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实验技能的考核,历来采用书面考核的方法。这样,学生掌握的知识比较死,而且往往不能联系实际。为此,我们在初中植物课考试时,进行了一些改革,具体做法如下: 一、考核内容:1.种子萌发过程;2.根的结构;3.显微镜的使用。二、考核方法: 1.在考试前半个月,让每个学生任选一种植物的种子,做种子萌发实验,要求他们每天做好种子萌发的观察,并填写人手一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特点,明确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含义。2.理解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二、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和解剖萌发和未萌发的种子的形态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绘图能力。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第十册《种子的萌发》一课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知道种子萌发的过程和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试验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和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体会到自然变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教材中观察种子萌发过程的实验是这样设计的:把用水浸泡过的成熟的种子放在盘子里的湿布上,在种子上盖几层湿布,把盘子放在温暖的地方,每天往湿布上洒些水使布保持湿润。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用简单文字和图画记录种子萌发的  相似文献   

4.
有关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一些生理变化是高三复习的重点小专题之一。由于所涉及考点较多,如细胞结构和功能、呼吸作用、新陈代谢类型、吸水方式、植物个体发育等重要知识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总结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有关知识网络,如图1所示。对于一些与一般植物代谢不同的代谢问题,教师特别要将这些不易引起学生注意的、不易辨析其特性的问题与知识框架相联系,构建成相应的知识体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物教学》2019,(4):53-54
<正>"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是济南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4单元"物种的延续"第1章"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第4节的内容。种子的萌发条件是农业生产上极为重视的问题,科学种田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提高种子的萌发率,而这恰恰是受种子萌发条件所控制的。所以,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是本节的重点。本节课倡导用具体、形象的实验进行教学,让学生体验由现象到理论的过程,从而利于其理解和记忆。但受实  相似文献   

6.
1.发现问题讲"种子的萌发"之前,我让学生做了"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由于学生大都生活在农村,对于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都能轻而易举地掌握,可是讲到种子萌发的自身  相似文献   

7.
以黄荆种子作为实验材料,分别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黄荆种子萌发及根茎叶等生理指标的测定。通过研究黄荆种子在不同处理下萌发的最佳条件,以筛选适合黄荆种子萌发的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为黄荆的繁殖培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棉花、土壤、纱布3种不同的基质处理中,黄荆种子均能萌发,但在土壤基质中的发芽效果最好;在不同质量浓度的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中,NAA、IAA、GA3、6-BA处理都有利于黄荆种子萌发,其中,200 mg/L的GA3处理对黄荆种子的发芽和生长效果最好;在不同的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时间中,用GA3浸泡处理6 h可以对黄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对黄荆幼苗的平均根长有促进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种子的萌发》选自于小学自然教材鄂教版第十册,其内容取之于《科学课程标准》中生命世界的共同特征——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亲身经历典型的科学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产生问题——猜测——设计方案——科学探究——讨论与交流),充分认识种子萌发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小学自然第二册《植物的种子》一课,要求学生在初步认识常见作物种子构造的基础上,完成一个实验——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为了让学生做好这一实验,我分以下步骤进行指导。 1 明确实验目的 实验之前,让学生知道一粒种子就是一棵(株)新植物的雏型,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是认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不少教师反映初中植物《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效果不理想,不成功。关键是实验中种子不能萌发,因而不能达到演示的目的,让学生感到困惑,茫然。针对这个问题,我在查阅了一些资料的基础上,对传统的实验器材和种子进行了改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图1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1.
一、练习内容自然第四册15——18课植物单元练习主要内容是: 1.使学生初步认识水在植物体内的过程,即水的吸收、运输及蒸发的简单过程。知道植物跟水的关系。 2.知道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光合作用对人和动物的意义。 3.知道植物的花经过传粉、受精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二、练习要求 1.加深学生对植物生理知识的认识。在已认识植物形态构造和人体生理知识的基础上,本单元要求学生学习植物生理功能的知识,包括植物的水分  相似文献   

12.
你在学习《生物学》课程过程中,参加过《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的实验活动吗从实验结果知道: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  相似文献   

13.
讲“种子的萌发”之前,我让学生做了“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由于学生大都生活在农村,对于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都能轻而易举地掌握,可是讲到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种子本身必须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时,有个同学却提出了疑问:  相似文献   

14.
你在学习《生物学》课程过程中,参加过《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的实验活动吗?从实验结果知道: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缺少其中任何一种外界条件种子都不能萌发。但是在农业实践活动中,农作物在播种前要疏松土壤,并保持土壤的湿润。根据这个事实,我们还可提出问题:(1)土壤是否是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之一?(2)土壤对种子萌发有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15.
被子植物开花传粉、形成种子.种子是幼小的植物体.种子是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植物依靠种子来繁殖后代.种子的成分、结构、形成、发育,各部分的遗传组成,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的储存、催芽、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新陈代谢变化、营养方式的转变等等都是考试中常常涉及的内容.现对以上各考点以试题的形式展开分析、归纳,进行"种子"专题讨论.  相似文献   

16.
尹利军 《中学理科》2009,(10):45-48
种子是高等植物生命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中伴随着复杂的生理和生化变化.以种子为素材进行命题,既可以考查学生对植物代谢和发育知识的理解程度,还可以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知识进行综合,全面考查学生的应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归纳学生涉及种子知识命题常错的四个方面作例题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一、目的要求本课(“九义”教材第五册第3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知道“种子都有胚”是种子的共同特征,知道胚可以发育成一棵新的植物。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使用镊子给种子剥皮的技能和对本课知识的归纳、概括能力;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8.
种子是多数植物实现更新的主要源泉。种子植物的自然更新大致包括种子生产、种子运动和种子在适宜位点萌发并最终建成成体等3个阶段。植物种子从母体植物到安全的建成位点的扩散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阶段过程,它包括两个主要的扩散过程:初级扩散和次级扩散。种子成熟后散落于母体植物之下,将面临与母体植物的资源竞争、较高水平的捕食、同种个体间的高密度竞争,还有可能出现一些与高密度相关的流行病学问题,如真菌和病毒在种子间的传播等。因此,种子的扩散过程是植物更新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19.
种子的萌发     
一说起种子,你马上就会想到大米、小麦、绿豆、赤豆、黄豆、蚕豆……的确,我们几乎每天都离不开种子,比如米饭、面食、豆制品等等,它们都是由种子加工而成的。种子不光为我们提供营养,而且为植物最初的生命活动——萌发,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当种子处在水分充足、温度适宜、空气足够的环境中,一般情况下都会萌发。那么,什么因素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呢?种子萌发过程会不会受到不利因素的干扰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相似文献   

20.
在三年级教学《种子的萌发》这一内容时,教师希望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认识种子的一般构造,并知道怎样能使一粒种子萌发。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一位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蚕豆种子被剖开来后,它还能发芽吗芽”这是一个多么有意思的问题呀选问题源于课的伊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蚕豆种子进行了解剖,学生或用小刀,或用美工刀,三下五除二,一粒粒蚕豆种子被解剖得四分五裂。学生通过解剖发现了蚕豆种子的外面有一层皮,里面有“肉”,细心的学生还发现蚕豆种子的肉上还长有一个“芽”。在听到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后,教师应该怎么做呢芽教师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