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勇 《校园足球》2020,(2):76-77
队员的体能由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3个要素组成(表1)。在这3个要素中,身体形态是外在基础,都是由先天因素决定的,一般都是通过选材来完成,如,挑选守门员时,要优先考虑臂展较长的队员;身体机能是内在基础,是队员展现良好运动素质的内在机理;运动素质是外在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新体育》2011,(3)
运动是高品质生活的必修课 运动不仅仅是爱好,运动要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运动也要时尚;时尚的运动不是要追求运动形式的概念。科学有效的运动才是健康运动的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3.
<正>一、"会"是基于学生的已有基础"教其不会,从会处下手教"中的"会"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运动基础。一个人从小到大,拥有无数的生活经验和运动基础,结合教学内容,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运动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练习方式,这样的教学设计才是真正有效和实用的。本次活动中的两堂评后展示课,宁波  相似文献   

4.
<正>一、"趣味课堂"建构的思想基础(一)课程目标是建构"趣味课堂"的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编写教材、课堂教学的依据。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出"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合作与交往能力……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提出‘在小学阶段注重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激发、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意识’、‘要注重体育游戏学习,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要  相似文献   

5.
一、地掷球运动员的选材地掷球运动员选材要考虑下面几个因素: (一)要有一些体育基础。最好是爱好乒乓球、篮排球运动的人参加地掷球运动,因为他们有球类运动基础,熟悉球性,手感强,对学习控球、滚击,靠球等专项技术,容易掌握。对控制球的速度容易领会。 (二)模仿能力和接受力要强:选材之前,先观察一下该队员接受能力及模仿能力非常重要。对一些协调性差,接受能力欠佳的队员,尽量不要录用。 (三)气质要好,要有一定的智力水平。地掷球是一种智力加技巧性的运动项目,从气质要求,队员必须具备:处理问题比较冷静,性格有  相似文献   

6.
《中国学校体育》2021,(9):59-61
<正>一、身体练习体验的运动兴趣构成要素从形成运动兴趣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和教师态度等外部要素,以及学生性别、年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和已有的身体运动技能、体验基础等内部要素中,查找、归纳和筛选出运动兴趣的构成要素(表1)。(一)形成运动兴趣的运动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将学生身体运动转化为体育学习、锻炼、  相似文献   

7.
在体育运动实践中,要应用许多的基础理论、专业理论作指导。运动解剖学就是其中主要的一门基础理论,在某种意义上说,运动解剖学是基础的基础。任何一门科学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以及受相关科学发展的推动。运动解剖学就是由于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增强身体健康的需要,同时受到数学、力学和体育科学等发展的推动,从正常人体解剖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就其历史发展和研究进程来说。它还是正处在发展之中的一门新兴学科。  相似文献   

8.
教你打台球     
一、基础功法(一)击球姿势学打台球也和参加其他运动一样,开始要先打好基础。台球运动的击球姿势是掌握台球技术的基础。现分四个动作环节,以右手握杆为例,分别说明如下:1.身体姿势(1)球杆重心位置: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在一起做成一个圆圈或一个钩,把球杆后部套在圈里,然后左右推动球杆,调整平衡为止,这时套在球杆上的手指位置就是这支球杆的重心。再从这个重心向杆尾部移动20至30厘米  相似文献   

9.
运动参与目标是其它目标的基础,是实现其它目标的前提。教材要实现这一目标非常重要。产生运动参与的动力调节系统是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以个人的需要为基础,由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习惯、态度等多种心理因素组成.并受学生的理想、信念、世界观等支配。因此,要实现运动参与目标,必须从学生的体育动力调节系统人手,教材要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力量训练。 力量是投掷运动员最重要的身体素质之一,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 要解决力量训练问题,首先应该弄清力量与人体生理特点的关系,这是指导力量训练的理论基础。力量训练的主要受体是运动器官系统,而骨骼、肌肉等组织在其成长发育的过程中是不同步的,各年龄段也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1.
(二)身体练习 1.运动项目是教材计划的基础在作教学计划时,总得决定选择什么样的身体练习和在计划中怎样安排它们。各社会主义国家中高年级的体育课教学计划虽有一定的区别,但主要都是根据运动项目制定的。民主德国体育课教学计划中包括以下的运动项目: 田径、球类(任选一种:篮球、足球、手球,其次是排球、做榄球、曲棍球、拳球)、器械体操、艺术体操(女生)、游泳,滑雪(根据当地的条件)。在各社会主义国家中,运动项目都是体育教学计划的基础,根据各国的条件和传统而有  相似文献   

