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室内情景喜剧《家有儿女》和《成长的烦恼》的主人公为研究对象,对中美家庭中的亲子冲突的类型和青少年的处理策略进行编码分析。研究表明:青少年与父母冲突最多的三个方面分别为学业、日常生活安排和做家务。中国青少年在应对亲子冲突时,使用的策略主要是反抗攻击、屈服让步、解决问题、回避冲突;而美国青少年的亲子冲突应对策略则主要是反抗攻击、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
研究以修辞学理论为视角,以英汉情景喜剧《成长的烦恼》和《家有儿女》为例,对其中的幽默言语所运用的修辞格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英汉语情景喜剧中运用的比喻、夸张、比拟、仿拟、反复、双关、移就、引用等修辞格手段具有极高的相似性,但是这并不说明英汉语情景喜剧中的幽默表达手段没有差异出现,这些差异多是由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情景喜剧的解析,对《爱情公寓》和《老友记》的个案对比分析,指出:中国的情景喜剧尚处于发展期,未来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在对外国情景喜剧借鉴的过程中,不仅要了解其形式,更重要的是把握其神韵,对其进行"中国化"的改造。而我国的情景喜剧,除了单一的借鉴,还需要更多的剧本原创和创意。  相似文献   

4.
字幕翻译对外来影视作品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的视角出发,以情景喜剧《成长的烦恼》作为个案进行研究,从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对影视字幕的汉译进行梳理,以期对影视字幕翻译水平的提高贡献出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从风靡全球十年的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切入,对比中国情景喜剧的发展以及中国情景喜剧中特殊的“家”的概念,引发出《老友记》中不同于传统情景喜剧的“社区化精神”和其中蕴涵的独特美式文化以及与中国文化的差异,以此透视中国社会对此剧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6.
英达是第一个把情景喜剧引进中国,并一直在努力进行戏剧创作的人,甚至被国内的一些评论者称为“中国的诺曼·李尔”、“中国情景喜剧之父”。《我爱我家》的创作深受美国经典情景喜剧《一家大小》的影响。《我爱我家》之所以获得成功,更重要的还是依靠其浓厚的本土特色。英达以及英达的追随者们在情景喜剧中更多地瞄准了下层市民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侯起来 《家庭教育》2007,(7S):64-65
对今天的儿童来说。无论电视节目如何丰富多彩,他们最喜欢看的肯定是动画片。比如英国阿德曼电影公司制作的动画片《小鸡快跑》、美国的52集《成长的烦恼》及《灰姑娘》、《玩具总动员》、《阿拉丁》,以及中国制作的《虹猫蓝兔七侠传》和52集动画系列片《我们的家园》等.最受孩子们的欢迎。可是毕竟动画片众多,思想艺术水平参差不齐,这也给家长带来了烦恼。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5,(72):21-22
本文从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的视角出发,以情景喜剧《成长的烦恼》为例进行研究,指出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影片,情景喜剧在字幕翻译过程中更应注意语言的口语化和性格化特征,以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情景喜剧的关键情节。  相似文献   

9.
张金英 《茂名学院学报》2009,19(5):46-48,52
从修辞学角度出发,选取美国著名情景喜剧《老友记》和中国著名情景喜剧《家有儿女》的剧集对白作为幽默语料,对其中言语幽默的修辞策略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发现,由于中英两种语言表达方式和表现方式上存在明显的差别,再加上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这两种语言在使用修辞手法制造言语幽默的时候,使用的策略既有相同也有不同的地方。比喻修辞手法是两部剧中使用最频繁的修辞手法,而其他的修辞手法的使用率则表现出较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对今天的儿童来说,无论电视节目如何丰富多彩,他们的最爱却永远是动画片、卡通片,时下各个电视频道播放的和各音像店出售的各种动画影碟等都受到了孩子们的追捧。其中国外的一些动画片,如英国阿德曼电影公司制作的动画片《小鸡快跑》、美国的52集《成长的烦恼》及《灰姑娘》《玩具总动员》《阿拉丁》等以及中国制作的最长动画片212集《海尔兄弟》和52集动画系列片《我们的家园》等优秀的动画片对孩子的成长无疑是好的,可是大量的引进,不免泥沙俱下,思想艺术水平参差不齐,这也给家长带来了烦恼——  相似文献   

