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促进海峡两岸的教育交流 ,应台湾有关方面的邀请 ,本人于前不久赴台湾进行教育考察和学术交流。通过实地考察 ,参观学校的各种设施、教育基地及课堂教育教学情况 ,与学校领导、教师和家长会会长座谈、交流 ,了解了一些台湾中小学教育的基本情况 ,感觉其具有以下一些突出特点。家长委员会 (简称“家长会”)在学校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家长会是个增进学生家长与学校密切联系 ,共谋学校教育整体发展之计 ,热心参与教育的推进与实施的组织。台湾的学生家长都以能担任家长会领导成员 ,尤其是正、副会长为无尚光荣。家长会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  相似文献   

2.
家长会是学校教育、班级教育与家庭教育联系的一种最好形式,是学校素质教育‘向家长展示的一个最好“窗口”,更是学生向家长汇报的一个最好“舞台”。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会成了学校和老师向学生家长报告“考试成绩和名次”的“告状会”。的确,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今天,改革学生家长会势在必行。为此,笔者就“展示型”家长会模式进行了粗浅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怎样开好家长会已是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关注的课题。由于持有不同的教育理念,有些学校和老师认为家长会的主要任务是将学生的在校表现及时通报家长,便于家长采取适当措施配合学校的教育管理。有的学校和老师认为家长会的主要目的是把学校教育管理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及时告知家长,以求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推动学校教学效果等等。因而,家长会往往是一言堂,校长的讲话可谓放之四海皆准,老师的介绍也是千人一面,家长们也认为家长会不过是例行的探亲会。笔者认为,要开好家长会必须立足于“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切实把学生摆在中心位置,让学生充当家长会的主角,将家长会打造成一个展示学校教育成果的平台。笔者谈谈这样做的几点认识和理由:  相似文献   

4.
许丽萍 《山东教育》2005,(23):80-80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家长会是每个学校常规的家长工作,但是很多老师和家长反映,家长会经常是老生常谈,往往由教师交代任务,家长被动接受,最多是几个家长介绍教育经验,因而效果不佳。分析原因,主要是教师对家长会价值导向的认识没有更新:认为家长会的主角是教师,任务是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我园就家长会进行了改革,主要从调动起家长参与家长会的热情人手,把家长会看成是家长与教师经验互长过程。  相似文献   

5.
怎样开好家长会已是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关注的课题。由于持有不同的教育理念,有些学校和老师认为家长会的主要任务是将学生的在校表现及时通报家长,便于家长采取适当措施配合学校的教育管理。有的学校和老师认为家长会的主要目的是把学校教育管理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及时告知家长,以求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推动学校教学效果等等。因而,家长会往往是一言堂,校长的讲话可谓放之四海皆准,老师的介绍也是千人一面,家长们也认为家长会不过是例行的探亲会。笔者认为,要开好家长会必须立足于“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切实把学生摆在中心位置,让学生充当家长会的主角,将家长会打造成一个展示学校教育成果的平台。笔者谈谈这样做的几点认识和理由:  相似文献   

6.
家长会是学校教育、班级教育与家庭教育联系的一种最好形式,是学校素质教育向家长展示的一个最好“窗口”,更是学生向家长汇报的一个最好“舞台”。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会成了学校和老师向学生家长报告“考试成绩和名次”的“告状会”。的确,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今天,改革学生家长会势在必行。为此,笔者就“展示型”家长会模式进行了粗浅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了能成功地召开好“展示型”家长会,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开展活动,积累素材成长在学校,成人在学校,成功在学校,成才…  相似文献   

7.
台湾中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两大重要领域是学校与家庭,分别以学校家长会和子女学业为重心。影响台湾中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自然属性主要是性别和年龄,影响台湾中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社会属性主要是社会地位、学历与家庭收入。台湾中小学家长参与的经验和不足对大陆有以下三方面启示:加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实质性参与;激发低阶层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动机;平衡参与家长的性别和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8.
家长会是学校和家长互通情况,形成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合力,共同研究如何教育好学生的一种重要方式。然而,有些学校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操作上的失当,使家长会给家长、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意在促进家长与教师、家庭与学校相互交流沟通为宗旨的家长会,有些变味走调。笔者认为,只有切实改变家长会的“会风”,家长会才能真正收到实效。把成绩“发布会”变成学业诊断会由于高考和中考的压力,分数仍然是教育质量的代名词。为了鼓励竞争,一些学校便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包括本次考分、上次考分、进步幅度和其在年级和班级中所排的名次等)一一量化,在家长…  相似文献   

