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杰  高宇 《今传媒》2011,(8):80-81
目前,电视综艺节目中采用主持群的现象越来越多,其中获得成功的节目有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安徽卫视的《剧风行动》等。本文试图从主持群现象兴起的背景、原因及特点入手,分析其内在规律性,希望对优化主持群结构,提高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徐海冰 《报刊之友》2014,(9):146-147
电视综艺节目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与欢迎,与此同时,随着综艺节目的改版与标新立异,主持群这一名词也迅速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众对主持群这种新鲜的模式很喜欢,并且充满期待。其中,以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台湾的《康熙来了》《大学生了没》等极具代表性,也极其成功。但是,在主持群体如日中天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不难看出其潜在的隐患。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综艺节目主持群这一模式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3.
牛丹彤 《今传媒》2015,(2):47-48
新媒体融合时代下,综艺节目为了节目效果及影响力,逐渐采用多个主持人共同主持。主持群现象也逐渐成为当下综艺娱乐节目主持的趋势。本文以网络节目《奇葩说》及内地成熟节目《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港台节目《康熙来了》为例,在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新媒体语境传播模式,立足综艺节目主持群,研究其特点,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4.
刘迪 《今传媒》2012,(1):72-74
在当今综艺娱乐节目中,多名主持人共同主持,逐步成为一种大趋势,"主持群"模式随之产生。本文以《快乐大本营》主持群为例,通过对主持群模式在当今综艺娱乐节目中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从受众的审美取向、节目的市场竞争、节目形态的风格转变等角度探讨综艺节目主持群模式备受青睐的原因,并探讨了综艺娱乐节目主持群模式隐含的不足和弊病。  相似文献   

5.
自1995年湖南经济电视台推出一台崭新的周末综艺节目《幸运3721》以来,湖南电视荧屏随即增添了一道道鲜艳的周末综艺亮色。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长沙电视台《周末大轮盘》、湖南有线台《百家转转连》等综艺节目的次第登台,拉开了湖南电视周末时段的观众市场争夺战。这类集娱乐性、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于一身的综艺节目,极大地拓展了电视文艺的发展空间,活跃、丰富了电视观众的周末文化生活,让观众在身心娱乐的同时得到审美感悟和体验,受到教益,因而备受观众青睐。尤其是《快乐大本营》以较高的节目质量和“上星”优势…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数档综艺节目相继推出了个性洋溢的主持群品牌,希望通过不同特色主持人的组合来吸引不同层面、不同需求的受众,达到优化、扩大节目传播效果的目的。本文以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和《天天向上》为例,分析其节目形式和群体主持风格,探寻节目主持群如何把握受众的心理需求,从而取得成功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7.
地方台电视综艺节目的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伟 《视听纵横》2010,(1):87-88
当电视综艺走过了以《综节大观》和《正大综艺》等为代表的文艺表演晚会时代,走出了以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为代表的游戏时代,以央视《幸运52》、《开心辞典》为代表的益智时代,越来越多的电视人开始思考,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下一个时代将是什么?地方台又如何才能办好自己的综艺节目呢?  相似文献   

8.
庞爱忠 《新闻窗》2014,(2):72-73
2009年,湖南卫视举办的大众歌手选秀赛《快乐男声》拍成电影《乐火男孩》;2011年,湖南卫视的同名婚恋真人秀节目电影版《我们约会吧》情人节档期上映;2012年,湖南卫视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主持班底主演的《快乐到家》上映;  相似文献   

9.
刘颖 《新闻窗》2012,(2):75-75
综艺节目是一种娱乐性的节目形式,一般有主持人主持,同时还有现场观众参加,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能使观众放松身心,给生活增添乐趣,因此不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综艺节目都很受观众欢迎的,比如我们的《春节联欢晚会》、《星光大道》、《快乐大本营》等都是收视率非常高的综艺节目,  相似文献   

10.
陈序 《新闻记者》2005,(2):71-73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主任于丹曾总结了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兴起的《正大综艺》《综艺大观》等综艺节目。由于那时候人们可选择的电视节目很少,所以观众只能仰望主持人和节目本身。第二阶段以《快乐大本营》《欢乐总动员》为代表,观众已从仰望者变成了评价者,并开始参与节目。第三阶段是《幸运52》《开心辞典》等益智类节目。  相似文献   

11.
纵观林林总总的电视综艺节目 ,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①传统型的 ,像中央台的《综艺大观》 ,山东台的《星光50》 ,虽然节目也作了比较大的调整 ,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性 ,但基本上还是遵循传统的模式。②游戏类综艺节目 ,像湖南台的《快乐大本营》 ,北京有线台的《欢乐总动员》 ,中央台的《城市之间》 ,有的侧重文艺 ,有的侧重游戏娱乐。③竞猜类节目 ,像最早的《正大综艺》 ,齐鲁台的《家家乐天天》。④谈话类综艺节目 ,如湖南台的《玫瑰之约》 ,齐鲁台的《金日有约》 ,这是一种介于谈话类节目与综艺节目之间的一个新型节目。综艺节目的重新…  相似文献   

