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离开词汇就不能有效地进行听说读写,离开词汇就无法表达思想,它好比盖房子用的砖瓦和泥沙,没有它很难建起英语知识的高楼大厦。正如著名语言学家里弗所说:“掌握足够的词汇是成功运用外语的关键,没有词汇就没有能运用所学的结构和功能的意念。”可见掌握词汇是十分重要的,这给我们的词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有幸拜读了“细节管理专家”汪中求先生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汪先生在该书中用大量触目惊心的案例论证了“细节”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其中“细节决定成败”成为一时的流行语。仔细琢磨,在我们的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何曾不是如此?如青年教师培养,绝大多数中学都采取了类似大学的导师制(师带徒、一帮一)的方式。但是许多学校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就在于忽视了以下细节。  相似文献   

3.
哀(ai)衰(shuaisuocui)衷(zhong)这三个字,如果把“口”、“”、“中”三个不同的部件摘除掉,就只剩下相同的“衣”字了。在古文字里,“衣”写作①,而袁,古文写作②,《说文解字》(以下简称为《说文》)解释为“闵也”,本是怜悯的意思。鲁迅先生对阿Q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用的就是本义。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以下简称《段往》)注解成:“阂,吊者在门也。”减弱了怜悯、怀念的意义,强调了悲、伤、痛的意思,因此,单纯“怀念”义用得较少,例如屈原的“哀郢”。而突出悲、伤、痛的意思在文言文中却很常见。例…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课程》2007,(7):19-19
1.学校知识管理的内涵及其所管理知识的范围 “所谓‘学校知识管理’,应指在知识型学校中,建构一个有效的知识系统,让学校组织中的知识能够有效创造、流通与加值,进而不断产生创新性教育专业知识……科技对于外显知识的储存与流通(即信息化)极有助益,但内隐知识却必须透过人与人的接触才能传播扩散。基于此,知识管理的核心应是人而不是知识数字系统;  相似文献   

5.
史慧 《考试周刊》2011,(17):135-136
在小学阶段,英语单词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英语单词是语言的基本材料,离开单词就无法表达思想。它就像盖房子用的诸如砖瓦之类的建筑材料,没有材料也就无从谈盖房子。没有足够的单词就不能有效地进行听、说、读、写,就无法有效地用英语进行交际。掌握足够的单词是成功学好英语的关键。我根据自己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点教学单词的体会,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6.
问号(?)与句号(。)、叹号(!)都是表示句末停顿的标点符号。同学们在作文中常常喜欢滥用问号,只要一看见句中有疑问词,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用上问号,其实,问号与疑问词并不总是连在一起的。下面这些句子都用了问号,请判断一下,哪些用得对,哪些用得不对。1.我与小聪最初的相见,不知道是何时,在哪里?2.是你来找我?还是我去找你?3.难道你连这样浅显的道理也不懂吗?4.老师拿起一杯水问同学们:“这杯水有多重?”5.老师又说:“这杯水的重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拿多久?”你会用“?”吗?  相似文献   

7.
如果我们把语言学习比作盖房子,那么语法是框架,单词就是砖瓦。盖房子不能没有砖瓦,学语言不能没有单词。因此要想学好英语就必须多记、记好单词。有的同学之所以感觉学英语困难,就是因为没有掌握好单词,没有记住该记的单词。学习单词的最佳方法莫过于在适当  相似文献   

8.
浅浅 《新读写》2009,(6):22-23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具备了丰富的想象力,等于具备了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幻想可以产生强烈的情绪;幻想了,情绪调动起来了,灵感和神来之笔也就随之而来”……这些,大家都是知道的,但在具体落笔时,却又不知道如何去幻想了;不懂得幻想,懒得幻想。于是就造成了想象力贫乏,文章也就缺少灵气和情感。  相似文献   

9.
补白     
厉以宁谈学习就像做砖青年经济学家史晋川教授说:他当年做厉以宁研究生时,厉以宁对他讲,对于学生,无论是作理论研究还是作现实问题研究,都要学三个方面的东西,第一,要学知识,等于在做一块块砖。第二,是要学学习知识的方法,包括哪些知识是值得你要学的,你要学会筛选,也就是学会知道哪些砖头应该用在哪里,哪些砖头对你盖房子没有用,要舍得放弃。第三就是用你学到的知识和学习知识的方法去解决理论和现实的问题,也就是怎么用砖头盖房子,用什么样的砖盖什么样的房子,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学习的三个层次:学习知识、学习学习知识的方法、学…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文章如果没有充足的材料,就如同做饭没有柴米盐油,盖房子没有砖瓦灰石一样。目前,在一些学生的文章中,普遍存在着语言贫乏、内容空洞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论衡》是我国东汉前期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的哲学著作,其主旨是“疾虚妄”,充满了求实的精神。虽然《论衡》一书并非专门论述人才问题的著作,却也有着丰富的人才思想,其内容涉及到人才的本质、人才的作用、人才的成长发展规律,以及对人才的鉴识、使用、分类等方面。现就(论衡》的人才思想略抒管见,以就教于方家。一、关于人才的本质(论衡)虽然没有提出一个与现代的“人才”概念相当的概念,但是却不等于对什么是人才还没有明确的认识。《论衡)是用各种不同的概念来分别揭示出各种不同的人才的本质的。例如,在(超奇篇)中称“…  相似文献   

