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白居易《与微之书》通俗易懂,细细品读,我发现这封书信不仅是表达友情这一主题,除了抒发对远方故人的思念关爱之情外,还蕴含着其他复杂的情感,其意蕴丰富、情思绵绵,耐人咀嚼。本文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2.
台湾女作家张晓风的散文内涵丰富,她对山川景物的描绘中蕴含着对生命的关注与思考,对爱情、亲情、友情的抒发中饱含感恩之心,对故国家园也充满着相思之情。她的生命之情、感恩之心、乡愁之思在其散文创作中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3.
白沙集中大量的咏酒诗, 它们表现出浓烈的主体意识与生命情调。主要体现在: 抒发自得的逸兴浓情; 表现诚挚、融洽的友情; 陶然忘机的诗酒之乐; 表白高洁、自由的人格  相似文献   

4.
《小读者》2012,(5):69-69
这里是米粉儿们可以自由抒发想法和言论的平台,反映大家所关心的校园新闻、新事物、友情、学习生活等,每期一个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5.
《小读者》2011,(9):70-71
这里是米粉儿们可以自由抒发想法和言论的平台.反映大家所关心的校园新闻、新事物、友情、学习生活等,每期一个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6.
《小读者》2012,(1):69-70
这里是米粉儿们可以自由抒发想法和言论的平台,反映大家所关心的校园新闻、新事物、友情、学习生活等,每期一个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7.
谢逸是宋代江西诗派重要诗人之一,诗作至今存有200余首。其中唱和诗占23%,这些唱和诗从题材上分为三大类,即友情唱和诗、闲情唱和诗、褒扬唱和诗,从中不仅能够窥探出谢逸寄情山水的闲情雅致与淡泊功名的安贫乐道、独善其身的儒家伦理品格,而且其友情唱和诗展现了谢逸与江西诗派其他成员的交往、切磋诗艺的情形,抒发了惺惺相惜的深厚友情。  相似文献   

8.
谢逸是宋代江西诗派重要诗人之一,诗作至今存有200余首。其中唱和诗占23%,这些唱和诗从题材上分为三大类,即友情唱和诗、闲情唱和诗、褒扬唱和诗,从中不仅能够窥探出谢逸寄情山水的闲情雅致与淡泊功名的安贫乐道、独善其身的儒家伦理品格,而且其友情唱和诗展现了谢逸与江西诗派其他成员的交往、切磋诗艺的情形,抒发了惺惺相惜的深厚友情。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论述“异史氏曰”,认为“异史氏曰”是《聊斋志异》中的干预叙述者。具有评点、抒发、揭示的功能。“异史氏曰”直接反映了蒲松龄理想的爱情观、友情现、伦理现和社会观。  相似文献   

10.
少年作家聊天室萱萱问:我充满激情写出的竟然不是诗。怎样把一首诗写得富有诗意?我喜欢在日记本上写一些小诗,充满激情地抒发我对即将分别的友情的留恋,写对父母的感动。可是我把这些作品寄给一位诗人,  相似文献   

11.
晚唐诗人罗隐的七言律诗数量居唐人第二,内容涉及时政、友情、登临、咏物、酬赠等。罗隐因久困科场,性简傲,出语讥诮。表现在他的七言律诗中,平仄严整,时作拗体,对偶平稳,语言浅切流畅,结构整密,从而形成“峭直”的诗风。  相似文献   

12.
白居易是唐代咏物诗数量最多的一位,在白居易的咏物诗中,有些借咏物来表现对社会、人生的关注与思考,反映现实,反映时代,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作品寄托深邃、内涵丰富。也有一些借物说理之诗,构思巧妙,描写逼真.情趣活泼。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3.
蒙古佛教诵经分为藏语、蒙古语两类,蒙古语诵经仪式经历了初创期和完善期,两个阶段以内蒙古梅日更寺第三世活佛罗桑丹毕坚赞为划分点,分别称为“老诵经法”、“新诵经法”。新诵经法经过他创新后达到了完善,在译文格律、经文与韵调的结合、诵经程式方面均体现了前所未有的完美。现存梅日更寺蒙古语诵经对蒙古佛教诵经仪式的研究,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方岳是南宋末年江湖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留下了一千多首诗歌作品,其中有一部分便是咏物诗。方岳虽然被推为江湖诗派的代表作家,但他的诗歌取法和艺术并不仅仅限于一般认为的江湖派诗歌。方岳的诗歌有着其独特的个性以及魅力,而他诗歌创作的独特性,在他的咏物诗里面也有着一定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萧纲赋考论     
现存萧纲赋按内容可分为述志赋、抒情赋、咏物赋、宫体赋、游戏逞才赋五类,其中宫体赋最有特色。萧纲宫体赋的描摹程式是由咏物到咏女性,写作倾向上只为描摹而描摹,不动感情。由此推理,萧纲对赋的理解相当通脱,题材无所约束,描写无所顾忌,符合其"放荡为文"的文学观。《悔赋》作于侯景乱中,是萧纲少有的严肃主题的作品,萧纲借此痛定思痛、批判现实,表达勘定战乱、中兴国家的信心。《悔赋》与宫体赋主题截然不同,这对于反思宫体文学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文学革命运动以来,现代汉语文论话语与古代汉语文论话语之间,发生了严重的断裂。如何应对这种断裂,如何建构新的文论话语体系,近年来,主要存在两种倾向与三种策略。第一种倾向是力图使传统文论重新言说,包括"转换论"与"重建论"两种策略;第二种倾向是不论话语的来源,一切以"应用"为指归,即"实用论"策略。"转换论"、"重建论"更多地站在民族本位的文化立场上,"实用论"似乎与全球化趋势相适应,但隐含其中的却是比较厚重的功利意识。  相似文献   

17.
马致远散曲作品中的叹世、咏史、归隐主题使历来评论家对其作品总是冠以"消极"二字。但实际上他的作品中有着积极的进取仕进情结。文章从他的咏史题材作品中的历史人物形象出发,以马致远的时代背景、身份处境、作品文本三个方面为主,试述马致远的进取仕进情结。  相似文献   

18.
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江湖漂泊的人生经历构成了白石咏物词对情与景独特的处理方式,其物我同化的审美理想对后代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9.
贵州近代词人黎庶蕃的词题材多样,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其抒怀词描写了自己的愁思、愤激、感慨时事;咏物词描摹事物逼真,有一定的寄托;写景词描写景物清丽生动;相思词缠绵凄楚;别友怀友词表现了对朋友的深情.  相似文献   

20.
西圃词苑晚香馨——评田同之的《晚香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同之晚年致力于词学之道,既有理论著述《西尉词说》,又有创作成果《晚香词》集。遵照词要“别有寄托,另具性情”的词学主张,《晚香词》集中的作品,虽少重大社会生活的题材,却是词人躬耕西圃、苦心孤诣之作,清新婉丽,寄托遥深,艺术水平很高。叶恭绰的《全清词钞》选录了他的三首小令;《晚香词》集中的作品按题材大致可分为咏物词、登临怀古词、唱和题照词;另外还有一首《莺啼序》长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