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和前提.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但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有一件让教师十分烦心的事,那就是学生的锗别字现象. 一、错别字现象描述 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总称.错字指的是写得不正确的字,即写成不成其为字的字,如把"染"写成"(染)".别字指的是误写其他字以代替原来要写的字,如把"像"写成"象"、"向"、"相"等.[1] 以学生的作业为例,其错字的形式大约有如下几种:第一种是写错笔画,包括增笔与减笔.如将"纸"写成"(纸)","眠"写成"(眠)";将"兔"写成"免","猪"写成"(猪)"等.  相似文献   

2.
所谓错别字,就是错字和别字的总称。错字是指写得不正确的字,也就是写的字不念字。而别字,则是用其他的字代替应写的字,这样的字念字,只是不该用在这个场合。对于小学生来说,写错别字是一种普遍  相似文献   

3.
低年级是识字的主要阶段,识字量很大。由于低年级学生受自身行为、习惯、性格等各种因素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出现错别字的几率也就比较大。错别字分为错字和别字。错字主要是儿童对汉字字形特征及结构规律掌握得不牢固、不稳定,表现为丢笔缺笔、添笔多笔、笔画间的相对位置不准确、笔  相似文献   

4.
正小学生经常写错别字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消灭错别字。产生错别字,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错别字的现象极为普遍,消灭错别字需要多方力量共同的重视和努力。为此,如何防止小学生写错别字就成为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一.明确错别字的成因。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总称。所谓错字是冈为学生对字的结构掌握不牢固、认识粗略、部件混用、受其它字影响、识记书写不认真而将字写错不成其字。如:"满"左右结构  相似文献   

5.
怎样才能避免出现错别字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统称。错字是指写错了笔画的字,它严格说来不能称为字了。如:把“低”写成“”,把“染”写成“”等。写别字是指因形近或音近(同)而把甲字写成了乙字。如:把“迁徙”写成“迁徒”,把“刻苦”写成“克苦”等。出现错别字...  相似文献   

6.
在中小学同学日常学习中 ,出现错别字是在所难免的。错别字的出现 ,往往会影响正常的表情达意 ,使文字失去交际作用 ,有时 ,还会产生反作用。错别字包括错字和别字两类 :错字 ,是指写得不成字。如把“染”写成“染” ,把“丧”写成“丧” ,把“含”写成“含”等 ;别字 ,是指把甲字写成了乙字 ,如“欣赏”写成“欣尝” ,“刻苦”写成“克苦” ;“脉搏”写成“脉博”等。产生错别字的原因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就主观方面来说 ,大致有两种情况 :第一是没有正确地掌握字的形体、读音和意义 ;第二是态度不够端正 ,有同学对一些字满足于一知半解 ,…  相似文献   

7.
错字,是指写得不正确的字;别字,是指该写甲字却写成了乙字的字。在错别字中,别字约占90%以上,所以,我们有必要花大力气去研究和探讨,发现并掌握其本质特征,从根本上彻底消灭它。另外因为错字排版不便,一般考试时不会让考生改错字,为此这里专门例举常见易错的别字。正误正误正误效尤效优堕落坠落按照安照宗旨宗诣玷辱沾辱温馨温磬阴晦阴诲寒噤寒襟潮汛潮讯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错别字问题的原因分析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总称,错字指写得不正确的字,即写成不成其为字的字,而别字则是用其他字代替应写的字。在小学学习阶段,错别字的出现呈现正态分布的态势,即随着年级的增高,识字量增大,错别字渐渐增多,三年级达到顶峰,四五年级又渐渐呈下降趋势。错别字可以说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常见病”、“疑难病”,基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原因。1.汉字本身的特点。(1)结构复杂。汉字结构差别大,仅《新华字典》就收集了8000多个汉字,不同的结构成分约有1000个笔画之多。在1952年原教育部公布的2000个常用字中,每个字平均有…  相似文献   

9.
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总称.错字指写得不正确的字,即写成不成其为字的字.而别字则是用其他字代替应写的字。学生的错别字一直是作文教学中的一大隐患.教师困惑,专家担忧,甚至有人提出:让学生将话说通.将文理顺,将字写正确,哪怕是文章内容不丰富也无妨。诚然.学生作文,并非大作家搞文学创作,不能对其过于拔高。但我们也不能因为学生作文中出现了一些错别字而忧虑重重,因噎废食,让学生说简单话.写“保守文”。到头来.又只能回到老路上。让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  相似文献   