12.
自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在全国走红后 ,效仿者日众。一时间“假日”、“开心”、“快乐”、“欢乐”、“幸运”、“大本营”、“总动员”、“快车”、“新干线”等克隆节目漫天飞舞 ,铺天盖地 ,纷纷挤进周末的电视荧屏 ,“乱哄哄 ,你方唱罢我登场” ,在全国刮起了一股强劲的“快乐旋风”。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全国有33家省级电视台开办娱乐节目。面对游戏综艺节目“克隆”热 ,我们不禁要问 :游戏综艺节目是否有生命力 ,究竟能走多远 ?游艺节目火爆有其外部条件和内在原因 ,游戏娱乐是人的本能 ,得到快乐是每个普通人共有的愿望。特别是经…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所说的游戏类电视节目,是指以《快乐大本营》、《欢乐总动员》、《超级大赢家》为代表的电视娱乐节目。这种类型的节目曾在1997年7月11日湖南电视台《快乐大本营》的推出后在国内红极一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此类节目生存形势严峻.有必要研究其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时代,各种各样的电视娱乐节目浩如烟海.据统计,仅电视综艺晚会节目,全国每年就有3000多台,平均每天就有近三台晚会在电视台播出.特别是在《快乐大本营》获得成功后,类似于“欢乐”、“幸运”、“相聚”、“相约”的节目大量涌现.这些内容雷同,风格接近的节目是否能够维系它们的生存,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看它们是否有自己的特色,也就是各自的“个性”.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是因为它具有娱乐节目的刺激性、对抗性、竟争性、博彩性和悬念性,发挥了电视平民化的优势,让明星还原生活,使观众走进…  相似文献   

15.
湖南的电视综艺节目红火于全国大多数电视同行心有所想而未有昕动之时,《快乐大本营》、《攻瑰之约》、《幸运98》、《真情对对碰》等一批大牌节目一举征服了观众和震惊了电视同行。在节目崛起的同时,湖南电视的产业化发展也走在全国前列。由湖南电视台为投资主体的湖南电视广告股份有限公司获  相似文献   

16.
吴慧贤 《今传媒》2011,(12):75-76
《快乐大本营》从1997年开播至今仍然活跃在荧屏上并且牢牢占据着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领先霸主位置,不得不说是中国电视界的一大奇迹。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快乐大本营》经历了一次次更换主持、节目改版,却从未淡出人们的视线。今天的《快乐大本营》可以说达到了继开播初期以游戏互动打动观众一炮而红之后的又一个高峰。在电视市场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快乐大本营》以其高而稳定的收视率更加奠定了自己在湖南卫视的王牌地位。本文试图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分析《快乐大本营》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有线电视覆盖率的增长和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数量的大幅上涨,以及网络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媒体的出现,综艺娱乐节目发展呈现兴盛之态。各媒体平台之间竞争加剧,争相打造多元化的品牌综艺娱乐节目,本文主要选取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和《爸爸去哪儿》以及优酷网《晓说》三档综艺节目来分析综艺娱乐节目的品牌要素。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也日渐凸显。在道德焦虑、精神焦虑和行动焦虑的现代社会,大家需要通过媒体的参与来分担生活压力。综艺节目在它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秉承着娱乐消遣甚至担任着解压的功能。而作为节目的灵魂,主持人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同时,"主持群体"和"主持团队"的概念也在综艺节目中逐渐发展成形。"主持群体"现象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对于主持人素质培养的素材和案例。本文从《快乐大本营》这档电视综艺节目的主持群体中,进一步探讨主持人素质。  相似文献   

19.
在荧屏争夺观众眼球的时代,靠娱乐取胜、以综艺主打,似乎成为各电视媒体拯救自我的神奇魔杖。从央视《综艺大观》为代表的“晚会时代”,到《快乐大本营》《欢乐总动员》而形成的“娱乐时代”,直到《幸运52》《开心辞典》以竞猜得奖迎合观众喜欢刺激性活动的心理而形成综艺节目的“竞猜时代”。在这一过程中,西部各电视媒体也以生存的本能,纷纷推出了一系列综艺娱乐节目,既为观众“造梦”,又为自身“造势”。  相似文献   

20.
2008《新周刊》电视奖将年度"最佳娱乐秀主持人"奖也颁给了由汪涵、欧弟、钱枫、田源、矢野浩二和俞灏明组成的《天天向上》主持人群,使得"主持人群"这个新生事物得到学界和业界专家的关注。随着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寻求积极创新和多样化发展,"主持人群"现象成为电视综艺节目主持形式的一个亮点,为电视观众所接受和喜爱。从最初的一个人主持、两个人主持到如今的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