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网络亲社会行为是指在网络中发生的符合社会期望的,对他人、群体或者社会有益的,自愿实施的行为。本文通过追踪调查上海某中学的BBS,发现无偿提供信息是青少年主要的亲社会行为。青少年网络亲社会行为呈现出行为主体符号化、相对不确定性与“零”损失;互动形态多样性;行为主题多为无偿提供信息和精神支持,行为结果具有强扩散性等特征。为促进青少年的网络亲社会行为,需要培养青少年的网络素养,规范虚拟社区秩序,培育虚拟社区文化。  相似文献   

2.
翁炫有话要说: 作为一本青春校园类刊物,我们将努力为广大青少年读者推荐最新最炫的时尚资讯。与众多兄弟刊物时尚栏目不同的是,“PALS流行网”在强调时尚的前沿性、时效性和文化性的同时,更强调操作性和“平民化”。我们时尚但不高高在上,我们拒绝故作姿态和人云亦云,我们鼓励积极向上的特立独行,我们期待具备人文气息和艺术气息的前沿文化时尚。希望各位朋友踊跃来信来稿,让我们一起努力, 联袂打造属于我们Teenagers自己的时尚资讯站点——PALS流行网。  相似文献   

3.
黄岚 《现代教学》2004,(10):60-61
上海文化出版社对上海和法国两地青少年进行了一个问卷调查,在回答“如果你可以在时光隧道中穿行,你愿意选择哪个时代旅行”时,中法两地青少年作出了大相径庭的回答。该题有四个可选择的答案,分别是“我们这个时代”“2300年”“法老时代”和“大唐盛世”。结果法国青少年中有46%选择了“我们这个时代”,但是我国大部分的青少年都选择了“2300年”和“大唐盛世”,选择“我们这个时代”仅为4名。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网络正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人们生活当中。在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截至2002年底,中国网民已达2650多万人,其中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约占网民总数的80%以上。那么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抵制网络的消极影响?这些都是目前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一、网络的积极影响网络是现代文明进步的产物,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可以肯定地说是利大于弊。网络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通过网络,青少年可以浏览世界、认识世界,了解最新信息和科技动态,这些都将极大地开阔…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快速发展给人类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成为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上网”已经成为青少年的“新宠”,面对不可抵挡的青少年“上网热”,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网民群体的实际状况,呼吁稚嫩的心灵——孩子请不要过度迷恋网络。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1、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事业的推动,而现代社会中除了传统教育模式外,又多了许多教学模式,如“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便捷性,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使得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通过网络…  相似文献   

6.
一、青少年追逐时尚的心理原因分析青少年代表着一个活跃的、富有好奇心的、具有生机与活力的群体。这个群体的某些特质在21世纪的青少年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追逐时尚就是他们的“行为标签”。“时尚”作为社会流行文化的集中体现,已渗透到青少年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青少年追逐时尚的心理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时尚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及思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时尚文化作为一种产生于城市工业社会、消费社会的文化形态,是以大众传媒为载体,并且以城市大众为对象的复制化、模式化、批量化、类像化、平面化和普及化的流行文化。它的繁荣预示了一个新的审美时代的到来,大众与艺术出现前所未有的贴近,大众消费文化如同消费商品一样轻松自然。青少年一代生活在商品的包围之中,也必然受到时尚文化的冲击,时尚文化以其特有的消费娱乐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影响着青少年文化的变迁轨迹。一、时尚文化分析“时尚文化”建构在一个社会的物质资料相当丰富,人们的精神领域有相当的闲暇,并且急…  相似文献   

8.
自2004年以来,国内兴起的青少年“超级女声”热引发了学术界广泛的讨论,支持与反对的双方基于自己的立场各抒己见。对相关争论进行梳理和分析,能使人们理性地认识和对待青少年流行文化中“超级女声”热现象。  相似文献   

9.
栏目焦点 网吧现象是近年来社会各界人士议论的焦点之一。有人疾呼:网吧对青少年成长有害,弊大于利,应尽快采取防范措施;有人认为:网吧发展符合科技发展的趋势,利大于弊……许多人因此感到疑惑:网吧究竟是时尚潮流,还是“洪水猛兽”?是引领青少年成长的“天使”,还是将他们带入歧途的“恶魔”?网吧现象到底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冲击与思考?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中学生的见解——一、课题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网吧如雨后春笋在中国大地上纷纷涌现。网吧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红火。可它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一系列的问题。2002年北京“蓝极速”…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充满活力,他们是追逐各种时尚的主要群体,同时也是追逐影视时尚的主要群体。由于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转折时期,可塑性极强,各种各样的影视时尚现象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产生诸多的影响,我们应当从各方面积极教育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影视时尚。目前理论界对青少年影视时尚追逐的教育研究重点多放在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净化上而较为忽略家庭教育,然而在青少年影视时尚追逐过程中,家庭教育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一、在青少年影视时尚追逐过程中进行家庭教育的原由可以从家庭教育本身具备的教育功能和青少年在影视时…  相似文献   

