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5 毫秒
1.
对我国8名优秀女子掷铁饼运动员(右手掷铁饼)的技术进行研究,利用三维运动快速解析系统获取数据,经皮尔森相关分析获得我国优秀女子掷铁饼技术的各个环节中与铁饼成绩相关密切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图像解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第11届全运会女子铁饼前8名运动员最后用力投掷技术的运动学特征以及产生这些运动特征的主要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李艳凤右脚着地瞬间躯干扭紧效果与超越器械效果比较好;我国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在转旋阶段用时较短,具有短时的转旋技术特点;李艳凤与宋爱民在转旋阶段的技术动作连贯性比较好,而且是在铁饼加速的过程中完成最后用力超越器械动作的;我国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的最后出手速度明显低于世界优秀运动员.但是,李艳凤的出手速度已经达到了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图像解析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第12届全运会田径比赛女子铁饼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掷铁饼最后用力技术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表明:前4名运动员在掷铁饼过程中的双腿支撑阶段用时较少,能够形成"运动链"用力、加速和较快的鞭打动作速度;第12届全运会女子铁饼运动员的身体重心速度在单腿支撑阶段下降幅度较大,在双腿支撑阶段下降幅度较小,铁饼质心速度在单腿支撑阶段下降幅度较小,在双腿支撑阶段急剧增加;第12届全运会女子铁饼运动员的出手速度与其最终成绩呈正线性关系,铁饼出手速度与最后用力过程的运行轨迹和运动员技术动作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
根据当前我国高水平女子掷铁饼技术时空结构特征,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我国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在比赛现场进行实际图像采集,得出运动员部分参数的主要专项技术指标,分析各技术环节动作的清晰节奏和整体技术动作的连贯加速,以及在各个投掷阶段中单个技术细节的参数来评价铁饼运动员的技术,把得出的数据与指标的分析结果和教练员进行沟通,指导运动员的技术训练。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新老两代女子铅球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三维摄影解析和运动学的方法,对我国女子铅球优秀运动员李梅菊等在2003年石家庄全国田径大奖赛上的最后用力阶段的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并与前国手李梅素、黄志红和隋新梅进行了对比,发现我国新老女子铅球运动员的最后用力技术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通过运用MEGAWIN12导肌电测试仪,对现阶段我国3名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整个投掷技术过程左右对称的8块肌肉进行生物电测试,发现3名运动员在投掷技术的各个阶段中每块肌肉的主要作用、工作的特点、性质及完成的情况,各块肌肉之间的协调用力情况,结合运动学的特点对运动员各个阶段技术表现的特征进行诊断,从肌肉用力的特点研究技能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适当的改进建议,进一步认识掷铁饼的技术动作和肌肉工作特点,为科学进行掷铁饼的教学和训练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右侧技术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时右侧技术 (右手投枪 )运作进行图像解析 ,获取相关运动参数并进行综合分析 ,分析显示我国优秀女子标枪运动员存在着最后用力准备阶段超越器械不充分 ,用力阶段发力顺序不合理等问题。分析研究可为一步改进技术 ,指导训练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掷铁饼技术的最后用力是整个技术过程的关键环节。用高速摄影与三维影片解析的方法对我国6名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的投掷技术进行测试,并在部分参数上与国外选手对照。用最后用力技术中人体与器械质心的速度变化和器械质心高、低点出现时机等多项指标,揭示人体─器械系统的运动学规律及其特征,找出我国优秀女子铁饼选手技术上的优势与不足,并针对技术状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用三维运动学分析的方法对我国4名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在旋转进行过程中肩髋部位的技术进行评定,研究发现运动员在旋转的准备和开始阶段肩髋速度变化合理,在过渡阶段铁饼速度下降较多。在整个旋转节奏上不太合理,致使铁饼在整个旋转过程中速度变化不理想,提醒教练员应重视过渡阶段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运用生物力学方法对铁饼运动员投掷技术的生物力学参数进行多层次的多元回归进行分析,以确立铁饼运动员在投掷过程中重要时相的关键技术指标与运动成绩的相关关系,揭示影响铁饼成绩提高的技术因素。结果表明,投掷铁饼的出手速度和出手角度与铁饼真空飞行距离呈显著相关性;投掷铁饼的出手速度的垂直分量与水平分量均与铁饼真空飞行距离呈显著相关性,其中垂直分量对铁饼的最终成绩的影响更大;铁饼投掷5个阶段的速度增量都与真空飞行距离呈显著相关性,其中最后用力阶段的速度增量对铁饼出手速度的贡献最大;前4个阶段铁饼速度增量与最后用力阶段铁饼速度增量呈显著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运用三维摄像测量法对运动员进行三维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8名运动员在开始阶段,人体重心与铁饼质心的轨迹以两种不同风格的"倒7"类型进入腾空阶段;人体重心与铁饼质心的位移说明了器械转动半径的大小,右脚离地时最小,进入腾空时达到最大,冠军李艳凤这一指标突出;两心的速度变化规律是开始一起加速,腾空时前者达到峰值,到最后用力时前者的急骤下降造成了后者的陡然上升;掌握好上肢发力时机至关重要,在一定范围内,最后出手时的肩臂拉引角越大,投掷成绩越好;最后用力阶段运动员不同程度的未能做出有效的左侧支撑用力动作。  相似文献   

12.
