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给读者最大的满足苏州日报总编辑李天岐苏州日报为搞好改版,在去年10月份便着手在读者中做详尽的阅读需求调查。结果显示,读者强烈要求增加地方新闻的鲜活度和深度,要求多报道老百姓身边的事,多让读者参与,多让读者说话,同时要求加大舆论监督力度。此外,读者还要求版式更具现代气息。心中有读者,掌握了读者真正的需求,改版就有了底数,有了方向。为此,我们果断革除了部分游离读者和信息量不足的版面,特别是一些从内容到形式都显陈旧的专版、专刊,新增了地方新闻版、社会新闻版以及《读者之声》《人才天地》《现代家政》和《法制…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新闻事业史上,有过三次新闻改革,即为:1942年以延安《解放日报》改版为标志的新闻改革;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为标志的新闻改革;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二十多年的新闻改革。第一次新闻改革这次新闻改革是以1942年4月1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致读者》,中共中央宣传部发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为标志,与延安整风运动同步进行。其历史背景是:从1942年春天起,中  相似文献   

3.
时代在飞速前进,新闻报道的方法也在不断更新。新年伊始,在新一轮改版后,我们看到了一份版式更加活泼,内容更加丰富,更具时尚气息的《扬子晚报》。改版后的扬子延续了以往重视新闻的传统,并对新闻进一步细分,使读者能一目了然地接受所需信息。其中经济新闻版(B1版)——“经济视野”  相似文献   

4.
改版致读者     
《新闻世界》2016,(1):1-1
2016年第一期,《新闻世界》改版了。我们坚守新闻学术园地,是因为作为世界传媒大国,中国新闻学界与业界应该有相应的理论建树,我们理应参与世界新闻传播业的交流;我们坚守新闻学术园地,是因为新闻传播学近年虽渐成显学,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研究却成为了短板,尤其是对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创新研...  相似文献   

5.
陈新  盛勇 《新闻前哨》2013,(9):74-75
《咸宁日报》在新一轮改版中,注重在头版编发时事新闻,增加新闻信息含量。一方面,把读者关注的重大时事新闻放在头版,另一方面,开辟"要闻速递"栏目,编发国内围外重要时事短新闻。总结改版以来的探索,在地方党报头版编发时事新闻,应注意如下几点。精心策划凸显新闻重要性、贴近性  相似文献   

6.
新华社主办的《新闻业务》、《新闻摄影》、《新闻纵横》三刊,从明年一月起合而为一,在《新闻业务》的基础上改版发行。为了搞好改版工作,我们特将本期作为改版试刊,以便听取各方面读者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2001年岁末,《扬子晚报》新一轮的改版给寒冬中的读者送来浓浓春意。作为江苏的强势媒体,《扬子晚报》一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几乎每年在改版上都有动作。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改版是在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其中最抢眼的是新增加的英语新闻版,让人耳目一新。英语新闻版  相似文献   

8.
自去年开始,党报纷纷举起了改革的大旗,特别是以“增加新闻量,增加可读性”为最为引人注目的特点。在这次改版大潮中, 《南方日报》自1998年以来进行了第三次改版扩容,对版面进行了较大调整,取消了时效性不强的周刊和读者面窄的专版,合并内容重复的专版,扩大读者普遍关注的一些专版版面。  相似文献   

9.
解释性新闻是对新闻事件的生成原因、影响范围、发展趋势和深层意义进行解释的报道形式。自上世纪30年代诞生于美国起,这种形式被广泛应用于严肃性报纸,成为帮助读者认知复杂世界的有力工具。本文以2010年改版后的《辽沈晚报》部分报  相似文献   

10.
张庆 《今传媒》2013,(5):81-82
本文从《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的改版事实出发,探讨这种渐进式"新闻本位"回归的变化,从三个方面进行说明:变化是时代的需求;变化是民众的呼唤;变化是新闻人的职责。本文从新闻改革的角度重点分析《新闻联播》这档我国收视率最高的新闻节目的渐进式变化的本质,从"宣传本位"向"新闻本位"靠拢、回归,更加符合新闻传播规律,能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文中收视率数据、改版前后对比的图表和大量改版后节目内容的案例分析为本文的论点提供了很多直观的佐证。  相似文献   