9.
家长会辨析     
一般中小学,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家长会,这已经形成老规矩,以致一代又一代的成年人,因获得“家长”资格,少不得尝尝“家长会”的滋味。过去说“母以子贵”,那是指儿子学成以后的结果,如今家长就能从“家长会”上尝到子女成长带来的酸甜苦辣。学校召开这种会议的出发点,恐怕主要不是为了听听家长的“宝贵意见”,而是有话要说:学校有什么要求,你们的子女在学校表现如何,使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孩子。至于家长,主要关注的还是学校老师的意见。仿佛无形中约定,家长只“带着耳朵”,正像他们的子女主要“带着耳朵”到学校“听讲”、“听…  相似文献   

10.
家长会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德育工作的一部分,她起着沟通学校与家长、老师与家长的桥梁作用。特别是寄宿制高中的学生,平时与父母的接触少,家长急切地想通过家长会知道学校的育人目标、教学思路、学校为学生所创设的生活环境和孩子所在班级的氛围以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生活自理能力、学习情况等。应试教育下,一切围绕着升学率,许多家长会开成了“告状会”、“报分会”,家长会上家长“胆颤心惊”,家长会后家中“暴风骤雨”,令孩子们对“家长会”痛恨在心,  相似文献   

11.
家长会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的渠道 是联结教师与家长的纽带,是促 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重要措施。但家长会历来是学生怨、家长烦的会。学生们甚至把“今夜有暴风雨”作为家长会的代名词。传统的家长会囿于教师讲、家长听,家长问、教师答的模式,效果往往不太明显。如何开好家长会,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让“暴风雨”变成“毛毛雨”,让孩子们更好地成才呢?我尝试让学生成为家长会的主人,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营造和谐氛围 家长会上,通常教师站在讲台上讲,家长坐在坐位上听,形成…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家长会是每个学校常规的家长工作,但是很多老师和家长反映,家长会经常是老生常谈,往往由教师交代任务,家长被动接受,最多是几个家长介绍教育经验,因而效果不佳。分析原因,主要是教师对家长会价值导向的认识没有更新:认为家长会的主角是教师,任务是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我园就家长会进行了改革,主要从调动起家长参与家长会的热情入手,把家长会看成是家长与教师经验互长过程。从拓宽家长价值视野入手,变“被动接受”为“…  相似文献   

13.
吴琦 《中国德育》2008,(9):38-41
家长会是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有效途经,成功的家长会有助于在家庭与学校,家长与教师之间建立一种“理解、互信、共赢”的合作关系。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教育的成功必须凭借,  相似文献   

14.
开家长会也要备好课□王稼杰家长会是学校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教导工作的一种形式。目前,中小学的家长会存在如下不足:①例行公事。由于教育领导部门有要求,因此,照例开过会算完事。②缺乏准备。不少人认为家长会无非是“通气”、“提要求”,不大认真准备。因此,家长会...  相似文献   

15.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学生家长的文化素养普遍不高,学生的家庭教育不太理想,因此,学校一直致力于提高家长素质,帮助建立学习型家庭,具体措施有:★两月开一次家长会。我校召开家长会主要是为家长提供一个接受再教育的机会。家长成了学校的特殊学生——“家长学生”。每逢家长  相似文献   

16.
家长会初探     
在升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压力下,家长会原有的功能已经丧失,正在“变味”。为了使家长会起到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家长交流,探讨教育孩子方法的“舞台”的作用,笔者认为:①做好规划追求实效;②分批召开家长会;③让家长感知孩子的优点与不足,让家长成为家长会的主角。  相似文献   

17.
变味的“家长会”黄彬,万荣林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家长会,其本意是加强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家长的联系,做到相互理解、相互沟通,共同将学生培养成材。然而,不少中小学的家长会正在走调变味,使学生闻风丧胆,使家长望而生畏。家长会变为“告状会”在家长会上,老师...  相似文献   

18.
家长会是班主任向学生家长开展集体工作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学校和家长互通情况、统一认识、研究如何教育好学生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家长会,家长和教师可以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实现因材施教,培优补差,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学校召开家长会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学生的发展。然而,一些学校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操作上的失当,管理上的不善,使家长会给家长和学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和负面影响。意在促进家长与教师、家庭与学校相互交流沟通为宗旨的家长会已经有些变味走调了。针对当前家长会的走调现象,笔者认为,只有切实改变家长会的“会…  相似文献   

19.
“要开家长会了!”当孩子告诉家长这个消息的时候,家长们会是什么反应呢?是烦躁,害怕,还是期望?每一位家长都想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这既是他们的权利,也是班主任的责任。开家长会是学校和家庭双方相互交流教育思想、共同寻找教育方法的重要途径。那么家长会该如何开呢?  相似文献   

20.
家长会是学校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一种形式,目的在于构筑学校与家长的友谊之桥、信息之桥、沟通之桥,为学生的成长共谋良策。但不少的家长会多数是班主任唱独角戏,家长一概是“听众”,没有发言的权利;学生更是一概被排斥在家长会之外,成为永远的“缺席被告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