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众传媒表现出的种种不和谐1.市场取向与主流价值方向的不和谐。大众传媒进入市场经济运作时代,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利益规则牵引着媒介产品的制作生产,市场经济的运行要求大众传媒必须按照市场规律配置信息资源,处理好供求关系。不少大众媒  相似文献   

2.
论公共关系对大众传媒的影响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共关系是现代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产物,也是现代传播手段的伴生物。大众传媒的独特性契合了并能够满足公关诉求的目标,所以一直是公关活动利用的手段与途径之一。20世纪90年代中后划,"强势公关"时代来临,[1]革命性传播技术把大众传媒也塑造成极强势集团--一经济的巨人与舆论掌控的巨手。公共关系与大众传媒两者联合共谋利益的趋势以及强强联手产生的社会后果格外引人关注,对大众传媒的职业精神、专业理念、社会责任与行业运作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冲击力。本文对这种  相似文献   

3.
从媒介批评的角度看,“走转改”是对近年来媒体特别是电视的低俗化、过度娱乐化、贵族化的一次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几年前,上海电视台一个研讨会的邀请函中的这样一段话给我留下了深科印象:在大众传媒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追求“眼球效应”和经济利益正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放眼传媒,绯闻八卦充斥版面,偷拍恶搞乌烟瘴气,恶意炒作屡见不鲜,虚假新闻时有所闻.在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大众传媒应该坚守怎样的道义立场?大众传媒应该具备怎样的职业操守?大众传媒应该肩负怎样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体制的变迁,使商业利益成为文学出版追求的目的之一,这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文学的发展也必然受其影响。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文学创作和文学出版也没有放弃应有的社会责任,写作、出版引导文化的健康发展,提高社会的文化品位的作品仍是他们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政府的公共管理工作需要大众传媒的介入,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大众传媒发展到今天,具备了极强的时效性和广泛性,政府借助大众传媒的影响力可以提高公共管理的管理质量,同时大众传媒也是对政府公共管理决策和公共管理具体工作的监督。在此本文结合实际工作,浅谈大众传媒对公共管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建设大众传媒大厦,是大众报业集团加快向全国一流传媒集团迈进、扩大舆论传播力、提升山东传媒文化产业在全国影响力的需要,也是大众报人多年的愿望。大众传媒大厦于2010年3月28日开工建设,2014年1月26日落成,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在保证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的前提下,廉洁、阳光一直是大众传媒大厦建设者不懈的追求。为保证这一目  相似文献   

7.
城市形象传播:框架与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形象传播的总体范式是在城市定位与形象元素的二元张力中充分利用自塑与他塑的传播与建构合力,形成优选策略.城市定位延伸出城市形象传播的利益相关者策略和城市营销策略,城市形象元素资源库的有效传播需要运用大众传媒策略和文化策略.四者构成一个金字塔形的城市形象传播框架模型:利益相关者策略具有元策略和方法论意义而居于塔顶,城市营销策略、大众传媒策略和文化策略组成一个平面三角形位于塔基.在城市形象传播实践中,这四大基本策略表现为功能性策略组合关系.  相似文献   

8.
大众传媒忠实地宣传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是其应尽的职责;真实地反映人民的呼声,也是其作为人民喉舌的应有之义,这也正是建设和谐社会之道。但实践中,大众传媒在反映群众利益诉求时,存在片面迎合(微观)与反映不足(宏观)两种极端。应提倡媒体用新闻理性把握群众呼声与利益诉求,加大对普通人命运的关注,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黏合剂。  相似文献   

9.
大众传媒参与公共政策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大众传媒的积极、充分、有效参与,不仅能够保证各种利益群体利益需求的有效表达,实现利益需求在政策中的体现,也能够监督决策过程、杜绝决策权的异化,以实现公平、公正的公共利益价值取向,还能够帮助人们实现对政策内容的认识、沟通和理解,确立政策的权威性、合法性,最终达到公共政策在社会中被顺利、高效执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之后,大众传媒作为信息传播的一个中枢,对社会整体及个体的影响越来越大。媒体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很容易引发令人不安的后果:媒介的传播表现对大众造成感官、心理等方面的负面影响。而这一表现的主要方式即暴力新闻。本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对西北甘肃省兰州市都市报的暴力新闻内容进行了定量分析,探讨该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状态。  相似文献   

