无产阶级新闻理论,抵制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侵袭,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东欧国家政局的急剧变化,我国1989年春夏之交政治风波的危害性,令人警醒!深思!鉴戒!它充分地证明了新闻工作一旦脱离党的坚强领导,就会走偏方向,对党对人民产生难以估计的破坏作用。在新闻战线上总是存在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两个立场、两种观点的斗争,而且这个斗争是长期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可以说,只要世界上存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存在着阶级和对立的阶级集团,这种斗争就不会停止。资产阶级说的“新闻自由”是骗人的。西方资产阶级及其垄断的新闻舆论工具往往采取各种手法来掩盖它的阶级性,是别有用心,愚弄人民的鬼把戏。我们今天强调要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  相似文献   

13.
参加了反右派斗争,再学习一下陆定一同志的报告,便会有许多感触。新华社的反右派斗争的胜利,纯洁了我们的组织,保证了我们新闻事业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这一斗争也提供我们以丰富的教训。如何从这一斗争中吸取有益的教训,陆定一同志的报告,给了我们许多指示。他向我们提出了一个迫切的任务,就是要我们自觉地进行思想改造。这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从斗争中应吸取的最重要的教训。陆定一同志指出,由于人们的意识经常落后于存在;由于国内外资产阶级意识影响的长期存在;由于社会主义社会分配问题上存在着“资产阶级法权”,因此社会主义社会里可以改造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可  相似文献   

14.
全心全意参加实际斗争作为工人阶级新闻战士的最大幸福,是能够深入到实际斗争,和群众同命运,共呼吸,一起参加翻天复地的斗争;用我们的笔作为斗争的武器,传达出时代的伟大的声音。近十年来,中国的面貌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中国的斗争是这样波澜壮阔,在世界上所引起的震响是这样巨大,作为斗争中的一员,我深深感到自己所能反映出来的是这样的少,这样的难以表达我们时代风貌的万一。这也正是参加斗争的广度和深度深深不足、和群众结合得不够密切的结果吧。有一些事情是令人难以忘怀的。1955年春天,强大的人民解放军解放大陈岛,我参加了那次的新闻报道工作。在这以前,1954年秋天,我去过浙江前綫,访问过沿海的一些渔民,听到广大渔民控诉大陈岛蒋军蹂躏渔民、威胁浙东渔业生产的种种罪行。沿海渔民对解放大陈岛的迫切愿望,战士们对收复神圣领土的战斗热情,都使我恨不得早一天和战士们一起渡  相似文献   

15.
这次会议开得很及时。在我们动员全省人民大搞生产,争取—九六○年持续跃进的时候开这么一次新闻工作者座谈会,对我们争取一九六○年持续跃进有很大的作用。我们这次会议开得好,大家开动脑筋去钻研一个新问题。什么新问题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对待新生事物的态度问题,也就是如何抓新生事物,如何从新生事物的产生,发展过程中,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研究,抓住新生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抓住方向性的问题。这是新闻工作战  相似文献   

16.
人民文学十一月号发表了刘柏生的两篇小说,刘白羽同志特写了一篇文章《写在两篇短篇小说前面》,加以推荐。我们转载其中一篇《第一次当队长》,供同志们学习参考。刘柏生同志是牡丹江市沿江公社立新大队的党支部书记,一九五七年初中毕业之后,来到农村安家落户。八年来,他在这里扎了根,结了婚,入了党,三次当干部,又三次当社员,无论是上是下,他都经受住了考验,劳动和工作都相当出色。前不久,他是一个生产小队的政治队长,现在他代理了大队的党支部书记。他的业余创作活动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刘白羽同志说:“在这里的一个早晨,我读了《第一次当队长》这篇小说。一种清新之感,涌入我的心中。”他评论这篇小说是,“朴素,真实,生动”“以贫下中农新的一代的立场、感情,描写出一个感动人的老贫农的形象”。我们觉得,《第一次当队长》的朴素、真实、生动的特点,对于改进新闻写作的文风,大有启发;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学习刘柏生同志是怎样以“新的一代的立场、感情”来记述我们的新生活的。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六四年四月初,我刚由部队转业到黑龙江省图书馆工作的第一天,头一个见到的就是刘惠之同志。不等文化局陪我去的同志介绍,他就高兴地冲着我说:“老战友来啦,我们今后在一起工作,多好啊!”我很受感动,觉得他仍然是十六年以前我们初次认识的那样开朗、爽直、热情、亲切;不象经过那场反右斗争暴风雨摧残过的人,猛然见到分别多年的老相识时,不免会流露出某种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倒是我自己有点尴尬,只紧握他的手,微  相似文献   

18.
怎样才能做一个有真才实学的新闻工作者?我们南方日报的许多同志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不久前,我们表扬了农业部记者吴彩章同志,让他向报社的记者、编辑介绍了采访、写作和学习的体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许多同志越发感到,这个问题很重要,很迫切。遵照中央工作会议精神,改进我们的报纸工作,要从多方面去努力;而提高我们报纸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争取做有真才实学的新闻工作者,做又红又专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是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至少影响了三代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代,可以称之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有的亲自聆听过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那个年代的文艺工作者。第二代,是在20世纪50年代已经崭露头角的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代就是我们这一代。坦率地讲,我们这一代人有一个特点,就是背着《毛主席语录》长大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精彩论述,我想忘都忘不了,比如:“我们的文学艺术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比如:“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再比如:“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  相似文献   

20.
我们虽然都是从事编辑工作的,但由于各人所担负的任务不同,各人的具体情况不同,因而各人所采取的工作方法也不一样。然而,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如何恰当地处理好编辑和作者之间的协作关系,做到作者写书、编辑编书密切配合,共同把一本书出版好!  我所采取的办法,就是紧紧依靠作者,充分调动他们积极性去完成任务。我自己把主要精力放在定路子、出点子、找毛病、提建议上。为了把这个问题讲清楚,我这里举《高等数学学习指导》一书为例,谈谈这本书稿编辑工作的全过程。这是好多年以前的事了。该书的两位作者是有较丰富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