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物系统、文化系统等概念如潮水般向人们涌来,"系统科学"也将逐步被列为大学课程之一。本文拟从系统的概念、中国传统系统思想、西方传统思想以及现代系统思想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发现了一个新的混沌系统,它是介于著名的Lorenz系统和Chen系统之间的临界系统.同时,提出了一个单参数的统一混沌系统--Lorenz系统族,它包含Lorenz系统和Chen系统作为参数区间的两个极端系统,临界系统作为一个过渡系统.基于线性耦合多振子互同步问题的研究,提出了研究这一类问题的新方法--模式分解法,并首次从理论上给出了上述3个典型系统混沌同步的几个严格的充分条件.还提出了一类新的简单的切换分段线性反控制器,它能够使一个简单的线性系统在三维空间中同时产生n个,或一个具有多吸引域融合的复杂混沌吸引子.  相似文献   

3.
道德判断决不可能用独断论立场确立一个一劳永逸的现成尺度,只能根据道德的现实和未来作出具体的历史的思考。道德判断的尺度是现实的道德规范系统;道德活动的最终评判尺度必须服从生产力系统尺度;要实现现实道德规范系统向生产力系统的转换,还须以社会生产关系系统为中介,即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之内将社会生产关系系统作为判断道德活动的尺度,由此,构成道德判断的三重合理尺度  相似文献   

4.
人地系统是地理学最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区域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人地系统的合理结构与优化模式以及人们对此系统的有效调控。县级区域是一个具有复杂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本文以黄陵县为例,结合实地调查资料和统计数据,分析县域人地系统中人口、资源、经济和社会等结构特征。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建立人地系统演变的动态调控模型,对该系统进行多种发展方案调控试验,比较优选出人地系统协调发展的优化调控模式,为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高校流行的“综合测评法”没有体现出时代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而表现出种种弊端,已不再适应当今社会教育体制改革对大学生素质教育要求的需要。大学生素质教育效果评价系统是属于灰色系统,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去分析大学生素质教育效果评价系统,构建大学生素质教育效果的灰色评价系统模型,寻找确定大学生素质教育效果评价系统模型的灰数、灰元、灰关系去解决、完成系统的各种运算,从而能使大学生素质教育效果评价系统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6.
系统科学是具有普遍方法论意义和研究工具价值的横断科学,将其理论方法引入教育研究十分必要.本文梳理与分析国内运用系统科学开展教育研究的成果,发现研究呈现如下特点:概念迁移运用存在简单化倾向;系统方法运用多为"演绎移植"逻辑;教育复杂性研究有待深化和拓展;开启研究范式的重构和方法论的探索.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系统科学重点体现了整体指导下的还原与还原基础上的综合相结合、机理分析与功能模拟相结合、系统认知与系统调控相结合的方法论,发展了研究简单巨系统、复杂适应性系统和复杂巨系统等三类系统的研究方法体系.之后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基于系统方法论及其研究框架,本文提出信息时代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和方法改进教育研究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试探篮球运动的供能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篮球运动员的供能特点及影响供能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强调了ATP—CP系统、乳酸系统、有氧氧化系统等在供能中的主要作用和特点。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船舶海水系统的培训和操作训练软件是在工频模式的设计工况下工作的,这已不能适应新的减排规则和相关公约要求.本文以载重量为30 000 t的多用途船的海水系统为仿真对象,根据海水系统原理、能量守恒定律和传热学基本理论,建立变频海水系统的数学模型.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该系统的操作和监控功能,在Visual Studio 2010开发环境下采用C#语言实现该系统的相关界面设计和功能仿真.对该系统进行全面的操作和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软件能逼真地反映海水系统在变频模式下的工作状况和实际动态过程.这对提高船员的操作水平及保证操作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智能建筑的含义、建筑智能化各系统功能及设计要点,指出智能建筑不能与建筑智能化系统混为一谈,智能建筑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智能化系统的简单罗列。  相似文献   

10.
以排球比赛分竞赛过程发球进攻系统和接发球进攻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建立发球进攻系统和接发球进攻系统对抗理论模型,通过世界高水平男排的技术统计对该理论模型验证,并揭示了世界高水平男排发球进攻系统和接发球进攻系统分竞赛过程的得失分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