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网络资源作为高中英语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学习资源并进行有效驾驭.既可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对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反映和辨别能力.又能让学生接触一个“全新的,多源化的.原汁原味的英语环境”.有助于研究性学习目标和高中英语教学目标的达成,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新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一环,也是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核心的学习方式,而课题学习又是研究性学习的依托,是落实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切入点。为此,我校组织学生从小课题人手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探究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的学习从学校小课堂走进了社会大课堂。  相似文献   

3.
陈宽秀 《时代教育》2007,(6Z):104-104,105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是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  相似文献   

4.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一起构成综合实践活动.班主任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实施者之一,可在班集体建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尝试,通过实施研究性学习,使学生以研究的眼光关注班级事务,以创新的精神塑造良好人格,以研究的方法思考并解决班集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研究促进班集体建设的良性发展.下面主要谈谈班集体建设中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实施.  相似文献   

5.
研究性学习是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计划》中综台实践活动饭块的一项内容。关于“研究性学习”的含义,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从广义理解,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活动。从狭义解释。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重视结果。但更注重实践过程。以及学生在实践过程的感受和体验;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是转变学习方式,而是通过转变学习方式.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实践证明研究性学习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活动方式。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奠基性价值。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呢?  相似文献   

7.
随着普通中学新课程方案的实施,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性学习,已正式列入课程计划。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设置研究性学习,其目的在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拉开帷幕,其显著特点就是强调培养学生能力的研究性学习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而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课足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研究课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着眼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在学习和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对知识主动探求、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9.
研究性学习课程纳入我国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课程是我国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也是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0.
新课改中明确提出了小学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在学生的兴趣基础上,探究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在探究中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学习,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研究性学习是在实践活动中进行研究活动主题,进而获得知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要求通过实践增强学生实践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本文探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研究性学习的策略,希望在教学上能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1.
一、正确认识研究性学习是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基础 1.弄清概念研究性学习广义的理解是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狭义的理解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高中阶段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指狭义的理解。人们谈论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有两种指向:一是指研究性学习课程,二是指研究性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它是渗透于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作为一种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了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也就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便有利于学生从事“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课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2.
师范生研究性素质是以综合全面的人文素养为基础,包含着对知识的实际运用和研究能力,经过相关实践经验的累积。最终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体现出来的素质。师范教育如何培养师范生研究性素质,有不少相关成功经验,现就如何进一步增强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如何绢织指导师范生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可操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究,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发展创新素质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特点。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它的目标是: (1)培养学生获取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2)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4.
一、研究性学习课程 1.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的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二、课题研究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普通高中课程学习领域由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组成。综合实践活动领域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科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2001年起纳入我国普通高级中学的新课程计划,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必修课程,三年共计15学分,社区服务三年共计2学分,社会实践活动三年共计6学分。设计研究性学习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鲁爱民 《新疆教育》2012,(16):16-16
研究性学习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方面,由于学生受年令和知识的局限,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时,教师的指导就显得很重要。我在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普通高中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这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服务和社会实践三个科目。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精神和科学素养,三年共15学分。社区服务,三年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获得2学分。社会实践,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获得2学分。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呢?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内涵 1,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9.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普通高中新课程中增设了包括研究性学习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