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4 毫秒
1.
利用11省调研数据,本文从农村家庭教育需求视角探讨了义务教育学校布局问题。研究显示,农村家庭教育需求具有差异性。一方面,大多数家庭希望子女到城镇地区读书,农村家庭教育需求的城镇化趋向十分显著;另一方面,大约13%左右的农村家庭希望在农村学校就读,这些家庭主要是农村弱势群体。鉴于农村家庭教育需求的差异性和多元化,学校布局调整不可忽略农村弱势群体的需求意愿和抗风险能力而盲目推进教育城镇化。从城镇化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出发,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必须实现新的转型:从大规模撤并学校向基本稳定学校数量转型,从关注农村家庭教育的"强势需求"向关注"弱势需求"转型,从追求集中化办学向关注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转型。重视农村学校的发展价值,以倾斜性政策提高农村学校质量,增强农村教育的吸引力,建立起居住地与求学地相匹配,乡村、乡镇和城区学校各归其位、共同发展的格局是学校布局调整政策转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其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阅历背景下生成了自己早期弱势群体思想,主要包括:弱势群体应该享有生活的尊严与生存权利、享有制度的公平对待、享有法律的平等保护以及国家应该对弱势群体的权益负有责任等。马克思早期弱势群体思想对我们当下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弱势群体的民生问题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人生成长的摇篮。”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尤为重要。本将从弱势群体的角度,着重探讨弱势群体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以期能在实际操作中产生实效。在此之前,首先对弱势群体有关问题作一简单的梳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家庭教育有了长足发展,广大家长逐渐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努力学习科学育儿知识,逐渐端正育儿态度。但有一部分人——即弱势群体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令人堪忧,为了研究和开展弱势群体家长工作,发展弱势群体子女的家庭教育,笔者特地对湖南邵阳地区的弱势群体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家庭教育有了长足发展,广大家长逐渐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努力学习科学育儿知识,逐渐端正育儿态度。但有一部分人——即弱势群体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令人堪忧,为了研究和开展弱势群体家长工作,发展弱势群体子女的家庭教育,笔者特地对湖南邵阳地区的弱势群体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一、弱势群体的界定弱势群体主要是指在经济、文化、体能、智能、处境等方面比另一部分人处于一种相对不利的地位的那一部分人,是指一些进城谋生的民工、城市低保户和农村贫困户。二、调查方法笔者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并附以家…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背景下,随着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进行,留守儿童作为教育扶贫的一大弱势群体,其家庭教育现存在父母角色作用缺位、祖辈教育能力不足、资助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并导致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情感缺失、品德丢失以及负担过重。通过学校帮扶、社会扶持、政府精准扶贫寻求脱贫路径,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多主体共同构建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精准扶贫格局,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致力帮助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早日成功脱贫。  相似文献   

7.
家庭教育的启蒙性与持久性,决定了家长在残疾儿童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残疾儿童家庭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当前残疾儿童家庭教育存在残疾儿童家长对家庭教育关注程度不足、家庭教育指导人才缺乏、家庭教育内容片面、家庭教育指导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建议从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开展家庭教育的角度,完善残疾儿童家庭教育支持的法律体系,加快高校家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重视新时代特殊儿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发挥学校和社区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并集中社会优势资源开展家庭教育网络培训与指导,从而提高残疾儿童家庭教育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8.
李勇 《凯里学院学报》2009,27(1):142-144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形成了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通过对影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因素:家庭影响因素,学校影响因素,留守儿童自身因素分析,提出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与建议:留守儿童随父母外出就读,取消借读费;改革户籍、学籍制度,将农民工子女纳入城市教育体系;建农村寄宿制学校,加大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等等。  相似文献   

9.
田萍 《教育与职业》2012,(35):37-38
大学生弱势群体主要表现为经济地位、心理状况和能力水平的弱势。学校社会工作对于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支持存在着必要性和可能性。实现学校社会工作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支持,必须采取实现与高校现有体制的衔接、设立学校社会工作专门的服务机构、以增权为核心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三个途径。  相似文献   

10.
农村留守儿童是中国社会较为特殊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中国社会转型期产生的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通过对黑龙江省苏家店镇农村留守调研情况入手,深入分析认为该问题是体制、家庭、学校和政府等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解决该问题应从优化体制改革、加强家庭教育意识、提高监护人综合素质、关注留守儿童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构建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系统的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潮流、学校教育的革新,构建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系统的问题,即为家庭教育提供一定程度的指导与支持问题,逐渐成为了教育领域中的又一基本“工程”。通过建立政策调控机制、专业支持机制、社区参与机制、传播媒介规范机制等策略以构建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为家庭教育开辟新的关注领域。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形成了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文献法、深度访谈等收集资料。通过对影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因素:家庭影响因素、学校影响因素、留守儿童自身因素分析,提出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对学校教育是强有力的支持。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审美情操等起着重要的启蒙和养成作用,其教育功能和效果是学校教育及社会群体影响所无法代替的。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其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阅历背景下生成了自己早期弱势群体思想,主要包括:弱势群体应该享有生活的尊严与生存权利、享有制度的公平对待、享有法律的平等保护和国家应该对弱势群体的权益负有责任等.马克思早期弱势群体思想对于我们当下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善民生为社会建设重点、以公共服务为政府执政理念、以公平正义为制度建设理念,切实解决弱势群体的民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学校和家庭的共同责任,二者需要相互配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应该为此而努力。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效果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具有正确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家长,会支持并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增强学校教育的效果;反之,家庭教育中错误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则会削弱学校教育的效果。如果学校能及时对家长的教育理念进行一定的指导和纠  相似文献   

16.
中职学校学生大部分出身于弱势群体家庭,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当,以及中小学非素质教育方式,是造成中职生成为"差生"的重要原因。部分中职学校违背职业教育规律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更加强化了社会关于"中职生是差生"的观念。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应当不断创新对中职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于清娇  岳伟 《文教资料》2012,(13):156-157
家庭教育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缺失将对孩子成长产生难以弥补的影响。近年来,由于农民外出打工人员增多,农村留守儿童成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并引发的诸多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文章主要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农村"留守儿童"是城市化进程加快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文章从"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在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中,政府应起主导作用,家庭教育应起关键作用,学校教育应起基本作用。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0,(45):111-112
作为农村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长期处于缺乏亲情关爱和良好家庭教育的情境之中,其身心正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存在"三观"偏移、情感淡漠、性格孤僻、道德行为失范、厌学逃学现象普遍等诸多不良思想品德问题。建议通过加强亲子互动交流,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转变学校教育观念,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长效机制;从以人为本,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氛围等方面解决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20.
社会支持是一种伴随社会弱势群体的存在而实施的社会行为,社会支持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功能.农村贫困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社会、学校和家庭应给予共同关注,建立对他们的社会支持网,以促进他们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