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后真相时代,事实核查新闻在全球兴起。本文立足中国情境,介绍了新新闻生态系统中专业媒体、平台媒体、自媒体、社群媒体等四类事实核查新闻行动者的生产、分发与实践逻辑,进而探讨事实核查新闻多元行动实践对数字新闻环境下新闻真实观的影响。文章认为,我国事实核查新闻实践的背后体现的是一种有机新闻真实观,多元行动主体共同参与新闻真实的形成,努力实现“报道真实”。在此基础上,事实核查新闻实践要增强新闻透明性,优化事实核查新闻的呈现形态,提升传播主体的公信力与声誉,促成“收受真实”乃至“全程真实”。  相似文献   

2.
李萌  黄杨 《新闻战线》2023,(17):27-29
作为全国首家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整体转型的机构媒体,澎湃新闻始终坚持党管媒体、政治家办网,坚持以原创报道为核心打造开放的内容平台,通过主题报道系列、数据新闻品牌、全球事实核查、国际传播内容产品、内容支撑技术平台等IP的打造,强化用户黏性,放大传播声量,实现“破圈”突围。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22,(2)
事实核查作为媒体等机构应对虚假信息,保障真相的某种重要手段,似乎阶段性上升为热点话题。本研究以RMIT ABC Fact Check这一澳洲目前规模最大、运营时间最长的事实核查机构为解剖对象,一方面通过实地调研补充了稀缺的"双公共机构"事实核查案例,另一方面深入剖析了其背后的哲学意涵,厘清了事实核查与真相的关联,为当下特定国际政治背景下理解事实核查提供了新实用主义这一理论视角,并对新闻真实研究做了有益补充。研究发现,新实用主义视阈下,事实核查机构搁置真相是什么的理论性探讨,从更具可操作性的事实入手进行核查;强调真相的主体间性而非简单的客观性;突出语境和对象在真相认知中的重要性;通过与受众开展透明的对话而非"客观"形成有关真相的共识。此外,"正当理由"在框定核查边界、选取核查言论中意义重大。事实核查提供的真相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发挥着民主监督和服务公众决策的现实作用。除了提供具体言论的核查结果,事实核查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助推培育批判性思维和务实、谦逊的社会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4.
郭宇辉 《东南传播》2023,(12):110-112
新媒体时代网络谣言泛滥,网络社会面临着虚假信息的困扰。在网络信息化背景下,主流媒体通过推进事实核查新闻,扮演打击网络谣言传播的重要角色。主流媒体的事实核查新闻,具体包含“编辑事实核查”“新闻真相调查”“事实核查新闻”三类实践模式。网络化社会和网络社交媒体是网络谣言传播的温床,当前主流媒体应对网络谣言逐渐陷于困境,发力阻碍及实效存在不足,建议大力发展事实核查新闻,开发高效的应对机制或平台,构筑事实核查新闻的信任基础,以网民路线为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5.
吴瑛  徐昊东 《新闻界》2023,(3):26-38+96
事实核查与新闻业的融合被视为新闻专业主义的自救与复兴。事实核查在国际传播中被赋予认知“遥远的他者”、接近事实真相的特有角色。本文以西方涉华核查报道为研究对象,选取美国和欧洲的3家核查机构Snopes、Politifact和AFP Factcheck,对其近6年来的涉华国际新闻展开内容分析。研究发现,西方核查机构在专业主义规范和事实核查流程下报道国际新闻,试图为西方受众提供一个更全面、更客观地认知中国的平台。但是,西方机构的核查机制和流程重新固化了新闻专业主义的“乌托邦”,表现在报道主题选择、新闻再编辑、新闻再传播等环节上无法跳出“东方主义”的思维框架和话语体系。总体上,西方事实核查机构受专业主义和东方主义两种思维的激荡,在试图接近真实中国的同时,又与真相形成了一种再隔离,它们也将成为影响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一个新变量。  相似文献   

6.
虞鑫  尹俊雲 《青年记者》2023,(23):13-15+22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平台和聚合性新闻平台崛起,传统新闻业面临垄断失效问题,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泛滥,事实核查新闻应运而生,成为全球新闻业界与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回顾了事实核查新闻的发展历程,指出事实核查新闻面临的困境和悖论,“后真相”语境下,其阻止虚假信息传播的效果受到挑战。通过拆解“前真相”时代的迷思,发现事实核查新闻的困境实际上是社会整合问题。通过对比中外事实核查,着重在中国语境下考察了事实核查作为一种“工具箱”的角色,呼吁事实核查新闻讨论中关注媒介体制、社会阶层等关键因素,以及认识真实的生产与传播受到政治经济力量的支配。  相似文献   

