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柏拉图为了解决当时雅典城邦公民只顾自己的现实利益,而普遍缺乏对城邦的责任感这一现实问题,在《理想国》中建构了一个理想的城邦。这个理想城邦的重要特点在于它以所有公民都认真履行其城邦责任为基础。柏拉图从城邦产生和繁荣的角度论证了公民履行其责任的必要性,并将个人责任视为城邦幸福和个人幸福得以实现的基础,从而为城邦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理想化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王双 《考试周刊》2008,(17):69-70
文章简要分析了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提的妇女儿童观和音乐观,认为他提出的"所有公民,无论男女都必须参加军事训练"、"用体操训练身体,用音乐陶冶心灵"等观点,虽然在当时的雅典社会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他的本质出发点是基于国家和城邦的利益,是为建立一个理想国家服务的.  相似文献   

3.
张新刚 《政治思想史》2013,(1):13-32,197
对柏拉图《法篇》卷十的分析表明,柏拉图在该卷中最终回答了《理想国》卷二格劳孔和阿德曼托斯提出的挑战,柏拉图政治思想着眼的最大敌人——城邦内乱的自然基础。通过将政治放在自然层面来讨论,城邦内乱的理论根基得以充分揭示和克服,柏拉图继而在新的自然基础上建立理想政制。  相似文献   

4.
由于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新时期侵犯妇女儿童权益问题时有发生。本文通过实践研究法、比较分析法,从妇女儿童权益维护的重难点问题出发,立足基层妇联维权工作实践,通过建立宣传教育制度、畅通维权渠道、健全协调机制、建立权益保障机制、建立矛盾排查预警调处机制、建立困难帮扶机制,坚持好全面、科学、依法的维权工作理念,搭建好家调委、妇女议事会、12338服务平台、妇女儿童公益项目等载体,力求更好地完成好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理想城邦是亚里士多德继承柏拉图的思想,注重对理念的描述,而城邦理想是亚里士多德摆脱柏拉图的思想后形成的独特的概念,侧重于具体的实践。对亚里士多德的城邦理想与理想城邦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分析城邦理想与理想城邦的建构基础,以及二者背后的逻辑。  相似文献   

6.
"美德"是柏拉图思想著述的核心议题。柏拉图认为在理想国家中存在一般民众的美德和哲人的美德。在他看来,哲人的美德是有关善恶知识的美德,是经过审慎的美德;在理想城邦中,必须同时具备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才能获得。而对于大众的美德,柏拉图认为它是基于真意见但缺乏稳定性的美德,这种节制、服从的美德使得理想城邦的公民各安其位。柏拉图的两种美德观为理想国家的建立增添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孟子与柏拉图的政治观都属于伦理政治观,却有着不同的具体价值取向和特质.孟子的理想政治形式为伦理国家,柏拉图的理想政治形式为道德城邦.前者的主题是政治生活的人伦关系建构,后者的主题是城邦道德价值的实现.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对政治与道德关系的不同把握.孟子与柏拉图关于理想政治模式的设计思路影响了各自民族的政治文化走向.  相似文献   

8.
孟子与柏拉图的政治观都属于伦理政治观,却有着不同的具体价值取向和特质。孟子的理想政治形式为伦理国家,柏拉图的理想政治形式为道德城邦。前者的主题是政治生活的人伦关系建构,后者的主题是城邦道德价值的实现。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对政治与道德关系的不同把握。阵子与柏拉图关于理想政治模式的设计思路影响了各自民族的政治文化走向。  相似文献   

9.
刘自美 《天中学刊》2011,26(3):54-56
柏拉图的正义论是在城邦现实的语境中阐释的。城邦作为人们的公共生活领域,需要正义作为主导原则。但是,理想正义却在现实的城邦政治中遭受困境,正义成为强者追求私人利益的工具。这一现实将正义的价值推向超验领域,柏拉图的正义论不得不到神学中寻找支撑。  相似文献   

