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程莉 《青海教育》2009,(9):30-31
前不久,我校举行“有效课堂”教研活动。其中,公开课《项链》给我留下较深印象。在此,先对这节课的教案及课堂生成作一回放.  相似文献   

2.
在上级教研部门组织的“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研讨会”上,笔者听了六节源于自然、流于真实的精彩展示课,这六节课中精巧的教学设计、和谐的课堂氛围以及学生的精彩表现都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摄取其中几节课的“导入”镜头,借此引发对小学品德课堂“导入”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形式之一。本文以教研组一次有效的“课堂导入”主题教研活动为样本,就教研主题的确卑、资料收集与交流、进行实践反思等方面,展示了一次主题教研活动的开展过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我参加了上级教研部门组织的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研讨会,听了6节展示课。这6节课中精巧的教学设计、和谐的课堂氛围以及学生的精彩表现都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笔者摄取了其中5节课的“导入”镜头,借此谈一谈对小学品德课堂“导入”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5.
日前,我参加了我们学校组织的一次教研活动,一位青年教师教学“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6.
前段时间徐州市教研室组织了全市高三数学复习教研会,在这期间我听了两节课.从这两节课可以看出作为实际教学展示的两位老师对教材的把握、学生活动的组织、教学语言的表示以及课堂中各种细节处理非常到位.反映了两位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扎实,其中吴老师的一节课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  相似文献   

7.
最近参加了一次教研活动,来自台北市民生国小的苏兰老师执教了一堂课,课中的几个细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细节一: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尊重”。在苏兰老师的课堂上,每个学生胸前都佩戴着一张卡,上面工整地写着学生的名字,这样,  相似文献   

8.
张杰 《教育文汇》2011,(4):36-37
在一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我校三位教师都上了《爬山虎的脚》一文。 三位老师在教学中各显身手,尤其是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的时候,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9.
<正>“以学为主”的课堂即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上共同分享,共同体验,共同探究,共同提高,共同收获。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自主探究,同伴合作去获取新知。笔者参加云南省教科院组织的“以学为主”名师课堂小学数学课堂观摩活动。通过线上教研,刘环环老师执教的四年级“轴对称图形”、李玲丽老师执教的三年级“倍的认识”两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堂上,两位教师都充分放手,有效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自主体验数学,感悟数学。  相似文献   

10.
我校去年开展了有效课堂的研究,并举行了全市的“有效课堂”展示活动,英语组由金文雅老师和查晓兰老师进行展示。在展示前夕,英语组全体成员进行了集体备课,还和两位老师进行了一次次的磨课。笔者虽不是执教老师,但在这个过程中还是收获良多。下面选取金老师同题的两次磨课片段,谈谈我对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 江苏南通市特殊教育研究会把“构建有效课堂,促进主动发展”作为全市特教学校科研主题,近日在南通特教中心举行了专题研讨,南通大市7所特殊教育学校的80多位代表观摩了听障、视障、智障等15节教研公开课,举行了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并进行了优秀论文交流。  相似文献   

12.
扩展运动     
周末,我参加了班里举行的“龙行天下”拓展活动。在这次活动中,“高空断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3.
在一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两节《磁现象》课引发了笔者对不同课堂组织设计产生的教学效果差异的思考。一、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片段按照两位教师课堂活动的前后顺序.笔者分别截取“新课导入…‘师生互动实验”这两个主要片段。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次校内教研活动,我要执教的是《母亲的恩情》一课。按照往常惯例,我们学校的教研课都是要进行两次实践的。第一次称为尝试课,由我独立备课后进行课堂实践,然后由组内老师共同进行评点,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体备课。对教案进行修改后,再由我进行第二次展示课。两次的课堂实践,让我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5.
屠美红 《河南教育》2007,(11):34-34
笔者在很多年前参加过这样一次教研活动:到青云中学听了钟家森老师的一节课--《钓胜于鱼》,听后感触颇深.钟老师的课堂给听课者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不仅是因为他清晰的剖析,设计完整的课堂结构,更是因为钟老师对文本的预设,并由此引发学生对文本的反思.  相似文献   

16.
“老师,那两本书借给我看看!”“老师,那套 教材借给我看看!”在近日举行的普陀区树德小 学生命教育专场展示活动中,除了学校师生全情 投入的生命课让人印象深刻外,学校自编的成长 教育教材也受到与会者的青睐。这本被普陀区近 百所中小学校长和大队辅导员急切阅读的教材名 为《我成长,我快乐——树德小学成长教育活动手 册》。  相似文献   

17.
在采访浠水县举行的“万千百十”教师新课程课堂教学展示比赛活动(近万名教师参与学校课堂展示、近千名教师参与各镇课堂展示、上百名教师参与全县课堂展示,通过展示评选出中小学各学科“十佳教师”)之前,记者的思维惯性将这20多字的活动名称理解为所有教育工作者再  相似文献   

18.
最近参加了一次教研活动,来自台北市民生国小的苏兰老师执教了一堂课,课中的几个细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细节一: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尊重"。在苏兰老师的课堂上,每个学生胸前都佩戴着一张卡,上面工整地写着学生的名字,这样,在课堂上,苏兰老师对学生的称呼就非常亲切(苏兰老师对学生的称呼往往省去姓,很亲切地喊学生的名,如"小洁""文文"等等),虽  相似文献   

19.
日前,房县青峰镇中心学校在峪坪小学举行了“联校复合教研活动”,这是该镇第8次在乡下学校开展课改“零距离”教研活动。 为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  相似文献   

20.
王莹 《英语教师》2023,(5):109-112
<正>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指导教师:吴晓威(吉林省教育学院初中教研培训部副主任、英语教研员)一、课例背景本课例为吉林省教育学院初中教研培训部开展“云教研共同体”协同教研“、一对一”+“多对一”模式指导“云课堂”(英语)学科活动中的一堂展示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