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为探索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深度融合的系统实施方案,以高职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为例,从专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出发,分析了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以及相应的创新能力,并依据高职制冷专业教学标准中的专业核心课程及教学内容,制订出具体课程的专业能力与创新能力融合培养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并以空调器性能改进和故障诊断两个教学内容为...  相似文献   

2.
分析试点中职学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考虑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通过专业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中、高职试点院校共同确定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毕业生、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分别面向的职业岗位,再根据职业岗位要求设置相关专业课程,实现岗位与专业课程的对接以及中、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及教学内容的无痕衔接。本文介绍了中、高职课程衔接方案的制订思路和课程设置原则,以及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与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课程衔接方案和中、高职衔接课程的教学实施。  相似文献   

3.
应用写作是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针对当前课程的教学困境,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的应用写作课程岗位化教学改革为例,提出了整套“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根据市场需求确定文秘专业应用写作教学目标;分析行业需求岗位能力,调整课程体系,确定课程定位;根据课程定位确定教学内容,编写纸质、网络“双版”教材;构建立体课堂、实行“四期”岗位实训;成立文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实行“双导师”制教学;建立多重课程考核标准。这对高职文秘专业应用写作课程岗位化教学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高职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重与专业技能要求、岗位需求、生源、课程性质和类型、教学内容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存在的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衔接不紧密、教学资源不够丰富、学员主体地位不明显、教学团队建设缺乏多元平台等问题,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条件、教学过程、教学团队建设的不足,提出聚焦岗位需求的“理实一体、德智共育、三方联动”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思路,阐述实施过程,分析实施效果,为其他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6,(99):158-159
分析试点中职学校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考虑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通过专业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中高职试点院校共同确定中职模具制造技术专业毕业生、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分别面向的职业岗位,再根据职业岗位要求设置相关专业课程,构建基于职业岗位能力递进的中高职课程体系和中高职课程衔接方案,实现岗位与专业课程的对接以及中、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及教学内容无痕衔接。本文介绍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基于能力递进中高职课程衔接方案的构建基础、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高职课程衔接方案和教学实施。  相似文献   

7.
朱建荣 《考试周刊》2014,(41):167-168
根据仓储管理岗位能力和职业岗位的需求,仓储岗位人员需要具备专业技能,做好仓储岗位工作。仓储作业实务课程作为现代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物流仓储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本文首先列出了仓储工作人员该具备的条件,其次针对具体的必备条件从仓储管理实务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对仓储作业实务课程建设与实施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8.
郭雅 《职教通讯》2017,(18):60-65
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通过共同合作或独立完成项目,让学生学会相关的教学内容,掌握相关的知识。广州市市政职业学校市政工程施工专业,在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实训课程中开展了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结合实训课程和项目教学法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岗位操作技能,对项目教学法在专业实训课程中的应用和实践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智元媛  陈丽梅 《考试周刊》2013,(93):162-164
作为为民航业输送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的高职空中乘务专业,必须改革传统学科知识型的课程教学,把教学内容与行业紧密结合,使人才的培养更贴近职业岗位需求。作者以高职院校空乘礼仪课程为例,通过分析空中乘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企业对该专业人才的要求,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该专业实施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空乘礼仪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高分子材料分析与性能检测课程是根据高分子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和素质需求,以及专业课程体系开设的,是高分子专业的重要专业核心课程,本文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方案进行了有效设计。  相似文献   

11.
高等职业教育要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化,强化学生能力培养。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主要是指以研讨财务管理课程岗位、设计"教、学、做"一体化方案、开发"双堂双纲"教学标准、营造"校企合一"教学环境等,实现财务管理课程的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  相似文献   

12.
企业管理课程是高职经管类专业以培养学生管理应用能力为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本课程,辽宁建筑职业学院通过项目化教学改革,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按照“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突出课程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项目、任务为主要载体,开设出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课程”的原则,使企业管理课程设计与企业真实管理接轨,课程与学生所学专业相互联系,突出岗位就业要求、企业实际需求,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及综合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药物化学是高职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抓住校企合作之契机,基于岗位需求,从教学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实践与课外实践等多方面入手,推进药物化学课程改革,增强了药学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关于《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云南红河学院《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为研究对象,对该门课程实验内容、教学模块、实验实施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改革。该课程试改革通过实践评价认为教改执行良好,效果显著,红河学院植物学实验课程结构体系充分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基础和主干专业课程。本文阐述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定位、教学目标、设计理念与思路、教学内容设计与实施、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条件六个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使高等职业院校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得到提升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张忠远  王锋 《现代教育技术》2010,20(10):149-152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尚存在系统性偏差,主要原因是由于课程设计和实施效果与需要的差距,使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很难满足企业的需求。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是目前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三个合一"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此背景下,提出"教学设计贯穿实践性,教学内容突出应用性,教学方法体现多样性,教学考核满足职业性"的项目化课程教改思路,能够有效提高高职生的岗位技能和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护理教学中不断地深化课程改革,坚持以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根据护理岗位的需求整合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改善教学条件,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开展教学研究解决课程教学中的重点难点l'1题,将护理专业核心课程<成人护理>打造成省级乃至国家级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18.
《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离散数学》课程是数学教育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重要课程,有较强的理论性和专业实用性。教学内容多与教学时数少矛盾很突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这门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内容要少而精,新而实。教学方法改革要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19.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旨在提高学生看图和绘图的实际应用能力。探讨了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强调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要探索适合专业培养目标的工程制图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在护理教学中不断地深化课程改革,坚持以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根据护理岗位的需求整合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改善教学条件,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开展教学研究解决课程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将护理专业核心课程《成人护理》打造成省级乃至国家级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