11.
幽默是一种极其普遍的语言现象,而情景喜剧是幽默的最佳载体之一,情景喜剧《老友记》和《家有儿女》为中美幽默对比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语料基础。以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和里奇的礼貌原则作为理论框架,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中美情景喜剧的言语幽默潜在制笑机制进行尝试性研究,对比发现,中美情景喜剧相同点在于二者都违反了会话原则,不同点在于二者对会话原则各准则的违反量不同。  相似文献   

12.
幽默是情景喜剧最显著的特色之一,大量的幽默对话使得情景喜剧成为当代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形式之一.本文从英汉幽默翻译的角度出发,对美国著名情景喜剧《老友记》中的字幕翻译进行个案研究.在对其中的幽默进行分类并举例说明时,作者重点分析了翻译过程中面临的语言和文化障碍,并对《老友记》中的幽默翻译作了初步尝试,提出了一些翻译方法,希望能够对情景喜剧的幽默翻译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3.
幽默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语言现象,其特点决定了它是一门多学科性研究。文章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域理论中的语旨变量,将马丁语旨三分法模式作为文章的理论框架,以著名美国家庭情景喜剧《成长的烦恼(第一季)》为语料,分别从情感类型、权势高低、情感作用三个角度,探讨语旨对幽默生成的影响。通过对语料的分析、解释,揭示出情感类型的偏离、权势高低的违背以及情感作用的变异都会影响幽默效果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幽默这个词源于英文"humor"是开朗、自信和智慧的表现。它的出现不仅源于语言本身的魅力,还与语境密切相关。语用学研究的就是在具体语境中使用的语言。美国情景喜剧《查莉成长日记》凭借着其独特的剧情和幽默的语言,受到越来越多中国人的喜爱。本文从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的角度出发,对《查莉成长日记》中大量的言语幽默实例进行分析以求进一步探究言语幽默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15.
童年·人物     
《小学生》2007,(6):8-19
童心童语: 2007年的寒假过后,我们采访了很多同学:你寒假看什么电视节目了呢? 《家有儿女》是最多的回答。这部可爱的电视剧表现的是三个孩子的快乐成长,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快乐童年。《童年·人物》锁定《家有儿女》这三位小主角。[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赵雪雁 《考试周刊》2011,(79):22-23
美国情景喜剧中出现的丰富多样的幽默话语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语用现象。本文旨在从语用预设的角度对美国著名情景喜剧《老友记》中的幽默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7.
成长,是一个永远也说不尽的话题。每个人都经历过成长,或正在成长。但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并不相同。美国有一部一百多集的情景喜剧,叫《成长的烦恼》,曾经在黄金时段播出,吸引了很多人,享有很高的收视率。剧中三个调皮可爱不断长大的孩子,他们有欢乐,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烦恼和问题,让人们在轻松愉快中领略到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从中受到启发,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18.
孙静静 《海外英语》2012,(19):172-174
《生活大爆炸》是一部深受中国观众喜爱的情景喜剧,该文以《生活大爆炸》的字幕翻译为例,初探情景喜剧字幕翻译与中国当下流行语的结合,进而指出这种结合的原因必然性以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19.
《老友记》是美国经典情景喜剧,其幽默风趣的语言吸引了大批观众。从违反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s)的角度来探讨《老友记》中以Chandler和Monica的感情发展为主线的剧情中的幽默,旨在提高学习者对情景喜剧中英语幽默的推理和欣赏能力,加强对英语语言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生活大爆炸》是一部深受中国观众喜爱的情景喜剧,该文以《生活大爆炸》的字幕翻译为例,初探情景喜剧字幕翻译与中国当下流行语的结合,进而指出这种结合的原因必然性以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