12.
网球运动是一项全身协作完成的项目,最主要是眼、手、脚的配合。所以,如果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网球选手,仅具有最基本的击球技术动作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锻炼身体各部位的灵活性、柔韧性。所有这方面的锻炼在具有一定运动基础的青少年选手中就应开始。下面就向大家介绍一些国外流行的身体素质训练方法。(见下页表)  相似文献   

13.
一、身体训练身体训练足运动员提高健康水平,机体能力和掌握合理技术的基础。投掷运动员也一样,要达到高水平的运动成绩,必须有高度的身体训练水平作为基础,身体训练要全面。从运动生理学的观点看,只有对人体的内脏器官、运动器官、神经系统、以及速度、力量、弹跳、灵巧、柔韧等素质进  相似文献   

14.
三级跳远是一项运动技能和综合素质统一表现较高的运动项目,是体育专业考生专项技术测试项目。它要求考生在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和动作协调性等素质上具备一定的水平,同时,这些素质要通过熟练的技术来表现出相应的运动成绩。因此,三级跳远专项训练既要发展考生的全面身体素质,又要注重专项技术训练,打好牢固的全面素质基础非常重要。在冬训的黄金时期,因受天气寒  相似文献   

15.
短跑运动员专项能力与身体形态评价模式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训练理论认为,科学选材是科学化训练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做好科学选材工作,才能为成功的运动训练莫定基础,使训练工作更科学、更经济,提高训练的成功率。这一点已被运动实践所证实,并在运动训练界形成共识。因此,作为一名教练员,不仅要明确科学选材的重要意义,而且要从过去的经  相似文献   

16.
运动训练是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它涉及到运动训练学、心理学、生理学、体育管理学等;训练教学工作又是一项艰苦、复杂、细致的工作,在运动训练中,能否迅速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出优秀的体育人才,创造良好的运动成绩,教练员坚持严格要求是关键性一环。1980年,省体校招收了首批运动班女篮队,该队十二人,其中先后有八人输送省队(见表一),国家女篮队队员彭萍就是这时入队的。这批队员的训练效果之所以较显著,我们认为,其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训练中切实做到了严格要求。本文拟结合对这批队员的训练体会,谈谈训练中严格要求的问题。一、认真对待每次训练课是搞好训练的基础运动技能是复杂的,要想使技术动作迅速地建立正确动力定型,尽快掌握和提高技术,并成为随意动作,必须认真上好每次训练课。首先,作为运动训练主导者的教练员要严格制定出每次课的计划,把阶段和周的训练要求,具体落实到每次训练课中去。训练的目的要明确,要根据队员的不  相似文献   

17.
一、青少年注意发展耐力基础的全面身体训练人体运动时的能量来源,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有氧代谢(耐力练习)。二是无氧代谢(速度耐力的练习)。耐力性的全面身体训练,就是要通过长时间用力不大的有氧活动来加强最大吸氧的能力,为今后提高无氧代谢的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速度能力训练是短跑训练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径是运动之母,是所有运动项目的基础。而短跑(100米、200米)又是田径运动的基础,尤其是100米,被大家称作是田径这项运动当中的皇冠。多年以来,中外教练员们一直都在追求和探讨如何通过训练来提高短跑成绩,尤其是在训练的过程当中,究竟是应该把绝对速度、还是速度能力、或者是力量训练来作为核心?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东北地区部分高校开展冰壶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宝军  李洪臣 《冰雪运动》2009,31(3):43-45,54
我国冰壶运动起步晚、但进步很快。然而,我们应当看到我国冰壶运动存在普及水平低、后备人才匮乏、群众基础差的问题,我们要想真正立足世界冰壶强国之列,必须打好群众基础,提高冰壶运动的普及水平,使更多人了解冰壶运动、更多人参与冰壶运动。学校是各种体育项目普及和发展的基地,高校更是具备开展冰壶的人才,冰壶运动要想在我国进一步发展、提高,离不开众多高校大学生的参与。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研究方法,从冰壶项目自身特点、国家冰壶后备人才的培养、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和任务方面入手,分析、论证我国东北地区部分高校开展冰壶运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我国东北地区部分高校具备开展冰壶运动的气候条件、师资条件及经费条件,开展冰壶运动具有可行性。并设想出选修课、俱乐部、代表队训练及竞赛将成为这些学校开展冰壶运动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20.
1、运动方法: 【1】运动方案:根据年龄、性别、病情、体质、运动基础、爱好、环境和消费能力等因素,设计运动内容,运动初试者要遵照三三制方法进行运动,运动量由小到中,运动时间由短到长,循序渐进,在运动锻炼的进程中依据身体机能和病情变化,相应调整运动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