11.
赵莹 《辽宁教育》2004,(1):19-20
当今社会,网络正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人们生活当中。在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截至2002年底,中国网民已达2,650多万人,其中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约占网民总数的80%以上。那么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抵制网络的消极影响?这些都是目前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张娜 《华章》2013,(19)
当前社会,青少年的暴力行为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从美国的校园枪击事件,到中国的硫酸毁容、青少年行凶悲剧,无一例外的揭示着青少年暴力的危害。与此同时,社会中传播的暴力文化比比皆是,无论是电影、电视,还是网络信息和游戏,处处都充斥着暴力的身影。于是人们开始思考,到底青少年的暴力行为与社会的暴力文化有着怎样的联系?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青少年暴力与暴力文化相关性研究”的课题研究(课题编号HBSJ20100007),希望以此来找到青少年暴力更深层次的文化根源,从而对青少年暴力进行行之有效的防控。  相似文献   

13.
以过渡社会意识来看,"穿越"文化热是当代青少年适应社会环境而形成的一种流行文化现象,有现实的合理性和存在的必要性。人们不应该谴责"穿越"文化热,而应该关注导致青少年产生焦虑感、厌世感的原因,积极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帮助青少年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穿越"文化热倒逼着人们去认真审视所谓主流文化缺乏吸引力的问题,思考如何提升主流文化的吸引力。今天流行的"穿越"文化热源于青少年群体本质上喜欢轻松、诙谐的生活,希望找寻没有纷纷扰扰、压力重重的那一片天地。假如我们不能给予他们所需要的,那我们应该尊重现在他们所能得到的。我们的社会走在开化文明的发展道路上,社会意识也应该同步乃至更加具有包容精神。对未来而言,今天就是一种过渡。对社会意识的发展而言,今天同样是一种过渡。  相似文献   

14.
时尚与习俗互为影响,这是现代文化发展中值得深刻关注的一个课题。北京是上层文化的典型,上海是城市文明时尚文化的典型,河南是民间文化的典型;在互动中其各呈特色。尤其应该强调的是,南北文化的冲突并不是完全由地域、气候等自然因素而形成,而是由于历史文化的心理积淀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化之间的差别,应该形成交流、沟通、融合和互动,不应该形成文化的障碍,甚至精神障碍。南北文化与中西部文化的相互补充,及其相互间的融合与发展,在今天特别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5.
赵莹 《辽宁教育》2004,(2):19-20
当今社会,网络正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人们生活当中.在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截至2002年底,中国网民已达2,650多万人,其中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约占网民总数的80%以上.那么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们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抵制网络的消极影响?这些都是目前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理性的课程开发需要关注其文化处境与生存环境。当前,时尚文化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文化现象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作为培养学生主要阵地的学校,应秉持一种宽容的姿态通过理性的课程开发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时尚文化,从而在建设完善的学校课程体系的同时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一、无处不在的时尚文化 当今,时尚文化大行其道,无处不在,任何人无法回避。从港台流行歌曲的走红,到“哈日”、“韩流”;从琼瑶、金庸到如今的明晓溪、郭敬明;从“樱桃小丸子”到“喜羊羊与灰太郎”;从QQ聊天到今日的“微博”“开心网”,时尚文化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因素,它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民体质综合指数居全国首位,但青少年体质却相对较差。学校体育与城市学生的健康成为上海“两会”热议焦点——“中小学生的体质问题亟待重视!”这样的呼吁高频度地出现在上海“两会”期间,“圈养”的孩子如何挑起民族的未来,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现状“革命本钱”亮起红色警戒  相似文献   

19.
王琰 《文教资料》2013,(36):79-81
近年来,美剧(美国电视剧的简称)的流行在中国愈演愈烈,流行范围主要在高校青少年当中.美剧在中国的广泛流行,让我们不得不正视其内容对中国青少年文化认同感的动摇,尤其是美剧中越来越多地出现的“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在青少年中,乃至国际文化市场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文化传播,尤其是影视文化中的传播是塑造良好中国形象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90后的一代是在资讯爆炸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追逐时尚,喜欢新鲜感.思想前卫,最怕落伍。教育讲究“因材施教”,所以我们语文老师不妨多捕捉社会生活最“热”的文化资讯,极力营造一种活跃的、积极的、充满灵性的课堂气氛,打造充满时代气息的语文课堂,争做富有时代气息的语文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