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小的不做,大的又做不来,这是一些人的一种通病。我想起了我自己写稿的一些经历。记得我工作后,也是我有生以来发表的第一篇稿子是在山东省教委《中学生报》“青春短笛”栏目里发表的一首自由诗,一共16行,150多字。那时我的学生都争相传阅那期报纸,读那篇稿子。一位老哥说:“这样的稿子也能发表,好,咱也写!”我还半带认真半开玩笑地说:“其实有些稿子很容易发表,就看你写不写。你只要写,就能发表。”而我,  相似文献   

2.
在一次会议上,一位从业几十年的老新闻工作者,谈到新闻理论时,说了些明显的外行话。在座的一位毕业不久的新闻研究生,听后连连发笑,那音容笑貌,流露出轻蔑之意。当时,我真想呛那年轻人一句:请问你写出过几篇象样的新闻作品?因为我知道那位长者发表的作品,摞起来足有一大包。但是,话到嘴边我又咽回去了。那后生固然有可气之处,但那长者确也不该论所不知。  相似文献   

3.
在一次会议上,一位从业几十年的老新闻工作者,谈到新闻理论时,说了些明显的外行话。在座的一位毕业不久的新闻研究生,听后连连发笑,那音容笑貌,流露出轻蔑之意。当时,我真想呛那年轻人一句:请问你写出过几篇象样的新闻作品?因为我知道那位长者发表的作品,摞起来足有一大包。但是,话到嘴边我又咽回去了。郡后生固然有可气之处,但那长者确也不该论所不知。  相似文献   

4.
带血的军报     
我第一次见到军报,是在8年前。那时,我才12岁,还在上小学。我的家在山村,很少能见到报纸,乡下人也不注重看报。而唯独我,每隔一段时间,总能收到几份《解放军报》,那是我大哥给我寄来的,他那时在云南边防部队当兵。收到大哥寄来的军报,我就美滋滋地读了起来。那时我不太关心国家大事,只是比较注意报上的那些英模,还有部队上解放军叔叔的故事。每次看完报,我就把那些报纸宝贝似地收藏起来,再等着大哥寄新的军报给我。有一次,有个同学要用一个漂亮的文具盒换我的两张军报,我都没动心。上了初中后不久,一件奇怪的事发生了,连…  相似文献   

5.
前段时间笔者在某报发表一篇言论,左等右等不见稿费,一个月后从该报寄来两本书,一本是该报总编的评论集,一本是该报记者的通讯集。一看两本书的订价,合起来是八九块钱,这正好是我那篇言论的稿酬了。心想,一篇言论能换回两本书,倒也不赖。于是拿起便拜读起来,可是读着读着,就有些感到不对劲了。请看那一本评论集,打开目录,满眼尽是这样的标题:“团结奋进”、“龙腾虎跃、深化改革”、“安定团结、改革发展”、“团结稳定、面向未来”、“增强团结、  相似文献   

6.
杨宏霞同学: 先后收到你寄来的五篇散文,每篇都在五六百字左右,其中有的是写你自己感受的,像《校园恋情》之一与之二,还有的是你摹仿他人的作品。你坚持要我给你的作品提出意见,现在我把读过你的作品后的想法写在下面。  相似文献   

7.
有机会,看了大量的申报高级编辑、主任编辑同行们的材料。这些同行有的是平时就认识、就熟悉的,也有的还尚未谋面。这些申报者往往是各单位业务的佼佼者,从那一份份字迹工整的业务报告中,从后面附着的一页页奖状的复印件和一篇篇业务论文或新闻作品中,我真正掂出这一切的份量:这是每位新闻工作者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心血啊!对于这,我不得不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8.
近日在泉州晚报《读书》专版上发表了一篇拙作,收到样报后,有不少感触,归纳起来为“快”、“细”两个字。“快”:寄出只7天,即获发表,扣除4天的邮程,编者处理稿件直至见报。仅用了3天。再者,文章发表后,赠寄样报及时,作者一周内就收到。“细”:编者心细,在为我寄来一整张样报外,还附有拙作剪报。一个版刊登有好几篇文章,编者多取出一张报纸,一一剪下每篇文章,然后分寄给作者,作者可特此作为剪贴之用,而那一整张  相似文献   

9.
随笔──无韵也是诗向前记得三年前,我认识了一位编辑,他让我写一篇独白。那时的我从未正儿八经动过笔,更没奢望过发表。于是,我只好把我“个人内心的话语”当成日记写了二、三百字,并寄了出去.没料到,一个星期后,我的那篇“大作”竟然发表了,而且引起了出乎意外...  相似文献   

10.
<都是"弱势群体"?>获得"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这颇出乎我的意料.作为一家地市报从业者,发表在<衢街州日报>的一篇近1400字的杂文,能得到这么高的荣誉,确非我写作该文时所望.我想,大概是因为这篇文章还有点新意、有点深度. 回顾该文写作过程,我觉得要写出一篇有较高质量的杂文,还是离不开那句老话:在生活中时时留心,就会发现新题材,找到独家话题;用心多思考,才会有思想的深度,文章的厚度.  相似文献   

11.
编辑的幽默     
我是画图画的,有时也作文,投寄报纸发表。因为怕丢,就复写一份自己留下。积数十年之经验,越来越感到非留不可了。拿最近一次来说,有家报纸的一位编辑约我写一篇讲幽默的文章。他是我熟识的青年朋友,自然要按时交卷,他也按时登在了报纸上。我从头到尾读了三遍,才发现1,000字里,只有第二段开头16个字的那一句是我写的,还有一个句点;此外,没有一句是原文。我那篇作文有1,400字,选用了1.14%强,按原稿署名“方成”。因之也越来越感到当编辑之难了。一篇别  相似文献   

