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代丽丽 《成才之路》2011,(25):94-I0023
小李是北京一所大学2011届毕业生,学电气工程专业的他至今还徘徊在招聘会上。谈到至今未找到工作时,他有些无奈:“我的英语口语相当好,可以非常自如地和外国人进行交流。”英语口语是小李引以为傲的优势,也是许多企业所需要的“核心技能”。可是小李在求职应聘的过程中却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  相似文献   

2.
小小说两题     
移民 小李是A县郊区某示范性农村中学的一位普通教师。 小李虽然称得上是一位不“误”正业的教师.但是工作成绩平平的他仔细掂量了一下,要在高手云集的学校里通过量化评比拿到晋升高级职称的指标,至少还得经过一个五年规划。一日,小李找到在县人事局工作的阿舅。“阿舅,我晋升高级职称的所有条件都符合了,差的就是一条‘通道’——指标。”  相似文献   

3.
据长虹出版公司日前出版的《激扬文字——告诉你一个诗人的毛泽东》一书透露,1960年的一天,毛泽东的女机要员小李送文件到菊香书屋。这时,正站在窗前沉思的毛泽东忽然问她:“小李,你参加民兵了吗?”“参加啦。”小李回答。“你为什么要参加民兵?”毛泽东又问。“这……”小李想了想答:“响应主席的号召,全民皆兵呗。”女机要员为了证明自己确实参加过民兵,从笔记本里拿出一张训练余暇时拍的照片给毛泽东看。  相似文献   

4.
樱桃班有两位李老师,一位是大李老师,另一位是小李老师。 这两天,樱桃班的小朋友有点不开心,因为大李老师住院生宝宝了,小朋友们可想她了,天天吵着要去看大李老师: “小李老师,大李老师什么时候来呀?” “小李老师,你带我们去看看她吧!” “小李老师,要不我们打个电话给她!”  相似文献   

5.
都抄上了     
小王与小李交了卷,走出考场。小王问小李:都抄上了吗?小李:多亏你的“帮助”,都抄上了。小王:没忘了写名字吧? 小李:哪能呢。小王:那就好。小李:“哎呀、坏了!”小王:又怎么啦? 小李:我把你的名字也给抄上了。  相似文献   

6.
去年夏天,快放假的时候,第6期《小学语教师》到了。同事小李一把抢过去——乐了:“大家看,这回是个‘运动员’哎!”  相似文献   

7.
大学毕业生小王和小李同去一家公司应聘。按顺序小李先进去。办公室空无一人,于是小李自己坐到椅子上等候,看到桌上搁着一摞材料,他闲得无聊,随手开始翻看。这时,门开了,走进来一个中年人,似乎是要找人,看小李坐在那儿,有意无意地问:“你是来应聘的吗?”小李坐着没动,抬头看了一眼,回答说:“嗯,是啊”,手上还不停地翻动桌上的文件和书籍。这位中年人关上门走了,没过一会儿,工作人员告诉小李可以回去等通知了。  相似文献   

8.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为帮助学生披文入情。除向学生简介历史背景、作者有关情况等外,还可联系实际生活因势利导。我在教学《普通劳动者》分析林将军和小李组成“互助组”后发生的两次“争执”时,就有深刻的体会。 林将军和小李整好筐绳后的第一次争执是小李偷偷地将筐绳移近自己一边,林将军发觉了这个“舞弊”的作法以后争执起来,也将绳子移到自己一边,小李又  相似文献   

9.
政治老师叹息:“8班啊,有时活跃,有时沉闷啊……”其实,真相是这样的——“同学们,我给你们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小王成绩太过优异导致小李的心理压力过大,萎靡不振,导致小李的母亲把小王……”政治老师严肃地说,“把小王从窗户扔了下去!”静默了3秒钟后,全班爆笑不止。政治老师皱了皱眉,庄重地说:“多么悲痛的一件事啊,你们居然笑得出来!”“学……学霸,那你不得被我们的家长排着队扔下窗户吗?”宋童童笑得浑身发抖,指着年级第一的H说道。  相似文献   

10.
政治老师叹息:“8班啊,有时活跃,有时沉闷啊……”其实,真相是这样的——“同学们,我给你们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小王成绩太过优异导致小李的心理压力过大,萎靡不振,导致小李的母亲把小王……”政治老师严肃地说,“把小王从窗户扔了下去!”静默了3秒钟后,全班爆笑不止。政治老师皱了皱眉,庄重地说:“多么悲痛的一件事啊,你们居然笑得出来!”“学……学霸。那你不得被我们的家长排着队扔下窗户吗?”宋童童笑得浑身发抖,指着年级第一的H说道。  相似文献   

