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拜读了李伟臣老师关于《磁铁的性质》这组研究文章后,我在想:我们的教研应带给一线老师一些什么东西?如何让一线老师真正参与教研,成为教研的主体?我们应追求什么样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
教学研究活动,对于我们一线的基层教师的成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教研活动由于受到时间、空间、费用、学科性质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随着信息技术学科与其它学科整合以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应用,我们希望利用学校现有的硬件设施和网络环境,创设网络教研平台,让尽可能多的教师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来,使教研活动效益最大化,使学生、执教教师、听课教师收益深度、广度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周彬 《福建教育》2007,(3):10-12
怎样认识网络教研和课堂教学的关系?教师在参与网络教研时要注意什么?希望周彬博士对网络教研的理性思考会让您有所收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现在大多数生物教师每天忙于钻研教材、听课、摸索新的教学方法等教研工作,教研气氛十分浓郁,但在教研活动中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我们生物教师去研究和解决。我们不应该为了教研而教研,不要为了完成任务而教研,要切实在教研活动中让教师有所收获,不断成长。下面我就在生物教研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如何给所有一线农村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如何实现“让每一个教师都得到发展,让每一个教师都体验成功的幸福”的目标?如何体现以教师发展学校的理念?基于这些问题的思考,一种切合农村学校实际且唤醒全体教师成功欲望的、以“面向全体,共同成长;展示自我,体验幸福”为理念的“四项全能”竞赛,正式进入我校校本教研活动研究和实践的“田野”。  相似文献   

6.
何明菊 《今日教育》2008,(12):43-43
评课,作为教研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最基础的形式,其鲜活性、及时性、互动性和针对性都是其他教研方式难以替代的。作为一名教研组长,在长期的听课、评课活动中,我经常思考两个问题:如何从评课者的评价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经验?如何才能在不挫伤授课教师积极性的前提下让自己的看法、建议“软着陆”?  相似文献   

7.
如何让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如何让校本教研成为教师成长的个性舞台?如何让教师在校本教研这片沃土中结出丰硕的果实?我们不断思考着!不断探索着!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校本教研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认真观察各个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特别是深入教研组或备课组的活动中,我们也能得到一些“意外收获”。这些都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校本教研到底是什么校本教研?如何才有实效?作为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到底该如何引领校本教研?年级、学校在校本教研中到底能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1引言区域层面的教研活动是一线学校开展教研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对广大学校与一线教师起着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如何发挥好教研员对区域教学的研究与指导职能,大面积提高区域教师素质与教学质量,是当前摆在教研部门面前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战斗在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常年与学生和教材打交道,勇于教育探索,积极开展课改实验,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由于种种原因。同行之间相互交流或讨论的机会相对较少。如何为一线教师搭建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如何及时反映一线教师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怎样快速地为一线教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怎样让教师思维的闪光点发扬光大?怎样动员更多教师加入教研互助的行列?……这些问题都是教学期刊编辑应该思考的。实践表明,开设“互动平台”栏目,通过网络等多种渠道让广大教师自由平等地开展讨论,让教材编辑、命题专家与广大一线教师面对面交流,是教学期刊主动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是增强时效性、实用性和针对性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1.
廖慧贞 《文教资料》2020,(5):203-206
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工学矛盾、费用限制、时空规范等,传统教研中教师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教学观摩、专家点评等消减了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可能。本文分析要点为中学历史学科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情况,为构建网络教研活动效果策略找到问题根源。该研究结果能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为网络教研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一些设计方案,让网络教研、教师专业发展更上一层楼,并且在实践中满足一线教师的教学研究需求。  相似文献   

12.
目前,对于传统的教研活动。从形式到内容都让广大一线教师有“如今已觉不新鲜”之感。教研活动正面临着新的挑战,这种挑战蕴含着教研活动的机制和方式的创新潜力。为了探索有效开展教研活动的途径,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像“仙居县小学四年级语文命题竞赛”这样的竞赛性教研活动便是较为成功的一个案例。  相似文献   

13.
何亚玉 《考试周刊》2011,(85):13-13
从教十多年来,我常参加的教研活动是听课.校级的、区级的、市级的;一般老师的、专家名师的……想想真是“百听不厌”、收获颇丰。近日.从上海的王丽琴老师的讲座中我了解到.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第一爱好竟然就是听课。这不禁让我陷入了沉思:我们为什么爱听课?我们爱听课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相似文献   

14.
目前幼儿园的教研现状不容乐观,教研活动流于形式,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让教师在教研中体验快乐,从而提高教研实效,是幼教工作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要调动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主动性,必须让教师成为教研活动真正的主人。为此笔者做了相关调查,从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搭建教师成长的平台,规范活动过程的组织管理,丰富教研活动的形式,教研活动要不断推陈出新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当前,广大农村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效果并不理想。实施新课改的今天,如何调动农村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使教研活动真正成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如何促使教师适应新课程,转变教学方法?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我校在充分认识校本教研重要性的基础上,凝聚集体智慧,结合校本乡情开展教研活动,制定出校本教研制度、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和激励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方案,使校本教研在教改中展现活力。  相似文献   

16.
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简称校本教研)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包括一线校长、教师的关注。校本教研有何意义和价值?目前遇到了哪些问题?笔者认为校本教研虽不是一个新生事物,也应该澄清校本教研的相关概念,以利于一线教师的实践;校本教研只是一种研究方法,无需制度化,更不可标准化;校本教研也不是标签。可以随意的贴等。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教研?什么是教研活动?怎样的教研才是契合新教师融入与成长的"有效教研"?本文以结合促进新教师成长和增进教研团队建设的核心使命为出发点,从教研氛围、新教师归属感、具体问题解决和团队效能提升几个方面提出见解,旨在提升教研实效、增强教师业务能力,更好服务于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8.
贺华  李万强 《宁夏教育》2005,(11):20-21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校本教研活动能够使教师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从而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那么教师如何开展校本教研呢?  相似文献   

19.
能否为一线教师打造具有学科特色、符合时代特征,针对性、实效性强的教研活动是判断教研员的工作是否成功、有效的重要标志之一.基于这样的理念,重庆市教研工作不时寻找新的突破口,从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不断地创新教研活动的形式,丰富教研活动的内容,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师业务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20.
郑宝耀 《新课程研究》2009,(11):84-84,90
校本教研活动是培训和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策略和途径。那么,如何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