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对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学校教材<语文基础知识>中语法部分若干标示符号问题及"思考与练习"中的不完善之处,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2.
被誉为"中国总集之祖"的梁昭明太子萧统,一直是史学界和文学界关注的对象.历史上,一些地方曾有昭明太子遗迹或因昭明太子而得名的祭祀场所、宗教或世俗建筑,昭明太子甚至成为江西、安徽贵池傩戏祭祀的神灵.一个萧梁时期的东宫太子之所以历时千年仍被后世奉祀,这不仅与其自身的道德修养及<文选>在文学史上地位的不断提升有关,也是佛教世俗化、国家、民间等各种力量的推崇与神化的结果.佛教在世俗化的过程中为吸引信众,将昭明太子吸纳到自己的神学体系中大加推崇;国家将其作为教化民众的工具;而民间则因其"神力"将他奉为地方保护神.  相似文献   

3.
多元文化教育的趋势渗透语文教育,多元文化视野中的中小学语文教材问题应给予重视。统计中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同类型文化的选文篇目的结果表明:涉及外国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同辈群体文化、大众文化和女性文化的选文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4.
郭锡良、唐作藩等五位先生编著的<古代汉语>(90年修订版)(上、中、下)是受国家教委推荐、被国内许多院校文史类专业选用的优秀教材.该套教材体例严谨,内容精炼、紧凑,释词精审,不愧是精心雕琢、反复打磨的杰作.笔者在教学时对文选中的一些释词有疑惑,谨对其中的"不吊""陈氏三量,皆登一矣"、"守城,"劳之来之"、"他日趋庭,叨陪鲤对"、等词句的释文提出新解.  相似文献   

5.
如何通过练习系统来明确课程标准和教材所要表达的教学目标,以及如何以练习系统为平台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经验体系,是我国语文教材编撰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从文学视角进行研究是指从文学的3个最明显的要素——审美、文化、语言的角度对练习的内容进行研究.练习的内容与选文同样重要,它明确地反映着教材编写者对学习目标、学习重点的设置.文学教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哪些内容来达到文学教学的目标显得尤其重要.练习的内容甚至往往较选文更进一步地凸显出文学教学中最重要、决不能忽视的部分.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选本是一种运用时间较长,范围较广,而又深具民族特色的古代文学批评形式.从挚虞开始,选本就有区别优劣,即文学批评之作用.作为一本古代散文选集,<古文辞类纂>有其自身独特的编选标准及范围.从现代学者对<古文辞类纂>之评论、<古文辞类纂>之选录标准形成原因、选文标准之详说及此选本对现代之贡献四个方面来探求<古文辞类纂>选文标准之源流关系.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能力知识体系的建立应从语文教材的研究入手。语文学科使用“选文”编组教材。培养选文文献分析、辨别能力是提高语文教师教学经验的有效办法,也是形成教师教学实效性的方法。良好的“文献意识”是分析教材的前提,要关注语文教师的文化知识为基础的文化发展能力、年代考订为基础的教材分析能力、辑佚辨伪为基础的文献解疑能力。可以变教学能力知识(“PCK”)的隐含性为外显性、实践性为研究性,使其具有更完备的科学性;变缄默性为开放性,变个体性为个性化,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8.
初中语文教材对话型结构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以对话理论为指导 ,结合初中生的特点 ,借鉴国内外语文教材编写的优秀之处 ,提出对话型语文教材结构编写的初步设想 :以言语综合实践 (对话 )为中心 ,结合语文的实用与审美的两种功能、规范与创新的两种意识 ,设置单元。每一单元的选文阅读为对话源形成的基础、对话场形成的依托与平台。  相似文献   