10.
何谓错别字?常见的说法是:笔画结构写得不合标准,写得不成字的为错字;把该用甲字而错用了乙字的为别字。总之,不符合规范化、标准化的字都应为算作错别字。目前,文字使用不规范的情况还相当严重,其原因涉及诸多方面,本文仅对中专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进行一定的分析,提出纠正错别字的“三难”与对策。一、汉字笔画繁多,结构复杂,形、音、义之间的关系错综。汉字与拼音文字比较,其笔画繁多,居世界之首位。从《简化字总表》一、二表来看,原有的繁体字平均十六笔,简化后降为八笔。将简化偏旁类推,也只简化二千多字,还有很多没有简化的字。在《新华字典》里还有大量笔画都在十二画以上的字。因此,写  相似文献   

11.
“别字”一词常和“错字”并提为“错别字”,其实,“别字”和“错字”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之所以常被混淆,与人们对这一现象源流的疏于爬梳和对这种概念的模糊认识是分不开的。在这篇文章,基于实事求是的原则,我们对“别字”一词从文字学角度予以重新定性。  相似文献   

12.
有些同学在造句写话的时候,常常会写错别字。错别字包括错字和别字。错字是自己造的,本身不存在的字;别字是被误用的音近字或形近字。你瞧,把字的结构写错了,如满——;随意增减笔画,如染——;把字的部首写错了,如祝——等等,这些都是错字。而把“篮球”的篮写成“蓝”,把“幻想  相似文献   

13.
错别宇,顾名思义就是错宇和别字的总称.错字指的是书写汉字时,随意增减笔画的现象,而别字则是指在汉语书写、说话、朗读时,用其他的字形、字音来代替原本字的现象.笔者从字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结合教学实际,分析了形成错别字的一些原因,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多年的研究中发现低年级学生产生错别字的原因主要有: 其一,别字的产生:学生写字习惯不好,低年级学生写字习惯不好,导致多一笔,少一笔,或者笔画写错,造就别字的产生.如"真"里面有三横写成两横,"饭"的"横折弯勾"写成"横折斜勾"等. 其二,错字的产生:低年级识字量很大,形近字、同音字在一起,搞得小脑袋晕乎乎的,碰到差不多的就写一个,形近字、同音字混用了.如同偏旁的字"特""牧"混用,同音字"进""近""进""尽"的混用等.  相似文献   

15.
呱呱鸟语林     
【呱呱鸟的呱呱】"错别字",是指"错字"和"别字",在古代也称作"白字"。所谓"白字先生",就是经常读错字或写错字的人。写错别字看似小事,却有可能闹出大笑话。好了,赶快一起来看"白字先生"小呱呱鸟的可乐事儿吧!  相似文献   

16.
人们常说的错别字 ,包括两种情况 ,即错字和别字。错字 ,指把这个字的字形写错了 ,书上、字典上没有这个字形。如把“武”写成了“武”。别字 ,指的是该写这个字的时候 ,却写成了那个字。如把“川流不息”写成了“穿流不歇” ,其中的“穿”、“歇”字形虽然没有错误 ,但用错了地方 ,导致词语的意思发生了大变化 ,这就是别字。学生从一年级起就几乎每节课都与汉字打交道 ,但为什么还写错别字呢 ?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 ,之所以学生会写错别字 ,不外乎两方面的原因 ,即汉字方面和小学生方面的原因。由于汉字字数比较多 ,结构复杂 ,有些字的构…  相似文献   

17.
谈谈错别字     
错别字,顾名思义,就是错字和别字。错字,就是结构、笔画不正确的字;别字,就是用形状相似或读音相近的字代替。错别字大体分为四类:一字形不同,读音相同或相近的错别字。我们在做笔记时,常把读音相同的字混淆。例如:将“实事求是”写成“事实求是”,将“专心致志”  相似文献   

18.
纠正小学生错别字是教学中最棘手的事。除了个别错别字是由于粗心造成的外,大多数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好这些已学过的常用字。如何根治学生写错别字的毛病,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是让学生备“错别字本”,把易写成错字别字的常用字再当作生字,采用教师指导和学生自觉复...  相似文献   

19.
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要学好汉语,首先必须正确地认读和书写汉字,《常用字表》里的3500个常用汉字必须熟练掌握.书写汉字的关键是正确,它包括:字形合乎规范,笔画数目不多不少,偏旁的位置和形状准确无误,且能按笔画顺序的规则书写.近几年来,各地中考试题都十分重视对正确书写常用汉字能力的考查.考查的主要形式是辨认错别字.错字是指增笔少画,或偏旁部首搭配错误,形体不规范的字;别字是指该写某个字,写成了另外一个字,即张冠李戴,用字错误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错别字呢?下面具体地谈一谈.  相似文献   

20.
错别字是学生对于汉字的音、形、义没有达到精细分化的产物。错别字的出现有规律可循,一般是错字在前,别字在后。错字是学生对细微笔画记忆不清的结果,别字则更多地是由于掌握的汉字不足于表达他所认识到和思考到的事物听致,意义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