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丽娟 《考试周刊》2012,(37):154-154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生物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思考并在实践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知识、能力的提升,也关系到教师水平的提高。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包括概念教学有效性、探究教学有效性、课堂交流有效性、多媒体运用有效性和教学评价有效性的有机整合。只有充分运用教学资源将以上因素巧妙地进行有机整合,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获得全面发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紧密地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结合起来。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途径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此来提高学生素质,一直是语文教师教师不懈地追求。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新课改的理念逐渐成为教师教学的自觉行为,课堂发生着可喜的变化。然而,课堂教学耗时多、收效低的现象也很普遍。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素质教育的目的以及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其实就是对“有效性”的最好注释。  相似文献   

4.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主要阵地,也是连接教师和学生情感的纽带,课堂教学效果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新课程改革提倡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要转变观念,创新教学手段。本文将探讨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而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观课教学评议活动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深受教师的欢迎,能让更多的教师更快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切实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无论是常态下的教学观摩,还是举行各类形  相似文献   

6.
高效课堂提倡“先学后导”“以学生为本”。中学英语教学希望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中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课前的结构化预习是指学生以个体或小组为单位,依据导学案,在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条理和有步骤地在课前自主学习新课程的学习活动。由此可见,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结构化预习是实现“主体先行”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和深入理解新知识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业有收获,能力有提高,思想有进步.化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化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  相似文献   

8.
历史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教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积极落实新课程改革"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但是,开展的学生活动是否有效地促进教学效果值得商榷。在课堂教学实践与调查实践的基础上,针对中学历史教学学生活动的有效性问题而进行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真实地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得到真实有效的知识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9.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具有符合新课程的教育观念;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不断地实践、反思、探索,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有效性上,使学生在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得到发展是我们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提倡课堂教学中应避免单纯的传授语言知识,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材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思维碰撞”的场所,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调动着学生思维参与的积极性,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以保证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依据教材特点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内容,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是极其必要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正在当下的教育教学中,有效教学已经是教师谈论的热门话题。何为有效,就是指在教师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进步与发展。有效教学并不是说教师在一节课中讲述了多少知识和信息,而是指学生真正学到了多少知识。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中不仅涉及课堂知识的传递、技能的形成,而且关系到课堂教学思想、课堂教学态度、课堂教学情感等诸多方面。因此,如何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作为地理教师,我们也要给予重视。如何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提高教学效率?我们要认真探究实践,努力探索。下面,我总结一下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希望取得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小学生在数学知识上有提高、有进步和有收获,用最少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学习收益。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既关注学生当前的知识学习和能力的发展,更关注学生未来的成长、发展的可持续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潜心研究教育教学,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广大教师不懈的追求。有效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打破封闭教学的限制,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自主地获取更多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高中英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但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英语教学重语法知识、轻听说训练,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倾向制约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那么,在当前教育形势下,如何突破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引导、组织学生自主地、合作地、探究性地从事学习.努力形成这种新的学习形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会学知识”。这就要求我们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优化语文教学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6.
尚维辽 《考试周刊》2011,(5):185-186
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而有效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有效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向课堂教学要效益、要成效。因为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其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知识、能力的提升。可见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质量是每个中学教师教学活动中的根本目标,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也在进行着一系列的改进。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不断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实现课堂教学的最大有效性。语文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即教师有所教、学生有所得,那么如何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运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教授语文知识、沟通学生感情、开发学生智慧、塑造学生个性,真正做到将文本知识与内涵有时效地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感知能力。语文教师要能准确捕捉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8.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是教学研究的一个永恒课题。但无庸讳言.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缺失仍是急待解决的严重问题.有些课堂未能通过多边活动的优化调控,使其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以教师教的效率代替学生学的效率。重眼前“有效性”,轻将来“有效性”;有些课堂学生参与的机会悬殊;有些课堂“课内损失课外补,主科损失次科补”:有些课堂呈现出片面化、绝对化、形式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9.
作为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应如何开展?这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实际问题。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经过对物理课堂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大量的案例剖析认为,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中,在“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千万不能丢掉或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应注意提高教师指导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的实施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思想决定着行为.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学行为,教学行为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传统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理解为“讲”、“练”、“考”,是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教学模式是以老师(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为中心,以言语和板书(教学媒体)为手段,向学生灌输式地传授知识(教材规定的内容),学生则只能统一地、单向地、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新课程改革使教师把教育的关注点转向学生知识的形成及学生能力的发展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