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强  李本乾 《出版科学》2016,24(2):105-108
通过对中美英的国际贸易规模、结构、国际竞争力指标等多方面的统计分析,发现经过1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传媒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已超越英美,但竞争优势在缩小;中国传媒类服务的国际竞争力与英美等国差距巨大;英美传媒产业数据表明传媒产业的服务化已成为国际趋势;美国在核心传媒服务——版税和许可费服务方面专业化程度高,在国际上具有垄断性优势。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媒业的集团化与核心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中国传媒业已进入集团化发展时代,但中国传媒集团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在传媒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如何增强实力,赢得规模竞争优势,实现做大做强目标,是中国传媒集团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难题,而要破解这个难题,必须依赖核心竞争力来实现。本文结合我国传媒业的实践,阐述了中国传媒集团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特点,分析了中国传媒集团核心竞争力形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能使一国传媒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赢得竞争优势的,是这个国家传媒业的国际竞争力,而这种国际竞争力必须通过许多具有核心能力的媒体(集团)的合力才能获得,舍此别无他途。因此,致力于打造中国媒体(集团)的核心能力,是中国传媒业塑造国际竞争力的重中之重。应该通过基于核心能力的传媒竞争力的战略管理,使面向国际市场竞争的中国媒体(集团)逐步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随着出版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我国出版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到新闻出版、全民阅读、"扫黄打非"、知识产权保护等内容并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新任务后,出版产业更是迎来  相似文献   

5.
科技出版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卿 《出版科学》2008,16(2):14-18
文章认为,科技出版国际竞争力是一系列要素和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作者在简要回顾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由制度要素、资源要素、组织要素、需求要素、技术要素和出版物产品要素等主要指标构成的科技出版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进而对相关的指标要素逐一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我国科技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的简单描述,分析了我国科技出版国际竞争力比较弱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的大语境传播背景要求中国传媒走出国门,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中国人自己的声音”。只有打破目前国际不平等的新闻传播秩序,才能使媒体发挥其社会功能、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等。这就对中国传媒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提升提出了要求。在阅读过的大量对中国传媒走向世界的研究著作中,笔者不甚同意里头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科技出版作为一种较之大众出版、教育出版更易走向国际化的出版类别,它不但肩负科技信息交流的重任,而且直接影响到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英语语系国家如何巩固科技出版的垄断地位,后发国家如何尝试参与国际科技出版竞争并共享科技信息,科技出版国际竞争力该如何衡量、我国科技出版的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9.
强月新 《新闻前哨》2012,(12):103-103
《传媒竞争力:中国特色的路径选择》(包国强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基于市场角度系统研究中国传媒竞争力问题的发展新闻学著作。  相似文献   

10.
曹琳娜 《出版科学》2009,17(6):107-108
发达国家的大型科技出版集团几乎垄断了全球高端科技出版市场。在科技全球化背景下,提升科技出版国际竞争力,不仅成为发达国家进一步巩吲其科技出版地位的战略举措,也是后发国家出版界尝试参与国际科技出版市场竞争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胡颖 《新闻传播》2006,(12):10-11
在媒介业集体下海试水、国际传媒巨头虎视耽.耽的市场环境下,打造传媒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了中国传媒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途径。那么究竟什么是传媒业的核心竞争力,传媒怎样才能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将以凤凰卫视为个案,分析传媒核心竞争力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的不足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永平  殷正坤 《编辑学报》2002,14(5):350-362
探讨增强我国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的途径.认为期刊结构、人力资源、期刊市场及影响因子是影响科技期刊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加强编辑队伍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市场意识是增强我国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朱丹红 《出版科学》2007,15(3):66-68
随着经济文化对外交流的发展,科技图书市场逐步趋向国际化,国际投资是中国科技出版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方式.本文主要介绍了科技出版企业国际直接投资的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14.
从国内国际两个视角,在考察我国出版企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形势和国内出版体制改革背景及出版强国建设目标要求的基础上,根据文化企业特征和我国出版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出版企业竞争力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提出新形势下我国出版企业竞争力构建主要途径和策略,旨在为出版社转企改革后增强竞争力提供参考借鉴,进而促进我国出版业科学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5.
传媒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媒业正面临着日益加剧的竞争态势,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不断增强自身的核心能力,是传媒应对和驾驭市场竞争的必由之路。那么,传媒竞争力应该由哪些指标来表征?通过实施一定战略来提升传媒竞争力的效果如何才能得到科学的评估呢?要对传媒竞争力进行实际监测,对传媒竞争力提升战略的实施效果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6.
运用波特的集群"钻石"模型浅析中国出版业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以后,中国出版业在向市场化、集团化、产业化转变的进程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运用波特的集群"钻石"模型,对中国出版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朱卫志 《传媒》2021,(1):27-28
我国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的建设,已经成为具有重大战略价值的系统工程,不仅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应有之义,也是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路径.本文从英文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平台、科研学术共同体、数字期刊评价四个方面入手,对打造我国科技期刊国际竞争力的生态圈层提出实施策略,以期进一步拓展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思路与空间.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竞争力问题是世界上从国家到城市和地区再到产业和企业普遍关注的课题。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现代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世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与升级、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国际竞争力研究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9.
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仅对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及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综述了文化产品的定义、分类、统计和特性的相关研究、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我国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发展现状的相关研究,以及提升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策略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课题组 《传媒》2015,(14):34-36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十分重视包括出版业在内的文化走出去工作.习近平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提出明确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提高文化对外开放、提升我国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出版产品作为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承担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特色文化的重要使命和任务,这就要求我国出版业必须不断提升出版产品国际竞争力,为文化走出去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