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施争春 《考试周刊》2013,(85):189-189
孩子教育的使命是尊重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和个性差异,唤醒孩子内在的自觉,帮助他们建立自我,而不是通过控制、灌输、强迫,扼杀他们的天性,压制他们的思想,塑造他们的灵魂。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本身就是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相似文献   

2.
<正>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道德修养是教育工作的精髓,而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就是师德的核心。在很大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然而,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一、宽容,师爱的泉源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宽容是水,它就流淌在教师对学生爱的海洋中;宽容是桥,它就架在学生与教师的  相似文献   

3.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本文通过几个具体案例,具体阐述摇动、推动、唤醒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题记 学生是朋友,不是对手;学养是气度,不是架势;书香是生命,不是气味.教书、育人是内家功夫,不是一时的辉煌与满足.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稚斯贝尔斯说:“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作为一个基础教育的践行者——赵军才,20年来,尽心竭力地履行着教学生学的推动作用,把自己的年华、才华奉献给了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6.
真正的教育应包含智慧之爱,它与人的灵魂有关,因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知识并不等于智慧。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知识是理念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观;知识只能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教育最重要的是选择完美的教育内容和尽可能使学生之“…  相似文献   

7.
吴作武 《教育文汇》2013,(22):37-38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如此,磨课也是如此。教师如果能蹲下身来教学和研磨,以学生的视角,思考学生愿意学什么、不乐意学什么,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学习中的状态怎样,那么必定能打磨出一堂又一堂的平民课、亲民课。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有很多东西,在给予他人的同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那就是爱.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首先就要有一颗爱心,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正>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们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句话意味着,如果教育未能触及学生的灵魂,就不是完美的教育。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追求真、善、美、希望、智慧、爱、责任……帮助学生成为有灵魂、有信仰的人,而不是具有多个特长的人。通过教育,使学生"认识你自己",从知识中汲取智慧,滋养心灵,建构自己充实的精神家园。学生有了健康的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雅期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本身就是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写道: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人的心灵,帮助人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虽然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数量上去了,但质量仍然堪忧。导师如何指导研究生是提高培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以科研实验具体化为基础,通过科研方法透彻化、实验结果反馈技术及时化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实践水平,通过平时收集素材,经常进行小结,并学会各种写作技巧来强化科研写作训练,这些“具体化”的管理方法可提高生物学研究生的科研及论文质量。  相似文献   

12.
以提高我国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为出发点,基于当前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硕士生培养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完善培养目标定位、加强实践性课程设置、建立导师指导小组制度、严格考核制度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为建立适应我国国情和时代需求的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探讨了以“主动实践”为核心的材料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思路,以材料类研究生为对象,分析了“主动实践”作为研究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的必要性及其关键要素。同时,围绕“主动实践”这一理念,从构建导师团队、优化课程体系、营造良好创新氛围三方面,提出材料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导师队伍建设是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在导师队伍建设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研究至上、合理流动、动态激励"的原则,建设一支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学历结构、学缘结构、知识结构合理,科研能力较强,学术潜力较大,充满活力的导师梯队是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目标理应是研究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然而,通过现状调查与国际比较,我国研究生教育在招生、内容、方法等方面远远落后于人才发展的目标需要,研究生教育的各个环节没有真正聚焦创造力.因此,我们需要在招生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导师制度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构建并实施以创造力培养为核心的研究生教育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如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高等院校特别是地方特色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以矿业为特色的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科为例,从研究生培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优化构建了融合平台、导师、能力与成果四位一体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总结了近几年培养实践中所取得的成效,并分析了尚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推行研究生导师团队模式成为新时期研究生培养的客观需求,而导师团队的水平则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在研究生导师团队的构建中引入贝尔宾团队角色理论这一改革建议,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上积极创新,这是新形势下符合研究生培养特点的一种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8.
高水平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探析--美中比较的视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导师队伍建设是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本文从美中比较的视角,对美中两国大学专任教师和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学位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学缘结构进行了比较,从而找出我国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与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水平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研究生导师侧重于指导学生的科研方向,而本科生导师则侧重于解决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对专业产生兴趣等问题。各大高校在历史前进的步伐中积极探索并尝试导师制,力图将人才培养模式推向一个新的台阶。然而现实却不尽如人意,普遍出现导师工作内容界定不清晰、师生匹配不对应、部分导师缺乏责任心和学生态度不够积极主动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应确立“以读为主、以导助读、重在导法”的课程导学的基本理念,并以此作为导学改革探索的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