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乐铄 《传媒观察》2006,(11):44-45
互联网在飞速发展,作为网络媒体的新锐元素,博客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在网络交往的每一个角落。博客时代的到来给网络交往方式带来了新的渠道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前在我国,几千万人用博客作为自己的身份名片,博客已成为他们的一种社会生活方式或交往习惯。随着博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阅读博客也成为了一种习惯。与勤劳的博客写手相比,看客们会忠卖地等待博客“地主”更新网络日志,他们发表评论或保持沉默,即所谓的“灌水”和“潜水”,并以第一个发表评论为荣,美其名曰“沙发”。  相似文献   

2.
李慧 《新闻窗》2011,(3):68-68
网络的迅速发展,给博客提供了新的空间。网络的匿名性、参与性、互动性,使得博客成为网民发表意见的场所。博客的存在最终是达到一种思想和信息的共享。博客以传播主体为界点可以分为名人博客和草根博客。近年来,草根博客的"狂热",是否就意味着名人博客的"淡化"?事实上从网络博客发展的表象来看,名人博客和草根博客在博客领域各领风骚。  相似文献   

3.
网络月谈     
《网络传播》2006,(5):93
博客,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传播方式,已经迅速成为网络世界中最火热的关键词。它的出现不仅为个人自由表达、进行深度交流沟通提供了空间和途径,同时也催生了博客“乱世”——泄漏隐私、侵权、谩骂,甚至诽谤、诈骗、失控的博客行为越来越多,这一系列现象很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4.
网络博客的诞生,是一种新媒介的诞生,它本身就传达出新的"讯息",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网络博客的诞生,是一个新文本的诞生,它是多重寓意的蕴涵体,是多面内容的容纳体,是多层意义的集合体,在不同的话语层面,拥有不同的解读方式;网络博客的诞生,是一类新符号的诞生,在不同的话语空间,指涉出新的所指含意.  相似文献   

5.
博客,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交流方式,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章试图探析基于网络博客的知识博客——一种全新的知识管理模式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并介绍了国内图书馆界博客应用现状,并就图书馆创建博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当前,博客在我国发展得如火如荼,博客及博客化正在成为互联网的热点和焦点之一,并被视为继E-mail、BBS和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由博客短暂的发展历史来看,博客并不是全新的事物。个人网站进一步的大众化。就是博客浪潮的生命本源。博客技术门槛的过低,以及概念、模式的迅速复制,是它得以迅速传播并受到广大网民的欢迎的重要原因,也使得它将个性化的知识积累、信息过滤和深度沟通推向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2002年8月8日由著名的网络评论家王俊秀和方兴东共同撰文,正式提出中文“博客”一词,此后,博客真正为广大中国网民熟知。在近几年内有巨大的发展。2005年被称为“博客元年”,2006和2007年被称为“博客井喷年”,它给普通民众提供了一个全自由的网上言论空间。博客可是说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是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是以超级链接为武器的网络日记,代表着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着新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8.
博客:网络传播的新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罗慧 《新闻记者》2004,(10):40-43
近两年来,博客及博客文化正成为互联网的热点,并被视为继E-mail、BBS和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 网络传播无国界,"博客不是全新的事物,黑客进一步的平民化,个人网站进一步的大众化,就是博客浪潮的生命本源。它将个性化的知识积累、信息过滤和深度沟通推向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网络的影响力日益加强,上网浏览各类信息、开个博客已经是很平常的行为,不是什么新鲜事。网络学以及个人日志类的博客的火爆,在让副刊编辑为找到一个巨大稿源而喜悦后,很快就感受到一种压力,一种副刊面对包围所感觉到的压力。  相似文献   

10.
康佳 《青年记者》2008,(8):59-60
博客,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交流工具,正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并逐渐形成了自身的文化。博客在我国以极快的速度发展,作为新兴的媒体传播形式和交流沟通方式,它没有约定俗成的行规和自然而然的规范,人们在看到博客带来的信息革命、思想革命的同时,又不由得对博客带来的负面影响忧心忡忡。一些涉及博客泄露他人隐私,通过博客进行性、暴力等等有害信息的传播现象在博客中屡见不鲜。许多人担心,博客会不会成为一个新的垃圾信息场?会不会成为自由泛滥后不负责任的失控世界?会不会成为言论自由滥用,  相似文献   