11.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今年的《新闻传播》又改版了。展现给读者的是我们的心血,但我们的心是忐忑的:“画眉深浅入时无?”这次改版,基于如下的考虑:自从2002年初改版,至今已经五年,需要一个新装了。第二,理论性刊物,能不能有个轻松一点的面貌呢?有如下的想法:版面要轻松,内容要更深、更广、更厚重、更贴近、更可读。我们因此增设  相似文献   

12.
近期石家庄电视台谋划改革创新先从新闻综合频道开始,将新闻综合频道由过去的大综合,改版为严格按照新闻规律定位的以《民生关注》、《特别点击》为龙头的七档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自办新闻类节目贯穿的新闻频道,形成了一个全面、综合报道省会新闻的整体,实现了"建立省会一流新闻传播平台,争夺省会第一话语权"的改版宗旨.为此体现了消息快速、亲民、纵深的几大变化,收视率大幅攀升,广告创收比上一年同期增长19%.  相似文献   

13.
2010年第一期《军事记者》进行了改版,其中一项是把每期评论员文章改成了卷首语,有感于七八年前的一件往事,第一期卷首语我写了一篇《拿什么献给你,我的读者》的小稿,想借此强调一下我们新闻人的读者意识。强调强化读者意识,是有感于眼下我们面临着的诸多挑战。第一个挑战。是读者变化的挑战。过去我们办报,往往是靠着信息不对称来抓读者:  相似文献   

14.
2004年5月1日.上海电视台体育频道的三档新闻同时改版,由原来的中午12点档(以下简称午新闻)、晚上7点档(以下简称晚新闻)、夜里10点档(以下简称夜新闻)的《体育新闻》分别改为《体育速递》、《体育新闻》和《体育夜线》。改版后的体育新闻播出时间和长度没有变.但从内容、形式以及定位上都做了较大改变。本文将通过抽取小样本的方法.探讨改版前后体育新闻的变化.以此来分析改版后体育新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面对激烈的竞争,地州党报要想持续地、不间断地吸引读者,就必须在做强、做优时政新闻的同时,加大社会新闻的报道力度,让地州党报在社会新闻报道中发出自己的强音。为此,近年来,《巴音郭楞日报》进行过多次改版,旨在千方百计增加时政新闻可读性的同时。以社会新闻、民生新闻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1956年7月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发表了社论《致读者》,向广大读者宣告了其改版的三方面要求,在全国打响了第二次新闻改革的第一炮。在《人民日报》改版的推动下,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报纸都纷纷展开了各自的改革,复刊的《文汇报》便是改革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7.
央视《新闻联播》是全国各个电视台必播的新闻节目,反映了国家发展趋势。随着时代的进步,央视《新闻联播》也在逐渐发生改版,改版后的央视《新闻联播》改变了过去千篇一律的呆板形象,焕然一新,更加具有亲和力,被称为央视新闻"变脸"。央视新闻"变脸"成功的改变了传统的《央视新闻》的形象,增加了收视效率。  相似文献   

18.
沈建波 《新闻实践》2003,(11):29-31
按照报社今年的改版要求,我们在编辑《政治与社会新闻》版时,努力在拓展版面的新闻性、开放性、知识性、服务性上下功夫,以"三贴近"为指导思想,以"四个性"为编辑标准,力求政务活动报道体现庄重严肃和生动活泼的谐调一致。应该说,改版以来,《政治与社会新闻》版的面貌有了初步变化,版面有了一定的亲和力,正向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向发展,以住工作性较强、内容枯燥的稿件,正逐步退出版面。围绕改版要求,我们就加强政务活动报道的策划和创新,主  相似文献   

19.
2005年8月,《深圳特区报》进行了一次比较大的改版,将原来的带副刊性质的B叠改头换面成社会新闻版块。当时正值民生新闻开始在各报走火走旺之时。也是党报受都市报冲击最厉害的时候,《深圳特区报洲匝势而为,将原来夹在A叠之中、淹没于时政新闻中的社会新闻提将出来,并做多做强,单独成叠。两年多来,在数次读者调查中,社会新闻版块都获得了较高的评价。笔者从改版至今一直在社会新闻版块做编辑。  相似文献   

20.
编读互动     
《新闻世界》改版后在栏目设置、版式设计等方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内容注重对新闻背后的深度挖掘,突出了故事性、可读性。希望《新闻世界》越办越好!——六安读者董莉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