以单组纵向对比实验和长期的训练观察为基本方法,采用高速摄影和常规测试分别收集了研究对象实验前后的运动学指标、末端环节力量评价指标与专项成绩。统计结果显示:实验年份各项指标提高值均优于实验前三年各项指标平均提高值。分析表明:对女子铁饼运动员实施末端环节力量强化训练有充分的人体结构依据和运动生物力学依据,末端环节力量有助于提高最大力量和角速度的利用率,是投掷运动员专项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设计了最大力量与快速力量训练交叉式匹配强化模式,该训练模式既充分利用了最大力量训练产生的后效作用,又有利于最大力量与末端环节力量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三维摄像法和录像解析法,对河北省三代女子铁饼奥运选手肖艳玲、宋爱民、苏欣悦和陈扬的投掷技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4名运动员在动作节奏方面存在差异,肖艳玲旋转速度较慢但幅度大,其他3人旋转速度较快,但旋转过程中身体和投掷臂相对放松;宋爱民腾空阶段用时最短且保持了加速趋势,其他3人在腾空阶段的旋转速度都出现了明显下降;4名运动员在转换阶段对身体和投掷臂都进行了很好的控制;在铁饼出手瞬间,肖艳玲、宋爱民和苏欣悦的左侧支撑十分稳固,且右髋的转动与右腿的蹬伸都非常充分,而陈扬的左侧支撑和右侧蹬转都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优秀男子铅球运动员“两差”效应的三维运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三维运动学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铅球运动员在比赛现场进行实际图像采集,并将得到的影片在运动解析系统上进行量化分析,得出优秀铅球运动员专项技术指标与参数,从系统论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观点研究分析前俯差与出手差即"两差"效应的运动学意义及其对整体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加大"两差"有利于增加铅球的用力距离,铅球高度、右髋角、右膝角是影响前俯差的重要指标,而前俯差值是影响滑步阶段铅球运行距离与身体重心运行距离的重要因素;滑步阶段中我国男子运动员身体重心速度与铅球速度差值偏大;出手差与出手速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出手角度呈微弱负相关关系,与出手高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比赛成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影像解析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旋转技术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结论:4名运动员在重心特征、两脚趾间水平距离、铁饼运行轨迹等方面各有其特点,空间特征各参数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摘要:弹跳力是排球运动员的重要专项素质,选择恰当的动作训练方法、合适的力量主题是提高弹跳力的重点。通过专家访谈法构建弹跳力诊断模型,通过测试法分析弹性贡献、摆臂贡献和助跑贡献等诊断指标,通过实验法验证相应力量主题的动作训练对弹跳力的提高效果。发现:1)排球运动员弹跳力功能诊断模型包括蹲跳、下蹲跳、摆臂下蹲跳和助跑起跳四个测试动作,弹性贡献、摆臂贡献、助跑贡献三个诊断指标,通过诊断标准可以有效评价个体弹跳力弱环节,通过相应力量主题的动作训练可以针对性地提高弹跳力。2)弹跳高的运动员也可能在诊断指标中存在弱环节,弹跳力与环节动作的速度力量、爆发力、反应力量以及摆臂幅度高度相关。3)提高弹跳力,弹性贡献大的运动员应进行最少8周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反应力量的动作训练;弹性贡献小的运动员进行最少4周速度力量/反应力量的动作训练。摆臂贡献小的运动员,改进摆臂幅度,同时加强摆臂动作的爆发力,可以提高摆臂贡献,进而提高弹跳力。助跑贡献小的运动员,进行助跑动作的速度力量和反应力量训练对弹跳力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笔者以中外优秀运动员整体水平及中外顶尖运动员分别在九运会和第24届奥运会的成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田径十项全能运动水平与世界存在较大的差距,不同程度地表现在除1500m项目外的9个单项上,尤其是投掷项目,同时应加强各项目协调发展,不可片面地强调和发展某个项目和某专项素质.中国优秀顶尖运动员齐海峰在今后训练中应加强力量素质训练,以铅球和铁饼成绩的提高为目标,使他得分结构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18.
双向飞碟射击项目中3号靶位是8个靶位中射击命中难度最大的靶位,是制约运动员整体命中率的关键所在。将双向飞碟双靶分为1靶击发、随靶、2靶击发3个阶段,对3名国内优秀运动员击发节奏特征进行分析。发现:①1靶击发阶段的节奏直接影响2靶中靶情况,1靶击发用时越长,2靶质量越差,想要提高2靶的命中率必须要提高1靶的动作质量。②随靶阶段的人枪结合能力会影响2靶命中率。③优秀运动员2靶击发阶段的时间节奏一致性较强,动作自动化程度较高。④整体击发节奏慢更易造成2靶脱靶。提出,运动员要提高打好1靶的能力,在保证1靶质量的前提下加强快打技术训练,同时提高随靶阶段人枪结合能力,加强对技术的监控和分析,辅助运动训练,科学提高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