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英语教学不仅使学生获得所需要的英语知识和技能,也是渗透人文教育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正确、全面了解东西方文化,增强世界意识,健全人格,培养合作精神和社会公德意识,构造一个人的人文思想及人文素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各种教学形式和手段,帮助学生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使学生成为一名有技能、有修养、有独立人格的人。本文就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世界意识,从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2.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气息。它是一门将人文气息与教学工具相结合的学科。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贯彻和实施,将人文教育有效地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时代潮流。将人文教育渗透到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也符合英语教学的发展需要,而将人文教育渗透到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修养。因此,就人文教育与高校英语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和科学探讨,重点阐述人文教育与高校英语教学相结合的必要性,并提出有效融合人文教育与高校英语教学的策略,以期为广大高校英语教师提供教学帮助和教学经验,以此促进我国英语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艳  李孝英 《考试周刊》2012,(88):86-87
近年来.随着西方“功利主义”在我国高校的传播与盛行,英语教学中出现了重工具轻人文性、重实用性,轻素质性的趋势,研究生英语教学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具体实例说明将人文教育应用到研究生英语教学中.可以提高研究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增强英语教学效果,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4.
刘竞 《考试周刊》2011,(41):73-74
赋人文意识于大学英语课堂是打破大学英语教学"瓶颈"状态的关键。一方面,人文教育是大学精神对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英语教学在人文教育方面也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人文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唯此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也才能帮助学生主体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教育理念也产生了相应变化。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作者在本文中对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与实际教学体验相结合,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高校英语教学要实现的重要目标,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求学生既要学习语言,也要对其他国家的文化有所了解。培养与增强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能够提高大学生在文化知识、文化理解方面的应用能力,也能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在日常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到培养大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分析培养的原则与方式,进而提出培养大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策略,全面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杨帆 《广西教育》2011,(32):52+59-52,59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偏重的语言工具性训练,忽视了人文性的教育,致使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成为语言知识的消极接受者。新课程改革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要求关注学生的情感,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在英语教学中适当地引入英文歌曲教学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英文歌曲来辅助教学,不仅能增强英语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而且能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性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人文教育,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方面也有了进一步的创新与改革。在新课改背景下,对于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方面也有了较高的要求。在我国高校教育中,英语教学是最重要的课程之一,相对于其他教学课程也是最难的。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只一味的传授知识,从而忽视了语言文化教育,导致了我国高校学生在国际友人交流的时候常常会出现各种误区,所以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孔标 《海外英语》2012,(17):134-135,137
21世纪以来,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时代特征显现了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跨文化教学是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的必要途径。外语教学的学科属性使其肩负起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该文阐述了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如何在翻译教学中培养学习者跨文化意识的几点建议。最后指出,翻译活动不是纯粹的语言行动,而是植根于两种文化深处的文化交流行为,因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也是做好翻译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交流日益加强的背景之下,大学英语教学应突破单一的语言语法教学,注重与文化教学相结合,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能帮助学生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有效地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较低的现状,需从以下方面贯彻文化教学:学生在教材之外应更多地吸收西方国家的文化知识,尤其是时事和日常生活信息;教师作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引导者,更应努力提高跨文化教学的意识和敏感度。  相似文献   

11.
英语作为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一门内涵丰富的学科。高职英语的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语言技能的习得过程,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过程。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内容与语言教学的自身优势将英语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  相似文献   

12.
彭煜 《考试周刊》2009,(22):137-137
英语教学中要注重文化意识.即在英语教学过程要抓住英语教学的人文性.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除了要认真挖掘教材的文化内容之外.还要注意通过其他渠道开发内容丰富的校本课程.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来拓宽跨文化教育的渗透渠道;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得体地传递和接收信息,应组织各种活动,使文化渗透的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英语教师在传授英语语言的同时.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还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强烈的文化意识,加强对学生的社会文化教学。  相似文献   

13.
英语作为一门蕴含丰富人文内涵的语言学科,是高职院校的必修课之一,也是高职院校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渠道。大学英语教学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问卷与访谈的方式,对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地调查和研究,并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目的在于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我国当前的高校英语教学来看,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了语法翻译法作为主要的课堂教学方法.这种旨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以及笔译能力的教学法尽管非常受到广大英语教师的青睐,却不能较好地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从高校英语教学改革过程来看,交际法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加快了英语教学改革的部分,强化了学生的交流意识和能力,成为了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根据中国高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它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希望高校教师能够对此加以研究,进一步发挥交际教学法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最大功效.  相似文献   

15.
黄秋畅 《考试周刊》2010,(53):88-89
本文简述了人文教育及大学英语教学的内涵,通过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弊病,揭示了教学过程中人文教育的缺失,呼吁在英语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6.
人文素质教育与语言教学相辅相成,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只有将二者有机统一地联系起来,才能有效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人文道德修养。本文将基于当前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中职英语教学中强化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性,探讨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如何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德育渗透相关理论,结合高校英语教学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和原则,分析高校英语教学德育渗透现状,提出德育渗透的具体路径,旨在将德育全面渗透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英语教学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18.
魏莉 《生活教育》2014,(2):63-6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教学不仅是教授学生语言知识和培养技能,更有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渗透文化意识的功能。然而,现今大多数的英语教学却是学生在枯燥地操练、无味地死记硬背。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易被忽略的人文关怀渗透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研究国际视野与创新意识对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影响,旨在加强高校英语教学融合国际视野与创新意识等教育元素,有效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高校英语教学需要在正确理解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基础上,实施更新教学理念、完善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等策略,充分放大国际视野与创新意识对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积极影响,以此促进高校英语教学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人文精神反映了人的内在价值和社会的普遍正义,是大学英语教育的灵魂。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需要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师生角色进行重新定位,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自我实现的理念,要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充分开掘其中的人文资源,开发学生的个性、创新意识和能力,使学生成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要善于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重视情感陶冶,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