11.
高菲 《今传媒》2010,(7):115-117
一、"碎片化"传播语境与媒介融合下的报业市场1".碎片化"的传播语境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的大众传媒渐渐发生了变化。市场经济导致社会成员之间利益多元化,大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第五代导演也在不约而同追求大片热,本文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探讨中国电影的出路在于挖掘中国的本土文化,这不仅出自经济利益的考虑,更从抵御后殖民时代的影响和保护民族文化的使命上加以考量。  相似文献   

13.
西欧政党,特别是传统主流大党,历史上就与大众传媒关系密切。近年来这些党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大众传媒的发展,明显出现了自身的整体转型,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传媒党化,即对媒体从追求所有权控制和作为阶级斗争及政论工具使用,变为追求媒体青睐和参照媒体运作改革自我,并相当程度上依据媒体反应选拔领袖和抉择政策。西欧政党的传媒党化对西欧政党民主和西欧政治发展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4.
张旭 《新闻世界》2014,(12):187-188
大众传媒是当代社会人与人沟通,人与社会交互,国与国之间传递信息的一种基本工具和必要手段。纵观国内大众传媒发展几十年,重人才不重管理,重短期效益不重长期利益,重内容不重渠道,重生存不重发展的现实困境已经拖慢了大众传媒的大数据时代转型进程,与国外发展已趋成熟的大众传媒相比,我国大众传媒的发展还有一些缺陷,其经营管理的改革在某些方面也陷入了困境。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我国大众传媒管理的现状进行了探讨,对其所面临的困难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追求信息权利的平等成为推动社会关系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性因素。弱势群体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也享有信息权利。重视对弱势群体的信息援助,这既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表现,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新闻传播在社会发展、社会表达、实现社会公正和社会福利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由大众传媒对弱势群体提供信息援助,不仅切实可行,而且显得相当迫切与必要。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制造大国"身份的确立,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奔向经济发达地区,农民们在谋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为了了解大众传媒对于这一社会问题的关注以及报道情况,我们对南充日报近一年来关于本地留守儿童的报道情况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大众传媒有其固有的特点和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作的大众传媒,其某些特点更加鲜明突出;大众传媒的受众,也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宣传对象。以上因素对党的媒介形象展现共同构成了相应的制约。执政党在展现自身媒介形象的过程中,不能不认真考虑上述诸项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制造大国”身份的确立,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奔向经济发达地区,农民们在谋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一农村留守儿童。为了了解大众传媒对于这一社会问题的关注以及报道情况,我们对南充日报近一年来关于本地留守儿童的报道情况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传媒机构与广告商共同的目标是通过受众最大化来获取经济效益,女性作为特殊的受众群体,承受着来自传媒机构和广告商的双重剥削,而且接连两次给广告商创造和实现商品价值。女性形象所受到的双重剥削正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大众传媒使她们在男权话语社会中处于一个更加不利和被动的地位。女性落入消费与被消费的双重身份境地,成为现代商业社会的双重牺牲者。  相似文献   

20.
一、关系:矛盾制约抑或互动促进 传媒创新和改革的核心动力是利益.利益是创造的动力,对利益的追求也不可避免地形成压力.当然,利益是多方面的,有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但就一个媒体而言,可概括为两个方面,即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经济利益对于产业化、市场化发展迅速的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家传媒来说都是生存之基.但传媒作为一个特殊的产业,除了经济利益之外,还有对社会利益的追求.争取社会利益对一家传媒来说,可以提高公信力、影响力和美誉度,进而提高社会地位,得到社会尊重.从这个角度而言,社会利益是传媒的事业之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