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莉  张英 《兰台世界》2012,(33):94-95
中华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绘画艺术在元代不仅得以存续,而且还奇迹般地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本文就拟探析元代绘画历史发展情况及其在整体高压的政治环境中得以发展的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2.
元代是中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央政府的王朝,也是民族融合的特殊时期。吴镇是元代文人画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本文针对吴镇的一生的绘画创作,对其生平经历与绘画艺术思想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绘画创作的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3.
元代是中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央政府的王朝,也是民族融合的特殊时期。吴镇是元代文人画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本文针对吴镇的一生的绘画创作,对其生平经历与绘画艺术思想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绘画创作的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4.
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艺术家并且在诗文、书画等领域也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赵孟頫提出"作画贵有古意"的绘画主张就是托古改制的思想,这是元代新画风的重要开启者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5.
李峰 《兰台世界》2014,(5):106-107
黄公望的笔墨结构如同音乐,有看清新、肃穆的艺术形象,充分体现了元代以书入画的时代特征、他创作的《富春山居图》更为元代山水画转型的代表作,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中国山水绘画艺术的一种发展及创新。  相似文献   

6.
黄公望的笔墨结构如同音乐,有着清新、肃穆的艺术形象,充分体现了元代以书入画的时代特征。他创作的《富春山居图》更为元代山水画转型的代表作,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中国山水绘画艺术的一种发展及创新。  相似文献   

7.
元代磁州窑艺术形式多样,主要以民间文学题材为主,展现当时文人清雅、隐逸的思想。同时,磁州窑陶瓷的装饰内容也反映着当时的绘画内容及技法,陶瓷艺术上的纹饰体现着当时民间的绘画风格,是元代娱乐休闲文化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8.
被后世称为"元四家"之一的元代著名画家吴镇,由于受元灭宋的时代影响,终生未入仕,而寄情于绘画艺术。他的画风师承董源与巨然,又在二人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9.
题画诗到元代发展到了一个繁盛的时期,在艺术表现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吴镇就是其中的代表.吴镇是"元四家"之一,在绘画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吴镇的诗画思想是其艺术发展的精神支柱,本文从诗情画意、道儒随性、文学意蕴几方面论述具体分析吴镇的诗画思想.  相似文献   

10.
黄公望存世的山水画佳作有《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天池石壁图》等,创作中实践了其提出的美术思想。黄公望的绘画艺术思想、绘画艺术在元代和明清时期均有着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力椮 《兰台世界》2017,(6):118-120
赵孟頫祖上世代均为宋代王侯高官,擅长篆、隶、真、行、草书,其书法的主要成就体现在真、行、草三个方面。赵氏通过批评"近世"、倡导"古意",从而确立了元代绘画艺术的审美标准。他取法唐、五代,重气韵、讲骨法,追求自然质朴的艺术效果,批评南宋琐细浓艳或故作奇崛的创作弊端和不良习气,从而重建古朴率真、温馨蕴藉而又清新典雅的美学品格。赵孟頫博学多才、书画俱佳,因此才能够得出"书画本来同"这一重要的美学原则,开创了"文人画"一统天下的局面。赵孟頫的书画艺术不仅蜚声当代,而且对后世也产生巨大影响,明人王世贞说":文人画始于东坡,自雪松敞开大门",这句话客观地道出了赵孟頫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艺术的精神、内容和语言三方面,论证潘玉良绘画艺术的现代性;文中又渗透了中国古典美学"得意忘象"和西方哲学"反戏剧"的艺术观念,传达潘氏技法语言的独特性和革命性。潘氏作为民国时期的女画家,在现代绘画上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周圩 《大观周刊》2012,(41):73-73
赵孟頫提倡的“古意论”,有复古之风,他构造了元代的简淡风格。他以简括率真的绘画风格和绘画手法,把中国山水画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谢琼芳 《大观周刊》2012,(41):63-63
本论文是对宗教学与绘画艺术关系的研究,侧重点是道教哲学思想和道教神仙信仰对元代文人画理论、绘画题材的影响及相互关系。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道教贯穿于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对绘画尤其是文人画有着深远影响。文人画理论中的意象造型、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天人合一均与道教理论有着密切联系,道教的形、气、神理论直接演绎出文人画形神理论和气韵理论的提出。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山水画发展历史上,赵孟頫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他提倡作画贵在"意",以开天地之造化,在绘画史上被称作托古改制,无论是从思想观念还是创作方法上都对元代的画风有着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龙德明  邹乐 《兰台世界》2015,(6):150-151
明代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绘画艺术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写意精神的先进性和广泛性,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特色,不但发扬了文人画艺术精神,还具有高超的艺术品格,也证明了传统文人画艺术精神价值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7.
纵观苗兴林的山水作品,总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真切,给心灵一次返朴归真的洗礼. 苗兴林出生在素有"绘画之乡"和"武术之乡"之称的山东巨野,受父亲绘画艺术的熏陶,自幼酷爱绘画,与丹青结下了不解之缘,多年来他笔耕不辍,其作品在国内曾多次参加展出荣获奖绘画艺术成就被<中国文化报>、<人民美术>等诸多媒体关注报道.  相似文献   

18.
东晋画家顾恺之在继承前人绘画注重"形似"的基础上,通过对绘画艺术的深入理解与研究,开创了中国绘画史的新天地。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画论美学思想——传神论,为我国绘画体系的形成及完善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据清代乾隆年间鱼翼《海虞画苑略》所载,乾隆以前常熟画家就有296人。在此之后,更是代有才人,成为中国少有的几个画家密集地之一。元代黄公望创浅绛山水法,其画风成为后代山水画家所钟爱的典范;到了清代初期,王翚、杨晋为代表的"虞山画派"成为画坛主流,被誉为"画坛正宗"。常熟风物闲美,山川佳胜,诸多私家园林借虞山之景而筑,成为江南地区典型的文人雅集之地,众多虞山画派画家因此而留下了许多叙事性园林绘画。由于这些画作往往为应园主人(雅集组织者)之邀而作,画家在绘画技法上遵循传统,但于结构布局上更趋于注重展现园林风貌,具有强烈的写实性。这些绘画为我们提供了建筑格局、地理位置、人物交游等诸多要素,还原了明清江南园林风貌,艺术价值与史料价值并存。  相似文献   

20.
元代是一个"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朝代,不过,在其短暂的统治下,也诞生了堪比隋唐的雕塑艺术。本文主要介绍了元代雕塑艺术的繁荣盛况,对刘元的成长经历,及其大量雕塑作品做了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