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柔性管理是管理工作的"润滑剂",是刚性管理的"升华"。柔性管理奉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校长个性心理特征出发,充分展现人本性、情感性、权变性、间接性等特征优势,坚持内在重于外在、肯定重于否定、身教重于言教等基本原则。构建柔性管理模式、注重校长心理和情感管理,不断增强校长培训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2.
柔性管理奉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校长个性心理特征出发,充分展现人本性、情感性、权变性、间接性等特征优势,坚持内在重于外在、肯定重于否定、身教重于言教等基本原则。构建柔性管理模式,注重校长心理和情感管理,不断增强校长培训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3.
笔者认为,校长管理可分为硬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硬性管理就是按照法律法规进行的"法"的管理和命令性的强权管理.柔性管理就是人性化、信息化、网络化、民主化的管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关注人的心灵的柔性管理将成为管理主流,这种管理,要求校长动心倾情去"管"和"理"被管理者--教师,使教师动心,与校长心灵相通,发生心灵质变,从而产生不可估量的无穷价值.管"心"是这种管理的关键,所以笔者称这种管理为动心管理.……  相似文献   

4.
禹小慧 《文教资料》2012,(2):103-105
怎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校长的专业发展?管理学中有"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的区分,两种不同模式有机结合才能达到管理活动的功效最优。在校长专业发展中,这一理论也同样适用。刚性策略与柔性策略各有千秋,只有令它们相辅相成以达到"刚柔相济",才能发挥出策略的最佳效果。本文阐述了校长专业发展中的刚性策略和柔性策略,以及"刚柔相济"策略。  相似文献   

5.
傅岩 《江苏教育》2010,(5):30-30
李刚强校长的治校之方是柔性管理,柔性管理的理论基础是行为科学。将行为科学理论应用到教育管理上,就是重视教职员工在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强调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重视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事业心、成就感,改善教师的人际关系,增强组织凝聚力和群体意识。  相似文献   

6.
在学校管理中运用各项规章制度来进行学校管理是现代化管理的要求,校长能否正确运用规章制度,决定其领导活动是否具有有效性。但是,在教师管理中单靠规章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的柔性管理,特别是宽容与理解。  相似文献   

7.
刘秋玲 《河北教育》2014,(12):26-27
柔性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平等、互相尊重。校长若能因情而定,恰当运用,将起到意想不到之功效。柔性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平等、互相尊重。校长若能因情而定,恰当运用,将起到意想不到之功效。暗示,让管理悄悄进行我校教务处在多次推门听课活动中均发现A老师存在着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情况,对此我并没有把他喊来批评一顿。因为我知道,老师们都有自尊心,不喜欢赤裸裸的、揭短的教育方式,这样可能会导致其产生逆反心里,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8.
一个校长要想把自己的学校管理得有声有色,想花较少的精力做出更多的事,经营出师生认可、组织认可、社会认可的好学校,即想事半功倍地经营自己的学校,应从几个方面做好:一是校长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二是学会柔性管理,增强教师的归属感;三是激励教师,催发教师的工作激情。  相似文献   

9.
正一校之长无疑是学校的主导,是学校的灵魂。一位校长可成就一所名校,反之亦然——这已成为办学的基本定律。但是,校长如何主导学校的发展?校长如何造就一所名校?校长管理的基点究竟是放在"管"上还是"理"上?诸如此类的问题,却需要思考和讨论。笔者认为,管理的要义不是"管",而在"理"。如若我们将"管"看成是自上而下具有刚性特征的话,那么"理"则表现出由内而外的柔性特质。作为名词的"理",最初是指  相似文献   

10.
正一校之长无疑是学校的主导,是学校的灵魂。一位校长可成就一所名校,反之亦然——这已成为办学的基本定律。但是,校长如何主导学校的发展?校长如何造就一所名校?校长管理的基点究竟是放在"管"上还是"理"上?诸如此类的问题,却需要好好思量和讨论。笔者认为,管理的要义不是"管",而在"理"。如若我们将"管"看成是自上而下具有刚性特征的话,那么"理"则表现出由内而外的柔性特质。作为名词的  相似文献   

11.
杜强 《辽宁教育》2011,(7):27-28
传统教育是一种“标准化”教育,与之相适应的学校管理是强调统一性的“刚”性管理;而现代教育是追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自然发展和完美结合的教育,与之相适应的学校管理亦应是有较高理智水平的“柔”性管理,即“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那么,在现代的学校管理过程中,作为校长应如何在刚性制度的基础上恰到好处地发挥“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呢?这就要求校长在学校管理中体现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2.
传统教育是一种标准化教育,与之相适应的学校管理是强调统一性的刚性管理;而现代教育是追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自然发展和完美结合的教育,与之相适应的学校管理亦应是有较高理智水平的柔性管理,即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那么,在现代的学校管理过程中,作为校长应如何在刚性制度  相似文献   

13.
十年的校长生涯,弹指一挥间。当年青年路小学那个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校长而今也已走到了不惑之年。在不断地摸索与改进中.我认为我努力追求和践行的学校管理也走过了三种渐进升华的境界:人治、法治、无为而治。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我也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思想:尊重人,善待人,发展人,在柔性管理中实现师生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4.
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就是要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校长要充分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以柔性管理为主,刚柔相济,带出一支优良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5.
重视教育教学中师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落实以人为本即以师生为本的管理理念,采取刚性的制度管理与柔性的人文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健全监控网络,强化校长责任;落实目标管理,强化分段实施;细化教学管理,强化过程监控;重视正面激励,强化结果使用。  相似文献   

16.
学校管理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维度。充分发挥校长的文化角色、灵活实现制度的柔性管理、全面构建学习型教师队伍、深入打造学校的文化亮点等四个方面是学校文化管理的可行性策略。有效的学校文化管理可以形成自我管理型、智能互补型文化团队,最终促成文化品牌、教育高境界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徐秋锋 《河北教育》2014,(12):25-25
要想成为一个好校长,最主要的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了人的主动性。才会有“士为知已者死”的敬业精神和工作成效,才能够开创一所学校的新局面制度只能界定人的工作底线,不可缺少;而用人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才会创造最高的人才效率,形成其乐融融的工作环境,使学校持续不断地发展,校长究竞应该怎么做,才能在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之间做到“平衡”?本期邀请几位校长就此发表看法。  相似文献   

18.
学校管理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维度。充分发挥校长的文化角色、灵活实现制度的柔性管理、全面构建学习型教师队伍、深入打造学校的文化亮点等四个方面是学校文化管理的可行性策略。有效的学校文化管理可以形成自我管理型、智能互补型文化团队,最终促成文化品牌、教育高境界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教育管理中实施和谐教育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谐教育管理具有以人为本、柔性管理、非理性成分的特点。学校在实施和谐教育管理时,要明确教育理管目标,发挥校长个人影响,正确处理各种事务,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20.
王洪江 《现代教学》2011,(11):50-50
校长的人本管理做得好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建设和谐的校园氛围,对学校的稳定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就其特征而言,有其柔性的优势,能够被大部分管理对象欣然接受,但也有其缺乏刚性的缺陷,不能千篇一律地应用于一切管理对象。因此,我们应该辩证地认识、实施这种管理模式。我认为柔性的人本应该与刚性的制度有机结合,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那么如何实施人本管理呢?我提出以下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