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青年记者》2012,(31):69
10月18日,美国《新闻周刊》宣布将在明年停出印刷版,全面转向数字化。有人认为这是传统媒体业衰落的又一例证,我们必须强调,印刷媒体留给世界的是"印刷出版业"的背影,而非"新闻业"的背影。印刷媒体转向数字化并非新闻业的终  相似文献   

2.
出版行业跨媒体创新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年来,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强劲推动下,各种传统媒体纷纷以"数字化"为标志,实现作业方式从传统模拟、模数混合向全数字化转变,并在集成与整合中,逐步形成了兼备纸质媒体、电子媒体和网络媒  相似文献   

3.
卢剑锋 《传媒》2012,(9):61-63
正7月15日,中国媒体数字化转型发展峰会暨联讯读报V4.0上线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由联讯时代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数字阅读技术再次升级——"联讯读报4.0"技术平台研发成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出席仪式并致辞,他在致辞中表示,这一技术"是传统媒体利用无线移动网络通过手机来展示报纸内容的有益尝试","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将为我国媒体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是传统媒体借助新技术主动向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4.
现如今网络信息技术、数字化发展逐渐推进,媒体与融合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产生严重的冲击,推动其走向"融合共生"的局面。作为传统的媒体行业,需要把握住新媒体发展的机遇,加强媒体间的融合,实现传统媒体的转型和升级。本文就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介间的对接形式进行分析,明确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介融合的困境,提出科学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报业发展的第一议题.数字传媒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是世界性的,传统媒体要积极应对.无论是报纸还是互联网等其他新兴媒体,核心目的都是传播信息.实际上,传统媒体一直是网络新闻的主要内容供应商,报网融合是最好出路一一让网络服务于报纸,让网络吸引读者阅读报纸.报纸应该成为网站的"活招牌"和"导航站",而网站也应天然地成为报纸电子化、视觉化的物理延伸,以实现传统传媒和新媒体的相互延伸、相互补充和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6.
王铁军 《编辑学刊》2021,(1):98-102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正在潜移默化地向数字化、互联网迁移.应运而生的新兴媒体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模式和阅读习惯,同时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全媒体时代下,相较于新兴媒体在信息传播领域具有的优势而言,传统媒体自身存在局限,而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优质内容和公信度,网络新兴媒体的弊端日益显露.媒介融合早已成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不可阻挡的共同发展趋势.合理运用媒介的特点,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是需要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网络世界是一个神奇的世界。 网络正在改变人类的生活,网络也正在改变传统媒体的采编方式。 让我们列举一些国内外的实例来看看传统媒体的采编方式是怎样在经历着一场数字化革命。 记者已离不开数字化生存的三件宝:电脑、电话和调制解调器 李希光撰写了一篇题为《互联时代逼迫重塑自己》的文章(见1999年第2期《中国记者》),里面谈到了在《华盛顿邮报》当访问记者时普通一天的工作情况,指出:“在今天的记者生活中,我已经离不开数字化生存的三件宝:电脑、电话和调制解调器。”当然,目前国内媒体的采编方式,与国外媒体相比,还…  相似文献   

8.
文章阐述了作为继广播、报纸、电视之后的第四大信息载体的数字化媒体之主要特点,即人不仅是信息接受者,而且是信息制造者和传播者.在分析当前数字化媒体传播方式的"返祖"现象基础上,提出了数字化媒体不能也不应完全取代传统媒体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网络的发展使媒介世界发生了一次颠覆性的革命,"下岗"后的"把关人"和"见异思迁"的受众(数字化媒体用户)正面临着各自的新问题,网络资讯人将成为昔日"把关人"再就业的主要方向,而实现数字化涅槃后的大众传媒也有着与传统把关人之"Gate-Keep"完全不同的新功能:"Heads-up Displays"(智能显示)。作为一种全新的数字化时代的媒介功能理论,"Heads-up Displays"(智能显示)无疑还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和完善(毕竟任何比喻都是跛脚的),但它对于当下正在进行中的传统媒体之仓促而落寞的转型,无疑具有一定的参考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今传媒》2016,(3)
习总书记最近对三大主流媒体调研和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不仅将新闻舆论工作提到"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的新高度.同时,也极富远见地指出:"媒体融合是下一步我们工作的重要的方面."事实上,近年来,传统媒体求变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种现象.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与多种数字化媒体的兴起给人们提供了多种信息传播的途径,摆脱了传统媒体的约束.  相似文献   

