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影作为一种娱乐导向大众媒体具有议程设置属性和效果,电影话语的建构可以被视为一个对观众进行媒体议程设置的话语体系,这一体系有可能同时包含一级和二级议程设置。通过在电影的母题、类型、叙事和视听语言等方面为特定议题赋予不同的显著性,或是为议题与议题之间建立激活标签从而改变后者的态度可达性,电影创作者可以在电影的话语建构中对观众形成议程设置效果。  相似文献   

2.
凌菁  黄思 《中国出版》2014,(19):30-33
李普曼在《舆论学》一书中提到,我们头脑中关于世界的图景都是通过媒介对外在世界的建构形成的。议题设置是媒体建构世界的主要手段,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断。[1]它主要通过两个层面的显要性转移来进行,第一个层面是客体议程的显要性转移,客体是指我们的注意力所指向的事物,或者我们对之持有态度或意见的事物。[2]媒体通过选择客体来决定人们看什么;现实世界的环境太复杂,变化太快,人们没有办法直接去了解它,媒介成为人们获取外部信息的主要渠道,媒体客体议题的选择决定了人们的认知层面,以告诉人们“想什么”的方式来引导人们把注意力和关注度集中在某些特定的问题上。第二个层面是属性议程的显要性转移,属性是指充实每个客体图画的那些特点和特性。[3]每个客体都有无数的属性,媒体通过选择和突出某一属性来引导人们怎么看,影响人们的态度层面。个体由于经历和认知有限性,在获取议题的时候,常会产生一种导向需求,即人们尝试提取意义的努力,这种引导主要依靠大众媒介来完成,大众媒介通过建构事物意义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释。本文从议程设置的角度对《潇湘晨报》的女性议题进行分析,来探讨媒体是如何建构女性形象以及女性形象在媒体中的呈现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文本分析和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来考察报纸媒体对翟天临事件的议程建构。本研究共收集和分析了326篇新闻报道,结果显示,议程设置理论视域下"链式曝光"事件表现出水平媒体牵头,垂直媒体扩散的议程融合设置模式,属性设置的路径表现为议题→属性→议题的传递与扩散,在具体媒介呈现中"链式曝光"事件的某些议题和属性之间存在相关性,考察这些相关性后发现,媒体以一定的逻辑关系来建构议程,从而影响公众对于议程的理解。这一研究在如何发挥好议程设置功能的问题上,能够给予传统媒体一些新的启示,也为第三级议程设置理论的中国本土化研究提供些许实证材料。  相似文献   

4.
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肖在其著名论文《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中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等信息传播活动会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从而影响着人们对各种事件重要性的判断。关于议程设置的研究,实际上涵盖了两个交互作用的过程:自上而下的“议程设置”和自下而上的“议程建构”。议程设置过程是指大众传媒向公众传播各种议题的相对重要性,并影响其判断的过程,关注的是传媒议程如何影响了公众的议程;议程建构过程,指政治精英的政策议程受到各种因素(主要包括传媒议程和公众议程)影…  相似文献   

5.
王舜 《青年记者》2013,(2):16-17
在网络环境下,议题属性显要性并不总是由媒介决定,议题属性议程设置成为一个非闭合的流程。本文尝试以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浙江代表团"旗袍秀"事件为例,探析网络环境下议题属性显要性转移的路线,并以此观照个体、社群、媒介、公众、政策等之间的议题属性议程设置新特点。浙江代表团"旗袍秀"事件与议程设置1.第一阶段:议题的媒介显要性获得和转移及属性显要性设置2012年2月29日,浙江在线刊登了一篇题为《百年华装看旗袍丝博中国旗袍百年展3月晋京展出》的文章,  相似文献   

