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体育评价再认识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从体育评价目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3个方面分析讨论,提出体育评价的目的就是要注重评价的诊断与激励功能,以此建立体育评价的内容,即:一是要从重结果到重达到结果的过程;二是从重动作技术到重身心健康;三是要注重体育教学的情感陶冶性。体育评价标准的改革,要改变以往体育理论考试的标准化和技评的数量化,把创造机会还给学生,要为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留出最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中介——校本体育课程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强 《四川体育科学》2003,(3):50-51,71
作为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中介,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立足于本校,师生参与及全面评价的特点;因此随着校本体育课程的开发,可以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重新构建体育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浅谈高中学生体育成绩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行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后,应该怎样来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成绩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进行的判断与等级评定。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情况,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以便改进教学;发现学生的潜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并鼓励和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培养与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评价的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水平四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目的、评价的主要内容、怎样进行体育学习评价等方面的论述,运用大量的案例对新课标下水平四体育与健康课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力求建立一个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1.评价内容由单一转向多元。 1.1对学生学习的评价目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情况.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判断学生学习中的不足和原因,以便改进教学;发现学生的潜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并鼓励和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培养与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因此,从体育课程目标出发,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时,应选择能反映学生情况的一些指标进行,由单一内容评价转向多元内容评价.由单一的教师评价转向教师和学生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根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新概念,对新旧课程目标的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下对学生学习评价的对策:树立促进发展评价目的观;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整合多元评价方式;以学习水平为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评价要有重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学习评价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具有导向、激励、发展和甄别等功能。体育学习评价的功能是由评价的目的、内容、方法与形式所决定的,而评价的目的又决定着评价的内容、方法和形式。体育课程评价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新制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力求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而淡化其甄别、选拔功能,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并把课程评价分为三类:一类是对课程建设的评价;一类是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一类是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在这三类评价中,广大体育教师涉及最多,操作最难的莫…  相似文献   

8.
作为课程教学评价,无论在功能和价值上,还是在学科内容、呈现方式以及对考核结果的处理上,都要力争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立足过程,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评价理念和工作思路。这必须建立多元主体参与、多样评价方式、多元评价指标的体育学习评价体系,既关注学生体育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学习效果评价内容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群组AHP等研究方法,在分析了原体育课程纲要指导下学习效果评价体系作用与局限性的基础上,依照新体育课程纲要精神,提出了体育课程学习效果评价的指导思想、目的及原则.初步构建了体育课程学习效果内容因素,即心理促进、社会适应、体适能、运动技能及运动参与。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改革与大学生体育生活现状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调查闽南5所高校的大学生体育生活现状人手,对近年来福建省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设置的改革成果作出初步评价,结果:现行体育教学内容、形式、方法不受欢迎,与大学生的意愿差距大;课程学习评价体系未被认同。建议:把大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作为课程内容设置的重要依据,提高其实效性;加强体育课内容、形式、方法与体育生活的联系,使体育课程成为大学生所喜爱的学习内容和生活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1.
对制定我国重点女排身体素质评价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年来,全国重点女排冬训都十分重视身体素质的训练。但由于没有建立一套客观、定量的身体素质评价标准体系,所以不能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发展状况给出正确科学的评价。本文就此问题,对连续6年积累的重点女排冬训身体素质测试数据,运用体育测量评价和体育统计的方法,制定出一套对重点女排身体素质评价的标准,并已在第22届全国重点女排冬训时试用。根据试用情况和专家的意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了该评价标准,旨在为重点女排身体素质的分析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实用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2.
针对模糊综合评价不能反映体育教学质量动态变化的特点,从学生体育素质指标体系出发,给出了基于马尔柯夫链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用实例说明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健美专项课考核评价量化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平 《四川体育科学》2004,(3):147-148,150
通过对符合学生自身个性素质的健美专项考核评价量化标准的研究,分析健美专项考核评价量化标准实施的依据,评价的目的和主体。认为健美专项考核评价量化标准可有效避免用同一定量负荷考核标准评价身体素质存在较大差异的学生,建议用负荷与体重的比值作为健美专项课专项考核评价量化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体育课程标准》评价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中小学正在全面进行课程改革,教学评价则是改革的中心任务之一。以部分参与《体育课程标准》实验的国家级实验区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和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教学实验等方法,既从理论上论述了传统体育教学评价的弊端,探索了体育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通过问卷调查对当前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实施中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同时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分别选择了不同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学生体质分析与评价网上群体决策支持系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周勇 《体育学刊》2003,10(1):138-140
为了深入开展体质研究工作,针对现有软件系统的不足,应用多智能体、Internet、CSCW等技术,提出一种新的体质分析与评价系统。(1)开发了一个网上体质分析与评价群体决策支持系统;(2)为广大体质工作提供了统一的体质分析与评价软件平台;(3)可共享体质数据资源,交流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通过介绍全运会训练大纲基本结构及要点,阐述训练计划的设计和考核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结合训练实践例举了周期训练计划表和考核评价量表,提出了全运会训练大纲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优秀男女排运动员进攻能力的评价标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文献资料及离差法、RSR评价法等,对国内外优秀男女排运动员进攻能力的评价标准,进行探析。结果显示,RSR评价法简明易行,适用于排球比赛中运动员进攻能力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8.
运用生物力学的分析方法,对排球扣球技术动作,特别是对助跑、起跳、空中击球和落地等动作进行了研究,总结和归纳动量矩定理及动量矩守恒定律运用到排球扣球技术中的一些规律,其目的是规范排球扣球技术动作,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扣球技术动作,提高扣球的质量和效果,丰富排球教学与训练的理论和方法,推动排球专项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关于体育运动中主观评分的客观评价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体育运动中主观评分的客观评价问题,建立主观评分的数量评价方法,实现对裁判员裁判水平的量化鉴定。  相似文献   

20.
析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的渗透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武德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武德教育在武术教学中历来居于主导地位,且一直发挥着十分重要而广泛的积极作用。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的渗透可通过武礼、武技、武理和武师表率等途径与方法,使之贯穿其全过程,达到技德双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