12.
近日在泉州晚报《读书》专版上发表了一篇拙作,收到样报后,有不少感触,归纳起来为“快”、“细”两个字。“快”:寄出只7天,即获发表,扣除4天的邮程,编者处理稿件直至见报,仅用了3天。再者,文章发表后,赠寄样报及时,作者一周内就收到。“细”:编者心细,在为我寄来一整张样报外,还附有拙作剪报。一个版刊登有好几篇文章,编者多取出一张报纸,一一剪下每篇文章,然后分寄给作者,作者可将此作为剪贴之用,而那一整张的样报则可存留下来作个纪念。多费一张报纸,来  相似文献   

13.
白驹过隙,岁月如流。中国的改革开放,到今天已有整整二十年了。而我从插队落户的地方返回上海,也已有足足二十年了。在这不算长也不算短的二十年中,我创作了散文、小说、诗歌、评论、杂文、报告文学、电视系列剧等多种样式的作品,由报刊发表,由出版社出书,由电台和电视台播出。反观这二百多万字的作品,给我印象最深的,竟是其中一篇仅二百多字的短论:《“档案袋”不能决定人的命运》。  相似文献   

14.
2015年"小雪,我要让你站起来"这篇广播新闻专题荣获了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这次获奖得益于新疆人民广播电台高度重视广播精品创作,始终保持积极的精品创优意识。回顾这篇作品获奖的历程,记者深深感到,台领导班子的正确指导,是这篇作品成功的先决条件。作品有细节、有情感、感染力强对新闻事件的全程追踪报道,则是成功的第一要素。本文主要记录了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
我在翻阅第8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集的时候,一篇题为《母亲的脚和父亲的腰》(原载《中国船舶报》1997年4月11日)的三等奖杂文作品吸引了我。当我仔细阅读完这篇获奖作品后,我就琢磨:为什么这篇800字的短文能一下把我吸引住呢?原来是这篇文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人民日报社原总编辑范敬宜在为《山河壮丽人多情》一书作的序中写道:“新闻作品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难达到的是什么?总结几十年走过的新闻道路,我终于抽象出来两个字:感染。十多年前,一位普普通通的  相似文献   

16.
在一次会议上,一位老新闻工作者在谈到新闻理论时,说了些明显的外行话。在座的一位刚毕业的新闻研究生连连发笑,那音容笑貌流露着轻蔑之意。当时,我真想问那位年轻人一句:你写出过几篇象样的新闻作品?因为我知道那位长者发表的作品摞起来有那后生高。但是,话到嘴边我又咽回去了。那后生固然有可气之处,那长者似也不该论所不知。事后,我反复回味着那一幕,觉得有些话要说。前些年对两代人有“代沟”之说,也有人不以为然。且不谈是否有“沟”,但同代人之间,差别也是有的,何况一代与一代之间。用此道理看我们新闻专业队伍的现状,是否可以  相似文献   

17.
经常翻作品剪贴,还会找到不少写作题目。一次,我在翻阅剪贴本时,发现自己发表的《一位好媳妇的苦恼》的通讯,里面还有东西可挖。于是,在继续采访以后写成了《从孝子为娘买麻将说起……》和《孝顺别议》两篇言论,分别被《山西日报农村报》和《老年报》采用。每年年终,厂里写总结的任务都是我的。由于我在平时注意收集和整理自己的作品底稿和作品剪贴,资料不但系统而且齐全。因此,既节省了时间,写起来也顺手多了。我在申报职称时,这些资料档案用起来十分方便。我的孩子经常阅读我的作品,使作文有了明显的进步,有几篇小作品还发表了。我的稿费存折日积月  相似文献   

18.
我清楚地记得:一九九六年三月十八日,我生平第一件“作品”——一条四十七字的简讯在《鄂西报》上发表了.那时我还在学校,但“作品”的发表,增强了我对新闻写作的信心.前年十月,我踏上了林业工作岗位,依然坚持每天写稿.  相似文献   

19.
十年前,我还在一个小站当检车员,因为发表了几篇小散文,段党办就给了我一个去学新闻写作的机会。在那次学习会上,我问上课的老师,记者和特约记者谁大?老师笑了笑,讲了一个故事:“某报一位特约记者去采访人大会议,被工作人员拦住。这位特约记者拿出证件,工作人员犯难道‘特约记者是个啥东西?’,随后又认为特约记者一定比记者大,因为有一个‘特’字。其实呀!……”从那时起,我就希望成为一名记者,那怕是特约记者也好!十年后的今天,我有幸被某报聘为特约记者,实现了十年前的梦想。其实,从十年前我开始给党报党刊写新闻开始,就以记者自居了。不…  相似文献   

20.
斗胆闯大祸     
说起来真有意思,由于胆大,我的弟一篇见报文章居然发表在《人民日报》上。那是1978年夏天,17岁的我参加了县里举办的业余作者创作学习班。按规定,参加学习的学觅都要交1至2篇作品,并向报刊投稿。我的作品是一组诗歌《夏天的旋律》。修改后,自我感觉良好,便请指导老师为它找一个“婆家”。谁知指导老师看了,评得一无是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