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之友》2011,(5):39-39
一个日本教师给他的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历史题:“日本跟中国每一百年就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即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即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跟中国开必,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又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  相似文献   

2.
曾经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则关于日本历史题考法的报导,颇有感触.题目是关于甲午战争的知识内容,日本的老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题: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我们叫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  相似文献   

3.
不一样的试题关于中日战争的试题:我国某中学教师给学生出的历史试题:甲午战争哪一年爆发?结果怎样?签订了什么条约?赔款数额是多少?不用说,答案是死的,只要识记,就能写到试卷上。日本教师给高中生出的历史试题:日本跟中国一百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日中战争(我们叫抗日战争),21世纪如...  相似文献   

4.
最近,读了朱永新老师的《我所理解的教育》,感触颇深。尤其是其中的一篇《历史题该怎么考》。文中对日本和中国在历史考试上所出的题目的本质区别进行了比较。中国高考历史题是这样问的:甲午战争是哪一年爆发的?签订了什么条约?割让了多少土地?赔偿多少银两?然而,日本的老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历史题: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2l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  相似文献   

5.
假如中日还有一战我在台湾读到一道题:甲午战争是哪一年爆发?签订的叫什么条约?割让多少土地?赔偿多少银两?我后来到了日本大阪,才知道他们考这道题目不是这样考的: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一仗,他们叫日清战争,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我们叫做八年抗战。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每个学生都努力作答案。结果我们一天到晚研究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赔偿二万万银两,1894年爆发甲午战争,1895年签订马关…  相似文献   

6.
前段时间,网上流行“历史题怎么考”的帖子,说日本的历史教师给高中生布置了这样一道题: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了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我们叫做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许多老师看到后觉得,这样的问题可谓是真正的开放,忽略  相似文献   

7.
《读者》杂志2004年第20期,有这样一篇文章叫“历史题该怎么考?” 文章作者一次去日本,发现日本的高中历史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题:日本跟中国,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20世纪打了日中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绝大部分日本学生都判断战争会从东海或是台湾开始,时间是2015-2020年间,所以日本现在就要做好战争的准备。而我们的教科书的题目是这样出的:甲午战争是哪一年爆发的?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教师给高中生布置了这样一道历史试题:“日本跟中国每100年就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即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即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又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其中有个高中生是这样分析的:“我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  相似文献   

9.
有这样一个说法,中国教师常用的问题是:“甲午战争哪一年爆发?”“签订什么条约?”“割让多少土地?”“赔多少银两?”“抗日战争的起因是什么?”……而日本老师的问题却是:“19世纪日本跟中国打了一仗(甲午战争),20世纪日本又跟中国打了一场(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中国跟日本开战,你认为会在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在这场战争中,日本打赢的几率有多大?如果输,会输在什么地方?”相比之下,可以看出:中国教师的问题设计缺乏启发性,只停留在解释和阐明这两个层面上,而没有提升到应用、洞察的层面上来。长此以往,学生没有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思想的机会,思维发展将会受到限制。那么,如何使问题的设计具有启发性呢?  相似文献   

10.
不一样的试题关于中日战争的试题:我国某中学教师给学生出的历史试题:甲午战争哪一年爆发?结果怎样?签订了什么条约?赔款数额是多少?不用说,答案是死的,只要识记,就能写到试卷上。日本教师给高中生出的历史试题:日本跟中国一百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日中战争(我们叫  相似文献   

11.
童庆武 《生活教育》2009,(12):60-61
问题缘由:两个案例引发的思考案例一、日本教师给高中生布置的一道历史试题:“日本跟中国每100年就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即甲午战争),  相似文献   

12.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道日本的高中历史试题,是一位去过日本的学者因留意日本高中历史教育而发现的。题目译成中文是这样的: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笔者注:我们叫甲午中日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笔者注:我们叫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其中有位日本的高中生是这样分析的:我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我偶然在《读者》杂志上看见一篇文章,写的是作者到日本发现他们的高中老师布置的一道题: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  相似文献   

14.
在最近的《杂文选刊》中,收录了张寿卿写的《历史题该怎样考》的文章,讲了中国与外国在中学历史考试中不一样的命题方式。第一例讲到我国一所中学这样出题: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如果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政治、经济、社会三方面分析。作者在写到第二例时,举了日本一所中学出的一个历史题:日本与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我们叫甲午中日战争),20世纪打了日中战争(我们叫八年抗战),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打仗,你认为大概在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地方?围绕…  相似文献   

