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创意产业的提出及发展“创意”的英文为creative,也可作创新译,但还是以“创意产业”、“创意经济”更合适,更能表达知识经济社会中人们思维的价值创造,是一种比创新更深一层次的行为与思想活动。    相似文献   

2.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范式的分野及反思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刘轶 《现代传播》2007,(1):108-111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也越来越呈现出“显学”态势。然而目前有关“文化创意产业”命名混乱;在研究范式上分为“文学艺术”、“新闻传媒”、“产业经济”三大类别以及“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两大模式。这种研究范式的分野带来种种弊端和局限性。惟有摒弃现有学科上的人为限制,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中来研究文化创意产业,才能避免目前在研究资源上的浪费,并借以扩大该研究领域的社会影响力,从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网络视频的活动营销大战说起,以艾瑞的《2006中国网络视频研究报告》为工具,分析了新兴视频网站的巨大市场空间、产业价值链条和营销策略,特别强调互联网产业在本质上属于创意产业,互联网经济属于创意经济,应该充分认识到“创意经济”的重要性,开辟市场竞争中的“蓝海”。  相似文献   

4.
数字媒体在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地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中最具创造性和先导性的核心,新经济时代的创意产业已成为其他产业的核心,中国经济也将在世界整体发展趋势中从“中国制造”逐步向“中国创造”转型。广义来说,数字媒体是指传播的各种媒介的数字化形态。数字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促进了计算机、通信和广播三大传统信息系统领域的融合,产生了基于数字互动的媒介汇流和产业整合现象,数字媒体附加的“创意经济”时代正在到来。中国数字媒体相关产业——影视、动漫、游戏、网络、电子出版等,已经蓄势待发,时不我待。国家经济和数字媒体创意产业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声屏世界》2008,(12):64-64
文化创意产业是国家软实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电视本身处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前端,依靠创意来推动产业,为产业的相关部门提供平台、创造环境、塑造品牌、扩充市场、丰富生活和培育受众。首先,文化创意产业立足于“内容”和“渠道”两个方面。电视的内容依靠创意不断丰富,丰富的文化内容为产业带来兴隆。  相似文献   

6.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风暴对韩国的文化产业造成重创.迫使韩国努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推动韩国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10年来.韩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其文化创意产品成功登陆国际市场,产生了惊人的经济效益及国家形象效益。韩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对我国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党的十七大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7.
创意产业背景下的广告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6年起,中国创意产业开始在各大城市刮起了阵阵旋风,广告业作为创意产业中的第一行业,在这次创意产业旋风中引人注目。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举行的“2006中国(国际)创意讲坛”上,国际4A公司和本土广告公司创意总监们达成了共识:中国广告业将会向创意产业全面升级。可以想见,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包括广告业在内的创意产业必将在奥运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正在进行的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次世界性盛会。这次世博会时间跨度长、参加人员多、活动密度高,为历届世博之最。而世博会上光焰夺目的莫过于世博园区以及各场馆广泛运用的众多新媒体,包括“新材料”以及“新创意”(由各种旧媒体创新组合成“新的媒体”)。如果说,奥运会为人类展示体能提供了竞技场,那么在新媒体应用上,  相似文献   

9.
空间集聚是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个典型趋势,这种现象亦成为2013年创意产业理论研究的热点,一二级城市创意产业园区的蓬勃发展为这种现象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此同时,如何科学评估创意产业发展水平亦成为城市管理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当然,传统文化产业在数字化时代的变革也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课题。 一、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驱动力是什么? 王发明、孙滕云:创意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运动与所在地域的发展态势密切相关,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一方面是由于其本身就是多个产业的集合体,另一方面也是创意主体追求外部经济效应,分享网络创新和节约交易费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搜网志     
《网络传播》2010,(5):92-93
网上世博会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虚拟门户,主要为用户提供虚拟参观体验,同时兼具宣传、导览及教育功能。网上世博会将包括一个完全对应实景的三维虚拟世博园区,以及对应园区内所有参展者实体展馆的三维网上展馆。网上世博会是在世博会组织者与参展者的共同参与下,通过网络技术,将上海世博会的展示内容以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在互联网上,从而构筑一个能够进行网络体验和实时互动并具有其它辅助功能的世博会网络平台。网上世博会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博会的导引、补充与延伸;  相似文献   

11.
今天,在临近世博会倒计时300天的特殊日子里召开上海世博会档案工作大会,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档案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提高各有关单位做好世博会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推动世博会档案工作与世博会筹办工作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创意产业”、“策划经济”、“注意力经济”等新名词不绝于耳。何谓“创意产业”?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将“创意产业”界定为“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根据这一定义,英国将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广播电视等行业确认为“创意产业”。“创意产业”为我们提供了宽泛的与文化的、艺术的或仅仅与娱乐的价值相联系的产品和服务,我国近年来也开始注重对“创意产业”的开发,尤其是对文化  相似文献   

13.
在“文化+互联网”背景下,要以“互联网+”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文化及相关产业资源和互联网要素的充分交融,利用互联网平台和技术推动文化产业价值链条协同化及跨界运作一体化;以“文化+”促进数字创意产业在创作创意、生产传播、营销服务等产业链上的价值提升,逐渐构建基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传播和创新创造的新文创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4.
创意经济之所以兴起于上个世纪末,主要有着文化、技术、产业三个维度的生成背景:文化方面,消费主义的新取向成为创意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产业方面,传统产业遭遇发展危机后一直在谋求发展创意产业进行突围,而创意产业本身的发展与成熟又孵化出新的创意经济形态;技术方面,数字通讯技术的发展创新了创意经济的产业形态。创意经济正是在这几个关键要素的共同作用之下兴起的。  相似文献   

15.
骆敏 《新闻界》2007,(2):127-128
2006年4月国家信产部等十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高度肯定了动漫产业在我国文化和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并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意见》明确指出,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  相似文献   

16.
王明端 《今传媒》2012,(3):58-59
文化创意产业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已成为众多发达国家推动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新引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核心问题是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本文在简析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五点提升策略,旨在提高其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文化创意产业是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产物,它推崇创新及个人创造力。强调创意的作用,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强调知识产权的重要意义。在文化创意产业链中,创意作为最为重要的资源,渗透于生产过程。表现为创造出具有特定文化内涵、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产品和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壮大,对提升国家竞争力、调整产业结构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曹瑞芳 《新闻世界》2011,(4):178-180
文化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各地都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服务外包业作为近年来飞速发展且在不断成熟的一种产业形态,有力地推动着国家经济结构的战略转型。本文将对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产业之一的电影产业服务外包进行梳理与思考,为促进其作为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新的增长点的发展提供...  相似文献   

19.
张坤 《今传媒》2017,25(10)
创意经济,是以创造力,技能和天赋作为企业发展动力,旨在知识产权的开发和潜在财富挖掘.文化创意产业,在传统文化行业意义上进行创新,融入人们的创造力和灵感.对于文化创意行业的在我国的发展来看,它已经迅速地深层次的融入到各个行业里,文化经济时代的来临,我国经济发展中文创产业与互联网关联,新机遇在诞生.文化创意产业的引入和发展,对于我国的产业结构转型、经济和城市的建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我们未来会看到它将作为除第一、二产业外,作为新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20.
徐强 《中国广播》2010,(12):10-12
在上海世博会这样的重大宣传报道战役中,专业广播频率如何扬独家之优势,脱离同质化竞争,成为摆在广播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央电台经济之声将世博会报道融入频率改革进程之中,借助世博会报道探索改革新模式,打造中国第一经济广播品牌,以改革的实践推动世博报道形成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