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1983年省市自治区联合数学竞赛,试题(二)中一道平面几何题:“如图参看下面图一在四边形ABCD中,△ABD、△BCD、△ABC的面积比是3:4:1,点M、N分别在AC、CD上,满足AM:AC=CN:CD,并且B、M、N三点共线。求证:M、N分别是AC与CD的中点。”这题新颖,具有一定难度,解法甚多,对考察竞赛者数学基础知识是否熟练,有否敏捷的思路都是非常适合的。除参考答案已给出的解法外(请参看本刊1984年第一期。编者注),这里再介绍两种证法。  相似文献   

2.
小动物笔筒     
请找几张质地相同的厚纸板,在纸板上画下图1至图7,其中图2、图6都要画两份。画好后剪下来,就可以组装了。你一定会问,各部分要画成多大呢?这里给你几点提示:⒈插口宽度与纸板厚度相同。⒉图2的底座与图7插口以下部分的高度相同。⒊图5的一边与图2下面的横插口同宽。参看装配好的笔筒图,边琢磨边制作,你一定能成功。再画上漂亮的图案。当一只既实用又可观赏的笔筒摆上书桌,你会很开心吧。小动物笔筒!上海市@谢革  相似文献   

3.
每期一题     
题:过点A(O,(10)~(1/2))向圆x~2+y~2=5引两条切线,求它们的方程。(统编数学高中第二册121页笫6题。解法一利用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如图,设过点A(0,(10)~(1/2))的直线一与圆x~2+y~2=5相切于F_1(x_1,y_1),根据过圆上一点求切线方程的公式(请参看统编数学高中第二册121页第5题),得圆的切线方程为x_1x+y_1y=5 ①  相似文献   

4.
在过去和现在的数学教科书中,对于圆的渐开线的参数方程的推导都是采用了把渐开线上的动点M(x,y)的横坐标x分为两条线段,把纵坐标y也分为两条线段来进行推导的.在推导过程中取角φ为参数,虽然教材中谈到M(x,y)是圆的渐开线上的任意一点,但实际上是把φ取在区间(0,π/2)内,并且利用了图中∠MBD=∠AOB=φ(参看统编高中《数学》第二册p195图7-17)进行推导的.当φ≥π/2时,其推导过程与φ在  相似文献   

5.
第一轮 九年级 1.指出两个相邻的十进小数,它们在/J、数点后面各有一位数字,使材爵稗子它们之间. 2.如果·劣尹二1,求下面式子之和:一 ,一,-,,- ,,,,,,,,.工十劣十公y去十y十笋1十各十乞公- 3.找出一个最小的自然数,它能被了整除,而被2、3、盛、5、6徐时余数都是1.4.在△通刀C中,如果高CH等于边AB的一半,匕A=75”,求匕B. 十年级 1.参看九年级第3题.2.已知f(幻“砂1十护’求f(关二f(幻).、一产~~2。个3.参看九年级第4题. 、,””1一114‘证明去 云 …十=夭二<0.99_ 一~2泌’3咨”10扩 十一年级1.参看十年级第2题. 2.如果a,b,c>0,,证明下…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的] 1、理解激光的特点、功能和用途,进一步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2、学习课文用比较、举例、设问等方法,抓住特征,对事物逐层作出说明的方法。 [参考资料] 1、什么是激光?参看《辞海》缩印本第993页。 2、什么是激光器?参看《辞海》缩印本第993页。 3、什么是全息照  相似文献   

7.
注:参赛注意事项请参看本刊2004年1月号第37页参赛说明.一、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35分)1.化简的结果正确的是( ).2.下列各式运算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8.
胡接劲 《地理教育》2015,(Z2):105-112
一、日候--定向太阳及其它
  “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可是,精确地说,每天的日出方向究竟是什么?
  1995年10月第2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第一册)》第11页图1.19“北纬40°地区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图 1)显示春、秋分日,日出和日落方向为正东、正西(参看 2012 年 6月版《地理图册(七年级上册)》第 10 页)。对此,曾产生怀疑。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概率2-距离空间,Menger概率2-距离空间的度量化问题,给出了一些充分性条件.有关概率2-距离空间Menger概率2-距离空间的概念及其性质可参看引文[2]或[8].非阿基米德概率2-距离空间,非阿基米德Menger概率2-距离空间,(C)g地型非阿基米德概率2-距离空间,非阿基米德Menger概度2-距离空间等有关概念可参看引文[3].  相似文献   

10.
目前各校的实验室管理已经比较完善,但多媒体教室的管理还非常薄弱,我把多年的实验室管理经验运用到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当中,收到了良好效果一、布置多媒体教室1.画出室内平面方框图,重点画出讲台、彩投、音箱、投影幕和自动窗帘的位置。2.在表示讲台的方框内,画出表示中央控制器(以后简称“中控”)、微机、功放、影碟机、视频展台的方框,并在各自的方框上按实物标明接口名称,将各接口按实物图用不同的颜色线连接,制成大图,粘贴到后墙上,以便出现故障后参看此图检查维修。  相似文献   