7.
事实核查是全球新闻业用以应对数字化浪潮冲击所尝试的新闻创新项目之一。有别于欧美国家通常由专业新闻机构或人员从事事实核查,由平台发起、用户参与的信息纠偏成为我国本土的一种核查创新。本研究通过一项三因素混合设计在线实验(N=508),检验了不同媒体来源和行动主体组合作用于真假新闻核查时,对中国社交媒体用户新闻真实性判断和转发倾向的影响。结果显示,接触事实核查能够显著降低人们对假新闻误以为真的判断,同时提升他们对真新闻的准确度感知。其中,新闻机构和专业人员完成的“识真”式事实核查具有尤为显著的正面效果;相反,两者在“辨伪”式事实核查中未显示出有别于辟谣平台和网络用户的影响效果。文章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对事实核查创新实践的可持续性,以及如何将其纳入我国当下的虚假信息治理等问题做出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20,(7)
以新冠肺炎早期(2019年12月31日-2020年1月20日)代表性专业媒体的报道为样本,研究发现:官方机构的疫情信息通报占据着消息来源的主导地位,一线医务工作者总体被忽略,通过记者采访核查获取一手消息来源占比少;消息来源的偏向性一定程度延误了对早期"人传人"核心事实的及时发现和传媒早期风险预警的迟滞;多种现实因素的"叠加"影响,共同导致了这一现象的产生;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早期萌发阶段,在落实媒体早期疫情事实的实际报道权基础上,建议专业媒体:一是采纳政府和专家权威消息来源的同时仍需加强记者采访,尤其应加强对核心信息的重点核查;二是借助社交媒体及其大数据,及时挖掘来自基层的核心事实,并加强记者专业的事实核查、深度追踪与实时报道;最终双向合力发挥专业媒体独特的早期风险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9.
林嘉琳  师文 《青年记者》2023,(23):19-22
Chat GPT的出现启动了人工智能从分析式AI向生成式AI转变的进程,全面冲击了传统新闻事实核查模式。本文基于对智能传播领域的观察,从主体、技术、认知结构三个角度,探讨了AIGC(人工智能内容生产)对主流媒体开展事实核查的主体冲击,以及主流媒体应用AIGC进行事实核查的技术壁垒和工具局限,提出构建智能化的新型把关体系、组建专业化的事实核查队伍、完善规范化的行业自治制度,以期实现算法向善,促进事实核查和新闻传播行业整体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国际新闻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国外受众了解中国的窗口。国际新闻的错位特征,即事实、媒体、受众不在同一传播平台,使国家形象的塑造出现了国内与国外断层的现象。一方面,受众、媒体(国外媒体)远离事实,导致国外媒体对有关中国的报道不一定客观真实,导致"他塑"不稳定性;另一方面,事实、媒体(国内媒体)远离受众,国内媒体对国外受众的调查不够,国外受众对国内媒体的信任不够,导致"自塑"的不给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利用国际新闻传播塑造国家形象时,要充分认识到国际新闻的错位特征,力争通过国内媒体的报道影响国外媒体有关中国的报道,减少国家形象传播过程中的不稳定性和障碍。  相似文献   

