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泛读是广泛地阅读,也就是“多读”。掌握了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就提高了阅读的速度和理解能力,也是“会读”。上升到阅读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读好”。三者中“会读”尤其重要,泛读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2.
马芳琴 《海外英语》2013,(15):68-69
泛读是广泛地阅读,也就是"多读"。掌握了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就提高了阅读的速度和理解能力,也是"会读"。上升到阅读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读好"。三者中"会读"尤其重要,泛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该文将试着讨论在大学期间进行英语泛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提高泛读教学质量,其中包括材料的选择,阅读技巧指导等。  相似文献   

3.
泛读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本文通过对影响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因素分析,通过笔者凭着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和研究,探讨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几种有效方法,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各种阅读策略,从而达到"多读,会读,读好"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泛读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本文通过对影响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因素分析,通过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和研究,探讨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几种有效方法,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各种阅读策略,从而达到"多读,会读,读好"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正一提到如何提高英语泛读能力,人们自然会想到多读.这当然没错,熟能生巧是世人皆知的道理.但读也要讲求质量.盲目无绪地乱读未必就能提高阅读水平.要想尽快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绝非易事,学生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掌握一些技能技巧,才能如愿以偿地提高泛读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进行泛读方法的指导和泛读技能的训练,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泛读能力,争取让他们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大学英语泛读作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加快学生的阅读速度。基于泛读教材特有的"教学内容广泛"和"体裁丰富多样"等特点,如何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训练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从而加快阅读速度和提高理解能力,成为英语泛读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文章结合日常教学工作谈谈常用阅读方法和技巧的分类及在日常阅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大学英语泛读作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加快学生的阅读速度.基于泛读教材特有的"教学内容广泛"和"体裁丰富多样"等特点,如何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训练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从而加快阅读速度和提高理解能力,成为英语泛读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文章结合日常教学工作谈谈常用阅读方法和技巧的分类及在日常阅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一步一步提高。课内精读和课外泛读都很重要。只强调精读课本。不进行课外泛读,就无法扩大知识面.无法提高阅读速度.就只能是逐词逐句爬行式的阅读:而不重视精读课本.一味强词课外泛读,势必造成基础不实。对所读材料理解不透的后果。因此,必须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一定量的课外泛读。此外,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对于培养阅读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英语四种基本技能之一,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读”的言语有两个目的。阅读的中心主要是理解,阅读理解能力是外语学习主要培养的能力。阅读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能力、阅读速度、阅读技巧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阅读理解题型是中考试卷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要正确处理精读与泛读的关系,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懂一定的阅读技巧。  相似文献   

11.
作为泛读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补充,泛读课外阅读学习需要关注个体学生的不同阅读兴趣与需求,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自主阅读能力的人。必读、选读、定题读三合一泛读课外学习模式旨在改革传统大学泛读课外阅读现状,将传统的“完全教师控制”模式、“完全放任”模式转化为教师与学生商讨式的“必读、选读、定题读综合学习”模式。模式的核心在于激励学生进行主动的、自主的、有目标的课外阅读。它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合作学习、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阅读开发学生高级思雏,并提高他们开展延展性活动的能力。其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和能力,使学生逐步掌握自主阅读所需的语言学习认知策略和自我管理元认知策略。  相似文献   

12.
阅读是获取语言知识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阅读能力则是衡量掌握语言综合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志。从阅读的性质着手,分析当前外语界对阅读能力的不同看法,探讨了阅读测试中选材和出题这两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注重方法层次的数学阅读是帮助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重要手段,可以训练培养其分析推理能力,通过简单的数学案例展示了预读、精读、通读、串读的方法和效果。数学的阅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能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力。  相似文献   

14.
英语阅读与英语阅读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谈及英语阅读在语言习得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指出目前阻碍学生有效阅读的主要障碍 ,提出解决这些障碍的可行办法 ,以及如何进行成功的阅读 ,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结论是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与词汇量、文化背景和阅读技能等密切相关 ,且大量的阅读是学好英语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16.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independent and interactive effects of supplement format (knowledge map vs. text vs. no supplement) and strategy (cooperative learning vs. cooperative teaching vs. individual study) on learning. After training and practice sessions, subjects studied a science and math passage over which they were tested. Two individual difference measures were also taken and combined into a general ability score. Repeated-measures analysis of variance of the recall variables indicated that (a) high ability subjects outperformed low ability subjects, and (b) cooperative learning with map supplements had a mutually facilitative effect on the low ability subjects’ recall.  相似文献   

17.
"窄式阅读"是指学习者通过阅读同一风格、同一主题或某位作家的多部作品来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策略.本文介绍了窄式阅读的理论来源--克拉森的"输入假设"理论以及有关窄式理论的一些实证研究,阐述了窄式阅读有利于学习者词汇和背景知识的积累,是一项有效的二语习得策略,如果这一策略被应用到外语阅读课教学当中,也将会对教师有很大启示.  相似文献   

18.
初读环节是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的基础,是培养良好语感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在校学习要获得的一种最基本的语文能力。在初读教学中,要从整体观念出发,引导学生从了解全文内容入手,对课文有个初步的整体印象,把握文章构架,理解字词,为细读课文打好基础。可根据文体的不同、教学对象的差异,在读前提出明确的初读要求,让学生边读边思考,不能过于仓促,要关注全体学生,不能流于形式,要认真地检查落实。  相似文献   

19.
读文思维状态按阅读者是否与课文思维流动方向一致而分为“原形阅读”和“超原形阅读”。超原形阅读是阅读者先触摸作者文思,然后跳出作者文思,根据阅读者已有知识参照系对课文某一局部作观察和思考。课文被想象成由许多方面合成的综合体,可作形式与内涵两方面的各种解析,从而获得清晰的超原形阅读印象。“超原形阅读”概念有助于广大语文教师在新的深度上认识读文教学。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