11.
八、小李叔叔(上)小李叔叔是幼儿园里唯一的男教师,大块头,帅得很,重要的是很喜欢孩子们。当然了,孩子们也是喜欢他喜欢得不得了。不管在什么地方,要是一个孩子见到他,会喊"小李叔叔",要是两个以上,就是有节奏的"小李——叔叔——",要是一群,想想吧,那场面,是女老师永远都得不到的待遇呢!  相似文献   

12.
今天,如果有人把“小王唱歌,小李伴奏”合并叙写为“小王、小李唱歌、伴奏”,那就成了彻头彻尾的病句。但是,  相似文献   

13.
阿坤俱乐部     
在一次游艺晚会上,主持人是聪明机智的小李。台下有一观众想和他比个高低,抢先出了一个谜语给小李猜:“坐也坐,卧也坐,立也坐,行也坐。打一动物。”小李听后说:“我出个谜语给你,也打一动物:坐也卧,立也卧,行也卧,卧也卧。”观众想了很久,猜不出来,羞得面红耳赤。小李见此情景,解释说:“我的谜底能吃掉你的谜底。”  相似文献   

14.
小幽默     
小徐:“小李。你懂得历史吗?”小李:“当然懂,我博古通今。”小徐:“你会讲杨七郎的故事吗?”  相似文献   

15.
霹雳笑话堂     
《红领巾》2006,(5)
稍等一分钟霹雳度:小张:“小李,100年对你来说算什么呢?”小李:“我觉得100年就像一分钟。”小张:“那么,100元呢?”小李:“跟一个铜板差不多。”小张:“好极了!借我100元吧!”小李:“我非常愿意,不过,你得稍等一分钟。”四川省广元市118小学徐杨婷(本刊会员)/荐家长签字霹雳度  相似文献   

16.
小李,老李,都是本人。 岁月悠悠,丁酉年出生的我,不知不觉中迎来第三个本命年,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从小孩子变为“小李”子的。只记得,中学毕业后参加工作,领导和同事便对我“小李”长“小李”短地叫开了。当时,我觉得高兴,认为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有了一席地位。于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我,总想一天就缩小“三大差别”,一天就实现四个现代化,那时年轻的小李子整天做着许多美好的梦。当我初次听人“老李”称呼,不寒而栗,大有不服老之气,细细想来,年龄确实不饶人,不惑已在前面“招手”。再对着镜子一照,啊,胡须长满了下巴,皱纹爬上了额头,再取“小李子”时的相片与镜子中的我一对照,方如梦初醒:我真的“老”了。回首工作十七八  相似文献   

17.
“这孩子越来越不像话了!”一进门,好友小李就对我气势汹汹地嚷嚷,好像我就是她的出气筒。“怎么了,是小伟又惹你了?”小伟是小李的儿子,今年刚上初二。“可不是嘛!都过一个多月了,这孩子总是对我冷冷淡淡的,让他干什么,他  相似文献   

18.
小牟和小李早就想见到我的老朋友——德钦老人了。小牟是中央电视台此行派出的唯一一名女记者,人年轻,有朝气,能吃苦;小李是珠海特区报记者。小李是我们考察大队临离开拉萨向大峡谷进发的前一天才从珠海赶到的,看上去文文静静的,其实她还有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大沙漠的探险经  相似文献   

19.
浪漫     
春日里,朋友小李相亲回来。我问他,和姑娘见过面后,二人又去哪里了?小李有些羞涩地说:“到我家的麦田边转了一圈。”言罢,脸上竟现出浪漫的神情。我有点不屑,心想,这有啥可浪漫的呢?偶尔有一次,我和妻子也来到麦田边。春风里弥漫着麦苗的清香,视野中到处是碧绿的生机,让人欢快而又舒畅。我们沉浸在雅致、恬静又温馨的氛围里,想起小李当时的神情,我深深认同——真的是好浪漫哟!  相似文献   

20.
今天,如果有人把“小王唱歌,小李伴奏”合写成“小王、小李唱歌、伴奏”,那就成了彻头彻尾的病句。但是,自先秦至汉魏六朝的典籍里,以文言形式出现的此类“病句”却不乏其例,这便是古文中的“合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