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只有在和谐和充满生机的社会环境中,才能使人才层出不穷,才能使创新能力有不竭之源。本文就如何营造一个鼓励和宽容创新的宏观环境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关于高校德育环境一体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校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更需要形成自身良好的小环境。只有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德育环境,才能使学生各方面同时受到正确、健康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熏陶,才能形成德育工作的良性循环。所谓高校德育环境一体化建设,就是学校、社会、家...  相似文献   

3.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观念,生产方式和消费理念等。现代科学技术使社会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恶化,资源紧缺等一系列负面效应,已经严重影响人类生存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要促进现代科学技术的生态化转向,才能确保生态文明建设顺利进行,才能保证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刘俊岭 《考试周刊》2011,(41):170-170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民生活更加丰富,由此也带来破坏环境的隐患。只有当人们,尤其是中学生普遍树立起环保意识时,才能形成"保护环境,从小做起"的良好社会氛围,才能壮大社会力量,来共同保护人类自身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5.
辽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背景与竞争环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辽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发展优势,指出在辽宁民办高等教育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建立起优良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现代民办大学制度和民办高等教育预警制度,才能使民办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社会和谐离不开个体的和谐.个体身心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在社会发展和社会实践的进程中,工作者面对矛盾丛生的社会环境,必须有效地排除工作心理上的种种障碍和问题,始终保持身心的和谐,才能有效促进社会的和谐.创造身心和谐,首先要坚持自我心理的和谐,培养积极的心理素质,才能保障具有和谐的工作环境;其次是人际交流的和谐,只有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做到人与人之间的无障碍沟通和交流,才能创造一种工作生活的和谐氛围,使"以人为本"的思想成为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最强音.  相似文献   

7.
二十一世纪是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国与国之间不仅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在激烈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只有不断培养出引领高科技潮流的人才,才能使中华民族永葆青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前沿。面对当前的教育环境,改革考试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考试制度的改革才能使中国教育更快地发展,为祖国未来建设输送出大批的高科技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的思想、观念是客观社会现实影响的产物。30年来改革的实践造成的新的环境、新的现实,使青少年思想发生了新的变化、新的特点。只有认识社会的新变化,才能正确把握青少年思想的新特点,才能懂得青少年的心思。只有懂得青少年的心思,工作才能理论联系实际,摆脱过时的空洞说教方式,增强说服力,真正使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富有实效。  相似文献   

9.
社会和谐离不开个体的和谐。个体身心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在社会发展和社会实践的进程中,工作者面对矛盾丛生的社会环境,必须有效地排除工作心理上的种种障碍和问题,始终保持身心的和谐,才能有效促进社会的和谐。创造身心和谐,首先要坚持自我心理的和谐,培养积极的心理素质,才能保障具有和谐的工作环境;其次是人际交流的和谐,只有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做到人与人之间的无障碍沟通和交流,才能创造一种工作生活的和谐氛围,使“以人为本”的思想成为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最强音。  相似文献   

10.
时代和社会赋予他们多于常人的社会规则要求。就个人而言,大学生正处于自我的转型期,他们面临着从学校到社会环境的过渡,规则的恪守对大学生的社会化极其重要。而大学生个体特征、已有的规则教育的缺陷及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大学生社会规则意识的建立。只有多层面共同致力于大学生规则教育,才能使他们健康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处在一个多层次、多要素、动态性的社会开放系统环境之中,它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必然要受到国际环境变化和国内环境的现状与发展的制约。同时,它作为渗透在各项工作中的活动还要受到具体小环境特殊要求的制约。深刻揭示和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环境的内在联系,使大众化在环境发展变化中顺利推进,才能保持和发扬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优势,巩固其作为指导思想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是教育孩子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生活在自然界和社会中,就离不开对自然界万事万物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观察。只有具备了这种观察能力,才能更好地认识、熟悉、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使自己得以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13.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方面去加以细致地分析,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健康成长,成为社会的栋梁。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促进社会各项生产事业的发展,使人民生活更加丰富、更为方便,由此也带来各种公害以及破坏自然环境的隐患。只有当人们,尤其是中学生普遍树立起环境意识之时,才能形成社会力量,来共同保护人类自身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5.
李勇 《文教资料》2008,(35):149-15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着新的任务和学习环境,心理压力加大.如何才能使青年教师避免和消除由以上种种心理压力造成的心理危机和心理障碍.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所处的社会环境,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试论高等教育的合理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发展,首先应该考虑经济和社会环境,给高等教育提供的物质条件和向高等教育提出的人才需求。这样,高等教育才能建立起科学的内部结构,利用经济和社会提供的物质条件来满足其人才需求,使高等教育和社会环境两者形成一个流畅的投入产出循环系统。本文拟依据高等教育原理,结合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实际,探讨高等教育合理发展的诸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只有在政治、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环境,人类社会才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对青少年进行环境教育显得十分重要。在中学动物学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的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环境意识、环境觉悟和环境保护行为,从而具备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的素质。  相似文献   

18.
当前民办高校的德育教育存在一定问题。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学生心态、教师教学以及学院教学管理和社会环境几个方面。只有多方面共同努力改进,才能真正使德育教学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只有积极采取相应的策略,努力铲除制约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因素,才能使图书馆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真正适应现代网络信息社会的发展,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20.
高校中开展环境教育拓展了德育内容,对高校德育教育有着重要作用。环境教育在对大学生三观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强化、实现道德内化与知行统一、提升大学生素质、丰富德育手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环境教育主动服从和服务于德育,才能使两者有机结合,发挥出环境教育的功效,从而使学生学会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