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报业发展迅猛,变化深刻.报纸已不仅仅是党的重要的舆论宣传阵地,她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拨款、报社办报、邮局发行"的报业发展模式大势已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报业改革发展、竞争创新的需求,以市场为主导的,编采、广告、发行"三轮"驱动的报业发展模式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报业发展迅猛,变化深刻、报纸已不仅仅是党的重要的舆论宣传阵地,她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拨款、报社办报、邮局发行”的报业发展模式大势已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报业改革发展、竞争创新的需求,以市场为主导的编采、广告、发行“一二轮”驱动的报业发展模式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3.
广东报业:"扩版"方罢"瘦身"登场 广东报纸的扩版、改版、自办发行、数字报业,广东广电的"南方模式",都是广东传媒对我国当代传媒发展的重大贡献.但是相比之下贡献最大的还是报纸的率先扩版.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报业发行结构的调整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央明确提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我国报业也开始探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发行新思路。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报业结构由单一走向多元;报业经营由事业单位转向企业化经营再到产业化运作;报业主体由报社变为报业集团再为传媒集团;报业发行模式由邮发合一到自办发行再到多种发行模式并存;报业技术则由传统迈向现代进而网络化数字化。在新的经济体制下,报刊发行在观念和体制上有了巨大进展,报业发行大战硝烟弥漫。  相似文献   

5.
武志勇 《现代传播》2006,3(3):102-106
"邮发合一"是一种邮政与发行业务相结合的制度.新中国成立之初,为适应社会转型期的政治文化建设需要,确立了"邮发合一"的报刊发行体制.报业生态也因此发生重大变化.报业整体影响力大幅提升,发行数量增加、读者范围扩大、投送速度加快;报纸发行自主性减少,预定和计划发行成为发行的主要形式,征订时间、订阅时段、发行费率、给报社的缴款方法都取决于邮局;报纸发行范围行政属地化,新闻舆论监督功能受到局限;报社本身的发行功能基本丧失,报纸竞争意识、创新能力减弱,内容、风格同质化严重;报纸发行工作政治任务化,摊派发行与强迫征订屡禁不止;邮局长期垄断导致报纸发行服务质量、效率下滑.  相似文献   

6.
从报业发展的宏观角度讲,在经济增长(即广告增长)疲软的情况下,必须着力解决"总量过剩"(即发行量过剩)问题,节约发行成本.在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构建节约型报业发行模式.  相似文献   

7.
在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报业经营更加凸显出"整"与"合"的特点,这是报业发展的大势.实质上,报业集团也是一个法人实体,尽管它有政治属性,但在新形势下,它的运营更多的体现了企业属性.而整合、兼并,上市,恰恰是企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所以,在报业经营中,做好资源整合的文章,也是顺势而为.目前,在大众报业集团展开的百脉泉矿泉水公司与发行公司的资源整合工作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8.
报纸发行模式的变化与走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报业改革的不断深人和完善,也迅速推进了报纸发行的市场化进程. 报纸发行的变化 一、我国报纸发行领域发生了三大明显变化. 1发行体制的变化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报刊发行体制一直是单一性和行政性的,形成了几十年一贯制的邮局发行体制.而今,随着报业市场化的深入,发行体制出现了社会化、多样化、市场化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与报业经营思路的大发展相比,中国报业在运营体制机制上,改革却依然显得谨慎有加.体制机制改革是报业改革的根本,顺应"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要求,报业又该怎样重塑市场主体,为报业集团赢得进入市场经济体系的合法身份?  相似文献   

10.
刘明洋 《青年记者》2006,(13):74-76
国内报业又快进入一年一度的"大发行"时期了。报纸发行,在媒体格局大变化的今天,愈显重要。但是,我们在发行方面的思考和探索却显得远远不够。国外报业同行的做法,或许对我们有启发。  相似文献   

11.
郭士辉 《青年记者》2006,(13):76-77
国内报业又快进入一年一度的"大发行"时期了。报纸发行,在媒体格局大变化的今天,愈显重要。但是,我们在发行方面的思考和探索却显得远远不够。国外报业同行的做法,或许对我们有启发。  相似文献   

12.
吴锋 《今传媒》2007,(8):3-25
温州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是我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这里孕育了闻名全国的"温州模式"和"温州人精神".温州虽是一个地级市,但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年收入过5亿元,报刊期发行总量达80万份,集团所属《温州都市报》日发行量突破30万份,是目前国内发行量最大的地市级报纸."在小地方做大报业,在小城市做大发行."报刊发行创新的"温州模式"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3.
王自力 《今传媒》2007,(10):21-22
大河发行网作为河南省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自建分销渠道,在积极投身报业竞争并屡建奇功的同时,认真探索团队精神家园建设,于2004年确立了"快乐发行"的企业理念,并成功地转化为经营和管理上的制胜之道,将一个由弱势群体组成的队伍,锻造成了一个具备强势竞争能力、张弛有度、快乐发行的经营团队.从某种意义上讲,"快乐发行"的理念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在报业经济发展中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4.
在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现代发行市场,何以走向科学发展、实现新跨越?温州报业发行广告有限公司通过坚持队伍建设、完善发行管理模式、拓宽发展经营渠道,实现了发行执行力、竞争力、发展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报业“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运营机制的完善,报界渐渐从传统的“传者中心”向“受者中心”转变。作为直接衡量受众需求满意度的晴雨表——发行量,日益受到报界重视,大部分报社已把发行工作置于报业经营的龙头地位。显然,原计划经济体制下沿袭已久的发行观念和工作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如何在市场经济中有效地开展党报发行工作,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2010年是新世纪第二个10年的开局年,也是新中国下一个60年的起始年.经过60年的发展,中国报业的发展已经到达一个新的"拐点"上--以报业规模、普及程度、办报水平和盈利能力等指标来考量,中国报业已经越过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步入初步成熟期.在这个全新的拐点上,中国报业的核心命题正在发生变化--"求创新、谋长远"乃当前中国报业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17.
报业发行要想在媒体竞争中促进报业经济的生存和发展,很关键的一点,就是结合发行运行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发行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方法和对策,科学地管理和控制报纸发行成本。利用灵活多样的创收模式,成为报业经营下一个新的战略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报业集团发展概述 报业集团(newspaper group),又称"报团"、"报系",最早出现于美国.美国新闻学关于报业集团的定义是"一家报业公司在2个以上城市,拥有2种以上的日报". 报业集团的出现,表明了新闻事业走向垄断的趋势,这也是20世纪世界新闻事业最重要的发展.它的出现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报业经营企业化运作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9.
2010年是新世纪第二个10年的开局年,也是下一个60年的起始年.中国报业以怎样的心态和怎样的视角看待经营管理战略,对报业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因为中国报业经过60年的发展已经到达一个新的"节点"--以报业规模、普及程度、办报水平和盈利能力等指标来考量,中国报业已经越过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期,步入初步成熟期.  相似文献   

20.
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使各级党报的发行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抓住机遇,加快党报发行体制改革,推行党报自主发行模式,掌握报纸发行主动权,势在必行。 现行的发行体制不能适应报业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