15.
在最近的<杂文选刊>中,收录了张寿卿写的<历史题该怎样考>的文章,讲了中国与外国在中学历史考试中不一样的命题方式.第一例讲到我国一所中学这样出题: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如果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政治、经济、社会三方面分析.作者在写到第二例时,举了日本一所中学出的一个历史题:日本与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我们叫甲午中日战争),20世纪打了日中战争(我们叫八年抗战),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打仗,你认为大概在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地方?围绕甲午中日战争这个历史事件,我们往往会这样出题目:甲午中日战争哪年爆发?签订的叫什么条约?条约规定中国应割让多少土地?赔偿多少?  相似文献   

16.
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冲击是巨大的,《马关条约》的签订是使中国进一步陷入殖民地、半殖民地危机的开端。日本依据《马关条约》,不但从中国夺取了台湾及其周围岛屿的领土,而且从清政府掠取了巨额战争赔款,这些战争赔款被作为扩展军备及发展近代工业和义务教育的费用,迅速增强了日本的国力,从而使日本实现了“脱亚入欧”的梦想,变身为封建的军事帝国主义国家。清朝为什么会在甲午战争中遭到失败?清朝到底能不能打赢那场战争?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学者在研究甲午战争中的论题之一。本文依据中日两国的历史资料,就甲午战争前中日两国的政局演变,简要地作以归纳和分析,通过对比,希望能够比较清楚地解释清政府在那场战争中失败的缘由。  相似文献   

17.
张超  谢佳 《文学教育(上)》2008,(23):153-153
一、中美德三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一)百年回眸:中国高等教育发展 1、20世纪上半叶的外来影响 (1)世纪之初日本的影响: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至20世纪20年代是一条全面模仿日本教育的道路,1902年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和1904年“癸卯学制”皆是日本学校教育制度的翻版。  相似文献   

18.
甲午百年祭     
一百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觉醒的一个重大转折点”。①这一战争,虽已过去百年,但它一幕又一幕悲壮的历史场面,一桩又一桩可歌可泣的反侵略斗争的业绩,一个又一个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至今无时无刻不在叩击着中国人的心弦,令人震颤……。然而,甲午战争留给我们的遗产,又岂止这一点。一场令史学家扼腕而叹的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是否必败?日本是否必胜?这是一个至今仍令历史学家们困惑的问题。他们认为,小国至少有“三不败”的均油:首先,战争对象不能与两次鸦片战争同n而语。…  相似文献   

19.
2015年既是清政府甲午中日战争战败12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1895年至1945年这五十年是中日关系复杂变化的五十年。由中国之败到日本之败,这不仅仅是中日两国势力的较量,也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前半期远东局势乃至世界局势的变化。其中,甲午战争的惨败,使中日两国自此国运殊途。甲午战败作为一段耻辱史,对中华民族来说锥心刺骨,历史教训非常深刻。虽然学界关于甲午战争的研究已可用汗牛充栋来形容,但关于甲午战争的细节仍有不少值得进一步细究的地方,如战前日本是否就已经蓄谋发动?中国是否还有其他应对策略可以选择?《中日修好条规》为何未发挥制止战争的作用?战争的惨败又是如何促进中国思想文化由渐变到嬗变的?本刊特邀三位学者对这些细节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2015年既是清政府甲午中日战争战败12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1895年至1945年这五十年是中日关系复杂变化的五十年。由中国之败到日本之败,这不仅仅是中日两国势力的较量,也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前半期远东局势乃至世界局势的变化。其中,甲午战争的惨败,使中日两国自此国运殊途。甲午战败作为一段耻辱史,对中华民族来说锥心刺骨,历史教训非常深刻。虽然学界关于甲午战争的研究已可用汗牛充栋来形容,但关于甲午战争的细节仍有不少值得进一步细究的地方,如战前日本是否就已经蓄谋发动?中国是否还有其他应对策略可以选择?《中日修好条规》为何未发挥制止战争的作用?战争的惨败又是如何促进中国思想文化由渐变到嬗变的?本刊特邀三位学者对这些细节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