9.
透视新语文教材对转变学习方式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和学习的重要依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科书应突出语文新课程的特点,要便于指导学生自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掌握自学的方法,养成自觉的习惯,不断提高独立学习和探究能力."本文主要结合苏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去阐释语文新教材和转变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陶渊明的诗文以平淡自然为主,尽管他的诗文享誉后世,却湮没于当时。萧统在《文选序》中明确提出了“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综缉辞采”“错比文华”的选文标准,要求作品有华美的文采,由此看来陶渊明的诗文似乎与《文选》选文趋向相左,但《文选》却收录了陶渊明九篇作品,难道陶诗入选仅是因为像有些学者所说的“破例”吗?细细分析入选的陶诗陶文可知,这些诗文“辞采精拔”合乎《文选》选文标准;还可以窥见萧统不只重“辞藻”,还重“风教”的文学趣味,这对我们研究《文选》的选目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材以选文为中心体现了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受教材结构方式的限制,教材对阅读教学的重视并没能给阅读教学带来客观的成果,反而或多或少地冲淡了语文教学意欲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题。只有让阅读教学从以前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糅合在一起的混沌状态中分离出来,并将分离出来的阅读教学内容再按照阅读教学的不同目标进行划分,进行分类组元,使单篇选文承载的教学任务单一且集中,才能有利于高效地实现阅读教学目标,实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中国主要的文艺理论著作,而萧统的《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学作品总集。许多学者认为作为萧统通事舍人的刘勰在文学理论方面对《文选》选文有着很深远的影响,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辩证地去讨论。  相似文献   

13.
储欣是清初教育家和古文选家,其选文思想可以概括为"以古济时""因天顺成""尊唐薄宋""兼收并拔"四个方面。其八种家塾文学选本系课徒和课孙的自编教材,最后由其弟子和再传弟子集资刊刻问世。这些选本,尤其是《唐宋八大家类选》,在当时的国内和国际产生过很大影响,至今仍不失为优秀的古文读本。  相似文献   

14.
黄侃<文选楚辞平点>虽属读书扎记,信手批点,参差错落,寥零数语,然不乏真知灼见,其学术价值甚高.笔者撰<楚辞章句疏证>,时时参阅之,或采撷其说,或疏通文义,或核其版本,或辨其讹误,以为治<楚辞>者,黄侃<文选楚辞平点>当得深致之.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材以选文为中心体现了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受教材结构方式的限制,教材对阅读教学的重视并没能给阅读教学带来客观的成果,反而或多或少地冲淡了语文教学意欲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题。因而笔者建议,让阅读教学从以前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糅合在一起的混沌状态中分离出来,分离出来的阅读教学内容再按照阅读教学的不同目标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基于吸收信息的阅读、基于审美的阅读、基于文化传承的阅读等三大部分,进行分类组元,主要目的是使单篇选文承载的教学任务单一且集中,有利于高效地实现阅读教学目标,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桥段"是当前媒体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余双人先生在<咬文嚼字>杂志的<"桥段":来自电影圈的新词>一文中为其做了释义,这一释义由于<咬文嚼字>杂志在语文界的影响力也显得很权威.但是这一释义并不准确.为词语释义首先要有认真态度,绝不能主观臆断,草率行事.  相似文献   

17.
《文选》的选文标准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的,它的文体编排引入了古代文体分类意识,既对文体辨析和指导写作具有实用价值,也丰富了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思想。就《文选》中所选属杂诗类的《古诗十九首》为据,分析《文选》兼顾传统与新变,又兼顾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选文观念。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以其更丰富的语文课外资源.更开放的语文实践活动以及循序渐进、自主的语文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帮助教师们提高了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给师生提供了更广泛的创造空间。教材的编排实现了新的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实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整合;以儿童性为选文的第一标准,关注了儿童  相似文献   

19.
蒙汉双语教学现行初中汉语文教材存在着问题:主导思想上夸大了汉语文学习的困难,忽略了优势;教材编写上趋于保守,缺少前瞻性;教材结构上,缺乏适用性、科学性、创新性和层级性:选文质量不高,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言语学习的实践性。蒙汉双语教学现行初中汉语文教材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小学语文教材陆续选入了一定数量的台港文学作品。与中学语文教材和教学实践变化相较,作为培养语文教育师资的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台港文学教学的普及上略显滞后。通过对中小学语文教材选文变化和高师台港文学教学现状的分析,着重论证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普及台港文学教学的必要性,并对高师台港文学教学的普及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