11.
余晓阳  张金海 《新闻界》2012,(5):61-66,80
在媒体数字化及新旧媒体融合的进程中,以广电和报业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纷纷以跨媒体数字化的方式进行集团扩张,而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则集体以平台化的方式来拓展领地.本文尝试从双边市场及网络外部性的角度,来分析新旧媒体平台化与集团化这两种路径背后的经济学逻辑以及在数字媒体时代的战略意义,并期望为转型中的媒体企业市场扩张战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技术变革不只是改变生活习惯,而且要改变思维模式和评价模式.[1]"第四媒体"依托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在整合出版、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形式的基础上,形成了遍及世界的"全球媒体"传播网络,全球网络传播籍此发端.  相似文献   

13.
谢耘耕  倪握瑜 《传媒》2006,(12):18-23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 作为最能引导潮流的创意产业,中国传媒业在这一年注定风生水起. 从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中的急流勇进,到新兴媒体开始向传统媒体与产业伸出和平之手的善意之举2006年,中国传媒业在经历了2005年的惊醒、迷茫、元奈后,无一不开始以积极的姿态进行各种调整与创新,新老媒体正经历一次涉及整个行业的结构调整与融合.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时代的媒体经济,存在两大市场主体: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兴媒体,但两者在经济运行规律和特征方面存在巨大差异.随着互联网新经济环境经历"Web1.0-Web2.0-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演进,平台商业模式发生着从"去中心化"到"再中心化"的变化,国内三家超级媒体平台BAT百度、腾讯、阿里正在完成平台的"再中心化"重构.因此,可以归纳,传统媒体的平台化转型解决的是内容供给问题,而网络新兴媒体的平台化发展解决的是商业模式问题.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兴媒体形成完整的媒体经济产业新的价值链.  相似文献   

15.
传统媒体与互联网之间融合的趋势已经出现新的高潮.近年来,受到网络等新媒体的挑战,一度高枕无忧的传统媒体受众分流,广告下滑.为了"救亡图存",传统媒体再次"触网"成风,纷纷进军网络等新媒体领域.报纸与网络之间相互渗透,资源共享,2006年被称为"报网互动年".最近电视与互联网之间更是亲密接触,动作频频.为了发挥新旧媒体整合的优势,国内部分新闻网站已开始并入传统媒体.随着互联网的复兴,尤其是博客的崛起,为了提高竞争优势,传统媒体与网络之间的融合不断深入,已进入内容整合的实质性阶段.  相似文献   

16.
杨继栋 《中国记者》2024,(4):115-117
<正>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成为大势所趋,媒体行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媒体融合的浪潮席卷全国,推动了传统媒体向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10年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创新举措,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其中,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媒科技》2009,(10):47-47
A组主要涉及两个议题,即“世界媒体的挑战·合作·机遇”、“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竞争、依赖、共存、发展”。我们认为,在数字化时代,媒体的挑战和解决的办法很多时候依赖于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之间的关系,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可以共存,甚至可以是相互补充的。在很多方面,在很多领域,传统媒体能够获得利用新的数字技术的可能性,而且能够提供非常专业化、非常高质量的内容给数字媒体。同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与网络等新兴媒体在世界范围内攻城掠地、蓬勃发展的形势相对,报纸等传统媒体严重滑坡、日渐式微,全球媒体进入了大变局时代,有识之士纷纷寻求对策.  相似文献   

19.
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已经进入到信息数字化时代.当前,新媒体也逐渐跻身于媒体的主流行列,发展成为"第五媒体".尽管新媒体具有方便、快捷等优势,然而传统媒体仍然具有新媒体无法替代的功能与价值,在媒体行业中仍旧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与价值,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推动媒体行业的良好发展,需要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彼此间的有机融合.本文主要分析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加强融合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数字化开启了纸媒、广电、互联网等不同媒体的融合进程.原本相互隔离的竖井式传播渠道已转变为立体化网络传播格局.纸媒、广电等传统媒体力推数字化、网络化,以挽留日渐流失的受众和市场,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一方面通过在内容、渠道、终端等不同领域的渗透和扩展,逐步争夺传统媒体的受众和市场,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创新内容制播、文化消费的方式方法,推动媒体融合向更高层级、更深程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