6.
网络媒体已经成为民众重要的舆论空间,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对引起民众关注的议题进行有效引导、正向传播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与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试以议程设置理论来解读近年来一直成为突发公共事件重要议题的动迁事件与环境污染事件在2012年的舆情发展态势,试图在厘清新媒体情境下议程设置过程的基础上为议题的有效引导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环境议题"PM2.5"为研究对象,以议程设置为理论框架,着重于属性议程设置,分析2012年5月1日至2013年5月1日期间"PM2.5"议题在中国的议程设置过程,考察真实世界指标、政策议程、媒体议程、网民议程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舆论与真实世界并非完全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媒体报道与网民议程相关,但相互间设置关系较复杂;媒体和网民议程的信源及对象选取差异较大;两者议程属性皆偏重"现在-问题"型,停留在"浅绿色"环境观念阶段;媒体议程情感偏中性,网民议程多负面。本研究改良了传统议程设置过程模型,提出我国环境议题建构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报纸如何设置优先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薇薇 《传媒观察》2005,(11):36-37
传播学中,议程设置理论最早是由美国传播学者麦康和肖两人在1972年的一篇论文中提出的,他们首次提出了一种理论假设:媒介引导公众形成舆论或转变已有的舆论。这里的“议程”是指媒介选择报道的事件并对其进行排序,具体也可指称对某一事件或议题的报道。这一理论假设在日后的许多实证研究中被屡次证实.使得人们对议程设置理论有了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岳琳 《今传媒》2020,(4):10-13
文章基于框架理论和议程设置理论,以传统主流报纸为研究对象,借助内容分析方法,探究2013年至今农家书屋工程实现全覆盖建设转向后媒介形象的呈现现状、媒体建构"农家书屋"形象的议程设置和框架策略。研究发现,一方面农家书屋的媒体形象以积极正面为主,传统主流报纸通过农家书屋的正面形象建构和书屋建设议题的正面呈现,构建书屋建设欣欣向荣的图景,引导公共文化服务农民的主流价值观;但另一方面,传统主流媒体在农家书屋新闻报道中的身份角色更趋近于代言人,仍存在信源单一、报道程式化、议题失衡致使农民主体地位消失的情况,体现了一定的媒介偏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香港电影<大事件>为切入点,围绕"谁影响了议程设置"这一中心,具体分析故事中矛盾对立的三方--媒体、警察、劫匪,他们在设置议题的权力争夺中各自实施了什么样的手段,又在议程设置过程中实现了什么样的角色转换.然后由影片发散出来,引发对现实问题的进一步思考,针对媒体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在幕后影响议程设置的利益集团、网络传播为草根群体争夺话语权提供可能等问题,在阐释分析的同时,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在突发事件频发的时代,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不能盲目追求爆炸性、独家性,而应充分考虑突发事件报道的社会影响.议题属性设置理论为媒体的突发事件报道提供了一个视角:议程是由一系列议题组成的,不同的议题被赋予不同的显著度,因为在议程中每个议题的重要性是不同的,而每个议题本身又包含着许多不同方面印每个议题都有其自身的属性,这些属性可以用来评价或思考这个议题.正如媒体对不同的议题的设置会影响该议题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程度,媒体对于某个议题不同属性所赋予的不同显著性,会影响受众对于该议题的认识.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通过对于事件属性的选择,可以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突发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传媒议程设置关注媒介把什么议程以及如何展示这些议程给受众.本文探讨<南方都市报>建构"许霆案"议题的方式,即在报道时间和呈现方式上突出其重要性,加强"许霆案"与受众的贴近性,提升事件意义的普遍性以及在"客观报道"中隐藏倾向性,并指出要理性认识传媒议程设置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新闻媒体要主动设置议题,这几乎是媒体的一个共识,尤其在新媒体冲击下,对传统媒体而言议题设置更显得迫切而重要。本文以江西地方传统媒体在"感动中国"人物龚全珍的宣传报道过程中,利用微博这一网络媒体进行议题设置和舆论引导所产生的舆论效力为样本,探讨地方传统主流媒体如何提高网络议程设置能力与传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立足议程设置和健康传播理论视角,以202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的人民日报微博作为研究案例,用内容分析法研究其议程设置特点,以透视主流媒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反应.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微博通过议程客体和议程属性的双重设置,塑造了一个客观中立而注重民生的主流媒体形象.同时,人民日报微博通过正反属性显要性,在正面突出成...  相似文献   

15.
媒体是危机传播过程中的议题设置者,起着引导舆论导向的作用。媒体用议程设置控制报道的内容和角度,进而影响着公众对危机事件的评判。尤其在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需要媒体,公众更需要媒体。媒体的危机报道对于疏导公众心理和塑造国家形象、化解社会危机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面临着新的挑战。微议程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对网络上舆论引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媒介环境下,媒介伦理失范、议题的过度延伸等现象凸显。本文通过对"成都被打女司机"事件的分析,还原了新媒体平台上微议程建构的过程,认为媒体应以正面报道为主、合理利用新媒体社交平台并培养正能量的"意见领袖"、提高新闻工作者的媒介素养,希望对当下新媒体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魏然  蒋晶 《国际新闻界》2015,(2):142-167
中国形象为何?西方媒体如何在常规报道中描绘中国这一正在崛起的经济大国?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研究从议程设置的角度审视关于中国(包括上海)的报道。具体地,本研究通过2013年西方媒体相关议题报道的数量、显著性等方面来考察其第一层和第二层的议程建构。研究揭示了有关中国的媒体议程和有关上海的媒体议程之间的密切关系。研究结果还显示精英媒体的商业报道在塑造中国形象上的议程设置作用,这阐明西方媒体中的动态议程设置过程。更重要的是,本研究发现西方媒体试图平衡对中国的正面和负面评价,而把媒体注意力引向世界舞台。最后,文章在文化和软实力,以及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形象的背景下对结果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数字时代中需对议程设置理论重新检验,结合唐纳德·肖教授的访谈和新近研究成果发现,垂直媒体的权力逐渐向水平媒体转移,社会化媒体强调议题时从传统媒体中借鉴背景内容,议程设置理论正吸纳所有媒体。传统媒体提供议程设置的第一层议题对象,而社交媒体提供第二层属性,二者可能在主题上达成共识,但在属性上存在分歧。议题融合中同时融合了主题和属性。反向议程设置中新闻记者对实际或想象的公共利益做出应对,公众议程获得关注,普通公众凭借社交媒体获得赋权。议程设置可用于测量社会稳定,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间的共识系数可作为参照,"导向需求"理论在社交媒体中依旧适用。  相似文献   

19.
郑燕梅 《新闻世界》2014,(8):344-345
议程设置功能是西方传播效果研究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对特定社会事务的关注与报道,能够通过新闻信息的传播将公众及社会引向特定的关注方向。马航事件是一次突发的重大航空事件,对这一事件的处理体现了政府部门的应对能力及媒体的社会责任感。本文重点分析议程设置功能在马航事件报道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20.
大众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agendasetting)是指大众传媒通过大众安排讨论话题,引起公众的注意,从而进入公众议题,影响公众原有的思想和观点。议题设置可以把受众的注意力导向某些特定的问题或争端上。“议程设置是一个过程,它既可以影响人们思考什么问题,也能影响人们怎样思考”。运用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理论对三峡工程的“媒介议题”和“公众议题”进行分析,我们看到:大众传媒围绕“三峡工程”进行的媒介议程设置方式是循序渐进,逐步扩大影响和强化效果的。媒介议题设置使受众经历了对这项工程知之甚少、到十分关注、直至共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