10.
柏拉图的正义论是在城邦现实的语境中阐释的。城邦作为人们的公共生活领域,需要正义作为主导原则。但是,理想正义却在现实的城邦政治中遭受困境,正义成为强者追求私人利益的工具。这一现实将正义的价值推向超验领域,柏拉图的正义论不得不到神学中寻找支撑。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S     
Plato on Political Rhetoric Generally, Plato was regarded as being hostile to rhetoric. However, I will show that in Plato's some important political dialogues he still verifies the significance of rhetoric or persuasion. Then, I list the attacks of Plato on his contemporary rhetoric, which is called in the essay as "politician rhetoric". On the other hand, Plato also articu- l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ue rlhetoric, which I name as "dialectical rhetoric. " In order to elaborate "dialectical rhetoric", I take Pericles as an example to show how the dialectic rhetoric could work in the real political world. Finally, I point out that dialectical rhetoric still can give some reflection for today's political rhetoric. It contains the ideal of the good, caring the soul of the audience, speaking the truth, insisting the right thing with reason, etc.  相似文献   

12.
一百多年来很多学者评论家都认为《简.爱》是"第一部女权主义小说",我们从夏洛蒂.勃朗特的女权主义和平等主义主张认识到简爱的反抗、热情、独立和追求性别平等。然而甚少有人鉴于勃朗特的基本主张——人性来分析叛乱的简和拜伦式的罗切斯特,论文则主要剖析简和罗切斯特的心理成长,同时阐明勃朗特的女权主义人性观。  相似文献   

13.
德国“精英大学”近年来普遍推行两性平等策略,旨在强化女性科研人员的学术地位,并着力提高中高级管理人员中的女性比例,为女性提供生活保障和职业发展支持,包括幼儿照顾、科研和教学培训、学术网络构建、领导力和管理能力开发等。两性平等是“精英大学”创业转变中的重要策略,对于培养女性学术人才和管理后备人才将发挥重要作用,并在逐步改变各校师资队伍的性别结构。两性平等策略对于发掘科技人力资源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并将成为研究型大学开放融合的创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女子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女子高等教育公平事关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文章在概述中美女子高等教育基本情况基础上,从历史与发展、教育内容和目标、学生就业与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几个方面进行了横向比较,最后基于追求女子高等教育公平,从教育起点、过程、结果公平三个方面提出中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包容性”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是对“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发挥和回应.在“包容性”基础上,结合西藏农牧区社会发育程度和社会对公共品的接受程度,改善农牧区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在政府提供资金以及政策支持的前提下,鼓励农牧民参与其中,发挥农牧民的主体能动性,建立起农牧民平等的话语权,体现农牧民在经济、社会等与自己发展密切相关的事务中具有决策权.  相似文献   

16.
实施“双性化教育”不能忽视“因性施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儿童实施“双性化教育”势在必行,但是实施“双性化教育”不能忽视“因性施教”。理想的教育模式是“双性化教育”与“因性施教”相结合,应重视在儿童性别同一性形成前提下从两性差别的角度来培养双性化人格。  相似文献   

17.
理想国与大同社会是中西两位伟大哲学家首创的社会理想,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理想国"柏拉图政治思想规划设计的"范式"。它以辩论和对话的形式勾勒和描绘了一个作者认为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一个优越完美的理想国制。抒发了作者对完美、公正的理想国制的渴望。大同社会是中国孔儒思想倡导的最高的理想社会或者说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它以"天下为公"政治核心理念。设计了一个"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平等,博爱的理想社会。虽然东方"大同社会"与西方"理想国"的创始者所追求的目的从某种程度或某些方面有着似乎相同之处,但是由于地域、文化背景、经历的不同,所以所创作出来的思想也有各自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8.
“洞穴喻”是柏拉图哲学中的一个著名寓言,这个天才式的哲学寓言一直启示着后人对自己身处的世界和人生的不断自醒和反思。文章试图从“洞穴喻”所引发的哲学与政治之间关系的思考、哲学和艺术之间关系的思考两个方面展开探究,以期窥视思想背后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柏拉图的《会饮篇》体现了当时女人的社会地位——她们整体的社会地位都已经被定位在侍者、仆人等角色中:“爱神”是有性别的,完全变成了男性的特征;对男同性恋者采取赞美的态度;“爱”是对美的缺失和追求,是介于美和丑、善与恶之间的。  相似文献   

20.
《理想国》是柏拉图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书中作者通过三个著名的隐喻阐明了他精心设计的宏大的教育体系:“太阳”喻阐明了教育的终极目的,即认识并拥有最高的“善的理念”;“线段”喻阐明了教育的形而上学前提,即灵魂认识最高的“善的理念”的可能性;“洞穴”喻阐明了教育的艰辛历程,即灵魂完成转向并不断向上,追求最高的“善的理念”的过程。而且,正是这些美妙的隐喻使我们领略了柏拉图教育思想特有的理想情怀与人本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