11.
在新媒体环境下,因为报道的半途而废,没有能够揭示事实真相和事件全貌,造成了事实上的新闻"烂尾",而让读者"悬疑"。随着舆论新热点的不断出现,这些"烂尾"新闻迅速被媒体和受众遗忘,除了浪费了大量"注意力"资源以外没有留下任何反思。本文以"院士讲座上的睡觉学生"这一舆论事件为例,从角色定位、职业素养和媒体机制等方面分析了这一类新闻"烂尾"与"悬疑"反映出的问题,呼吁整个行业树立危机意识,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媒体从业者、媒体机构、媒体管理部门和新闻教育机构四方面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国内报纸纷纷开设言论版,欧美媒体言论与报道分开的理念和做法,与新闻专业主义一起,被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所知晓和接受。与此相对,国内媒体一直居于主流地位的是"用事实说话"的报道观,而且随着以"焦点访谈"为代表的电视述评的兴起和流行,叙议结合、言论与报道融为一体的节目样式,被认为是符合电视特性的评论或深度报道方式。由此,言论与报道的"分开"及"融合",成为我国媒体上冲突、并存的两种新闻理念。本文认为,除了媒介因素,强调媒体的宣教功能,比较倾向于"用事实说话"的报道观,而一个以专业标准为新闻尺度,以信息传播为旨归的媒体,言论与报道分开是一个自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8,(9):15-20
社交媒体时代,虚假新闻这一老生常谈的问题具有了新的传播特性。作为一家带有新闻属性的技术公司,Facebook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并与专业的事实核查机构合作,治理平台虚假新闻泛滥的问题,推动着平台的良性发展。本文通过梳理分析美国社交媒体虚假新闻泛滥的现状及原因,较为全面地论述了Facebook治理虚假新闻的创新举措,在对Facebook虚假新闻治理进行反思后,最后提出了Facebook对中国社交媒体虚假新闻治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全球事实核查运动已逐步走向制度化,目前,国际事实核查网络(IFCN)建立了事实核查的实践共同体,制订了事实核查工作方式的规范标准,同时形成了超越国家边界的跨国组织网络和价值认同。本文从报道样式和职业实践两个维度构建核查对象、推理方式、职业行为特征、跨国行为特征的四个比较方面,对12个事实核查典型案例的工作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得出专业政治核查、公共信息核查、社会管理核查、战略宣传核查等四种工作模式。本文提出,在事实核查的全球新闻创新过程中,经由多元主体协商暂时性地形成了制度化结构,即“全球新闻创新共同体”。这种共同体视角表达了事实核查工作方式多元化发展的规范性愿景。  相似文献   

15.
拄采访与报道阶段的事实核查,一般指对文章中的核心人物或机构做背景调查,以筛除初始阶段新闻做假的可能.美国传媒的事实核查制度始于百年前的普利策时代,他的名言是“准确,准确,准确!”  相似文献   

16.
庞俊 《传媒》2021,(9):55-56,58
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引擎,人工智能(AI)自面世以来,正在改变着整个媒体行业.人工智能技术以"声色俱佳"的报道形式,拉近了新闻与受众的空间距离.目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手国内顶级AI技术研发机构,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在国内主流媒体的普及应用,开发出涵盖智能采集、生产、分发等环节的智能编辑工具库,开启了媒体行业智能化的先河,极大丰富了主流媒体转型升级实践.本文将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工智能编辑部"的创新"智"造进行分析,探讨未来人工智能在创新新闻流程中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22,(4)
本次俄乌战争中,出现了很多旨在针对互联网上传播的纷繁复杂的消息进行事实核查的自媒体或机构媒体,信息开源导致“打明牌”的时代已经到来。与此同时,这种事实核查平台开源信息社群的存在,正在重新定义舆论战的行为边界。此次舆论战呈现出是一场“事先张扬的攻防战”,在各方机构势力混杂、信息来源复杂、社交水军搅局、一手信息缺乏的情况下,权威媒体应该保持冷静中立,严格遵循二手信息报道的专业主义原则,做好信息交叉验证和事实核查,维护自身的公信力和声誉。  相似文献   

18.
VR技术即是虚拟现实技术,其明显特点是以360°全景视角对新闻内容进行有效扫描,从《纽约时报》发布全景APP开始,很多机构都尝试使用VR技术报道新闻。在2016年"两会"期间,新浪等媒体的VR报道对VR技术在新闻界的应用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媒体机构喜爱的全球性媒体。本文通过分析VR技术在新媒体中的运用模式,了解在这个过程中的运用流程,同时提出VR技术在新闻媒体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随着虚假信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广泛传播,如何修复机构媒体把关能力削弱后的媒介体制,使之具备必要的问题信息冲击耐受力,成为当下关键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结合事实核查的中国实践和韧性修复的全球经验,从虚假信息应对的个体和媒体韧性两个维度出发,构建了系统韧性的跨尺度指标,提出了将事实核查作为系统韧性有机组成部分的分析框架,以期对未来的比较媒介体制和数字新闻真实观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外媒速览     
美主流媒体纷纷布局无人机新闻采集2015年1月12日,CNN宣布与美国联邦航空局就在美国国内使用无人驾驶飞机采集新闻素材达成一份协议。15日,包括美联社、《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盖蒂图片社等在内的10家新闻机构宣布组成联盟,与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暨州立大学合作开展测试,通过小型无人机采集新闻视频、图片等素材,项目目前主要侧重安全性能测试。点评:无人机将为新闻业带来重要机遇已经是事实,国内已有不少媒体组建专业团队。《中国记者》2014年第10期曾组织"焦点"栏目组稿《无人机航拍:谁在用,如何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