11.
多数教师认为,此题是一道“不好的题”。其一,题目没有指明用分数表示什么,应像课本一样指明“用分数表示图1中的涂色部分”(参看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58页的表述),或“用分数表示空白部分”,或“用分数表示阴影与空白的关系”。其二,题目中没有标明点的位置或给出具体的数量关系。我们认为,若将题目改为“如图2,能不能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点E、F别为正方形ABCD的边的中点)”,  相似文献   

12.
由[1]我们知道格点多边形的面积公式,即:皮克定理如果格点多边形A1A2A3An面积为A,内部格点数和边上格点数分别为N和L,则12A=N L?.本文试将上述公式推广到格点广义回形折线.定义若广义回形折线的顶点全是格点,则称之为格点广义回形折线.(关于格点广义回形折线及其面积等概念,请参看文[2])定理若k环n边的格点广义回形折线A1A2A3An A1(简记为A(n)k)的同侧域至少包含一个格点,则该广义回形折线的面积为1()(1)2njk jjLA n N=?=∑ ?其中N j、L j分别为A(n)k的第j层多边形内部和边上格点数.证明如图,设格点M是封闭折线A(n)k的同侧点.由文…  相似文献   

13.
利用强完美图定理,得到不含{2K2、C4、C5}为导出子图的图是完美图。进而证明了每一个不含{2K2、C4}为导出子图的图是(ω(G)+1)可着色的,并且给出一类满足不含{2K2、C4}为导出子图且χ(G)=ω(G)+1的图类,其中ω(G)和χ(G)分别为图G的团数和色数。  相似文献   

14.
基本教法:引导探索法(教法设计A)。教学过程(五年制数学第七册第五单元): 一、数方格——激发探索欲望一开始,教师出示一个画在格子图上的三角形(参看课本111页),问学生:如果每一格表示1平方厘米,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图中的三角形面积是多少?并要求学生讲出是怎样算出这个三角形面积的。学生作答后,教师又问:如果要你计算一块较大的三角形鱼塘水面面积,能不能也用数格子的方法呢?当学生发现不能凭数格子的方法计算时,就产生了探索新方法的欲望。(板书:三角形面积计算) 二、剪叠——引导学生探索  相似文献   

15.
逻辑与自涉悖论——兼论中国古代逻辑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各小段均提出了一些逻辑、自涉与悖论的“新论点”。其它附带的相关理论也许过于简略,读者可参看近作[1][2][3]。  相似文献   

16.
(一)在讨论铸铁试件压缩破坏断面倾角的问题时(参看图1),有的教材指出:“破坏断面与轴线大致成45°~50°的倾角”;有的教材则指出:“铸铁试件最后被压成鼓形,表面出现与试件轴线成45°左右的倾斜裂纹,破坏主要是由于剪应力引起的。”前者认为,断面总是与轴线成大于45°角;后者则包括大于45°角的情况。根据大量试验和理论分析表  相似文献   

17.
设ABC为欧几里得平面上的一个三角形。用G表示ABC的重心,O表示外心,H表示垂心;Euler(1707—1783)早已证明G,O,H三点共线,且GH=2(OG)。直线OGH称为Euler线。这个定理有许多证法,可参看[2,pp.17,18]。 Euler定理涉及欧氏平面的度量,  相似文献   

18.
第一节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以思维过程是否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为标准,可以将思维划分为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也称非逻辑思维)两种基本形式。逻辑思维始终是数学思维的主体,有关中学教学与逻辑思维的论述,可参看本刊1984年第2至12期刊登的《中学数学与思维》讲座。  相似文献   

19.
本课件参考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级中学课本《化学》(必修 第二册 )第 67面的甲烷分子 ( CH4)模型图 ,选用VRML1.0 ( Virtual RealityModeling languge)对其立体结构进行了模拟 ,简述了 VRML语言在化学网络教学中进行化学现象、化学实验模拟的优势和巨大潜力 ,并将 VRML语言与当今流行的 3 DS Max等三维动画软件在化学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实现作了简要的对比。一、CH4分子结构简述CH4分子结构的详细参数请参看相应的资料 ,这里仅提供编程中需要的坐标系结构和数据 ,另外程序中还分别用到了过原点的垂直于面 H1 H3 C的矢量和过原点…  相似文献   

20.
中国汉语记音的“反切法”是距今二千来年(约当东汉时)就发明的,这就是借两个汉字当字母用的“声韵双拼”制。到距今一千来年(约当唐宋间),又发明一种“等韵学”,简述如下: 1、首先,它是把一切读音(即音节)分成“开口”、“合口”两种“呼法”(流传的是宋朝司马光的《切韵指掌图》),请参看《国际音标》下栏的“元音(即单韵母)图”:前后各画了一条直斜线,凡是写在直斜线右边的都是“圆唇化”的元音,这就是合口呼的韵母;反之,凡是写在直斜线左边的,就都是“不圆唇化”的元音,这就是开口呼的韵母。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