11.
博客社区内的非正式交流:基于网络链接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博客是互联网上一种新型的计算机中介交流系统.随着越来愈多的科技用户使用博客进行在线交流,博客社区逐渐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科学交流网络.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技术和中国最大的IT博客社区内的链接数据,我们对博客交流网络的结构特征进行了探索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博客交流网络是一个小世界,幂律现象十分明显;博客网络内存在核心博客和普通博客之分,两者共同组成了各种星状拓扑结构的子群.本文的发现对于创新科学交流体系和设计新一代科学交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博客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信息交流工具,为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带来了新的理念.分析了博客的特点、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创建博客的可行性,并对其在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魏来 《图书情报工作动态》2005,(10):F0003-F0003
博客搜索(Blogsearch)是基于Google检索技术的一种博客搜索方式。Google一直坚信博客可以帮助用户更有效的利用博客空间。获得博客搜索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Blogsearch.google.com(google模式的界面);(2)Search.blogger.com(Blogger模式的界面);(3)Blogger Dashboard。博客搜索期望给所谓的博客空间增加可见度。Google利用博客搜索定期的对博客内容进行检索,可以比普通的网络搜索引擎更快的发现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博客著作权法律问题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传播媒体和交流方式,博客在促进信息传播和共享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著作权法律问题.本文探讨了博客著作权的构成要素,阐明了博客著作权限制的合理性及其方式,并对典型的博客著作权侵权行为及责任承担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5.
李楠 《湖北档案》2010,(6):12-1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博客已经成为了互联网上一种盛行的新兴产物,日益在网民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博客是一种特别的网络出版和发表文章的方式,它简单易用,没有技术门槛,具有免费性、自由性、共享性等诸多优点。2004年以来,博客主页——一种采用简便的软件生成个人主页、能够按照时间顺序不断更新、实现个人信息的历时积累和传播的互联网个人出版方式,在我国进入迅猛发展时期。博客代表着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着新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6.
论博客的网络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耀龙 《新闻知识》2006,(10):70-72
近年来,在博客的快速增长改变网络生态的同时,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目前对于博客的称呼乃至博客网络存在状态等一些基本的问题还缺少系统性的研究,而这些研究将成为博客现象深入研究的基础。这正是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博客,目前还没有一种严格的学术角度的定义,大多是对于博客这种事物的一种描述。基本上将博客看作是一种技术层面的网络存在物,有的认为是网站、网页;有的看作是一种新兴的媒体;有的看作是一种个人日记;有的看作是一种网络出版方式。在使用博客的文章中和现实的称呼中,国内对于博客到底是指一类人、一种网络行为还是网…  相似文献   

17.
胡忠青 《新闻知识》2007,(11):79-81
近年来,博客的发展突飞猛进。博客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继E-mail、ICQ、BBS之后为广大网民所熟悉并拥有使用的一种新的网络形式,其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博客迅速发展和网民广泛参与,使博客种类多元化、内容多样化。在众多的博客中,有一类博客异军突起,它们的主人是记者,博客里发布、传播的大多是新闻信息,这就是记者博客。记者博客不仅是一种记者表达个人思想的空间,而且成为记者们新闻报道的辅助性手段。  相似文献   

18.
博客文化解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博客,是英文“Blog”或“Weblog”的中文翻译,本是“We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特指一种网络个人出版形式。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Post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内容和目的各有不同,从对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和评论来看,有关公司、个人构想的新闻到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的发表或张贴都有。撰写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writer。无论是在博客发源地美国,还是在中国本土,博客都是一个新生事物。随着近年来的迅猛发展,博客不仅更新着网络传播的格局,  相似文献   

19.
博客技术应用于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严海帆 《图书馆论坛》2007,27(2):92-93,91
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交流方式,正备受人们关注,文章介绍了博客的概念和特点,并就建设图书馆信息服务博客的可行性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三,“博客文化”:网络群体传播中西文化新思想的交汇处 首先,博客带给大众什么?一是博客是知识权力时代的标志,这种标志是“媒介即信息(The Medium is Message)”时代才具备的,与政治制度无关,但政治制度会赋予博客的不同“度”的限制。二是博客是一种新的媒介资源力量,因为它的存在,让新的媒介更加个性化、而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