12.
初中阶段遇到的画光路问题的解题依据主要是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规律.因此要正确画出光路图,必须懂得分析光线传播的情况,并正确理解有关的概念.如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像点的概念、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规律等.下面我们分别以例题进行具体说明,怎样才能应用有关知识巧画光路.一、巧用“反射规律”画光路例1请作出图(1)中的反射光线.常现解法在图(1)中先过人射点作垂直于镜面的法线,再作反射用等于入射用的光线.巧解由反射规律“反射角等于人射角”,可以导出“反射光线眼镜面的夹角等于入射光线跟镜面的夹角.”并以此为…  相似文献   

13.
这十余年来,经常有高中生或是他们的家长来问我:“为什么我(或我的孩子)读了十余年的语文,总做不好作文?高考了怎么办?写作有没有诀么办?写作有没有诀窍?”对此,我只能耐心地给他们解释:我们的孩子从小看卡通、漫画,到了学校,读到四五年级,刚掌握语言这一工具,本应该好好利用这工具去读书。然而,老师不教他们去使用这工具,却反复研究、琢磨这工具,就像一把锄头本是用来开矿的,我们不去开矿,却专在磨那把锄头,把它镶了金边还换了玉柄。难道不是吗?我们的孩子学了语文不去读书,却专门研究“这个词用得好不好”,“这个…  相似文献   

14.
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领衔,普林斯顿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和塔夫茨大学等著名高校联袂出演的在学校网站“公开课件”的“大片”前些时候在中国教育界引发了一片热议。中国教师的讲义、课件都一律被视为一种“知识产权”而受到“公”(学校)与“私”(个人)两方面的保护,而在美国,这熔铸着教师智慧与心血的“知识成品”却可以公开地挂到了网上,与天下人(甚至包括自己的竞争对手)共享,这让许多人难于理解以至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15.
吴兴平 《江苏教育》2006,(6A):20-20
2004年5月,新落成的行政楼需配置一部电梯。市政府采购中心授权学校自行购买。 如何操作才能买到一部性能稳、价格低的“好”电梯呢?对电梯本身的诸如电机性能、技术参数、性价比等概念,我们颇感陌生,均属外行。怎么办?我首先召开领导班子会议,再广泛征求教代会代表意见,最后,我们邀请市纪委和市反贪局有关领导来校,现场从学校教职工代表中随机指定11人组成教师评议小组,放手让评议组以招标的方式采购电梯。开标、报价、二轮报价、议评、投票,招标会现场气氛紧张,程序有条不紊,  相似文献   

16.
教育界有句名言:“一位好校长就等于一所好学校”。这句话告诉人们:“一所学校办得如何,关键在于校长,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在学校里学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大量的知识是在长期的工作和生活中学到的。社会的进步,靠人的不断学习和创造。创造,必须会学习,且应有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就数学科来说,新世纪的建设人才应具有“会学习”“会解题”“会创造”的能力。“会学习”,指自己能自觉地学会数学知识;“会解题”,指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会创造”,  相似文献   

18.
一堂好课,绝不是简单地由用没用“多媒体”就能判定的,有的老师没用它,课却依然上得精彩;有的老师用得恰当,就为课堂“画龙点睛”了,而那些为用而用的,就不免显得“画蛇添足”了。为此,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力争变“画蛇添足”为“画龙点睛”。从实际出发,避免追求表面、处处滥用多媒体计算机虽然具有多媒体、超媒体的功能,但它不是“全能媒体”。有的教师完全依赖电脑,成了被电脑“牵着鼻子走”的人。我们知道,多媒体功能的发挥是有赖于一定的条件的,并不是说在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就一定能改善教学,更不是说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还需多考虑在什…  相似文献   

19.
一位好校长能带出一个好班子,一个好班子能带出一支好队伍,一支好队伍能建设一所好学校,因此,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就等于一所好学校。”初传学就是这样一位好校长。自1998年任长春市特殊教育学校(原长春市聋哑学校)校长以来,他以睿智的目光、超前的理念、创新的思想、卓越的才干和过人的胆识,在短短的七年中,使长春市特殊教育学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踏板好象钢琴的灵魂(心脏)。”这是伟大的俄罗新音乐家鲁宾斯坦讲的话。因为钢琴踏板用得不好音乐会显平淡。但踏板也不能随便用。上世纪的德国音乐家教育家盖茨斯说:“不应该让踏板糟蹋了音乐”。但也就因为这样,教师在教学时很害怕学生用踏板。为了教会学生用踏板,就要花很大的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